首页 > 都市言情 > 七月七日承乾宫 > 第7章 第七集 养晦

第7章 第七集 养晦(2/2)

目录

佟国纲:朱先生,我理解并欣赏您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我请您来的原因。可现在形势变了,我总得为孩子们的前途着想啊......您也得试着体谅我们这些做父母的。

朱邦良:好吧,好吧,我答应您便是了。八股文有什么难的?八股文出题范围明确而又有限,考题基本八九不离十。同时,八股文又有固定的格式。我可以让学生们每人每题各撰写一篇,然后我帮忙修改润色。最后他们再把这些文章背下来,到了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可以说,一个孩子,如果记忆力不错,学习十天就可以参加乡会试了。

佟国纲:可以这样吗?

朱邦良:有什么不可以?我算是很有良心的先生了,还让学生自己动手写。有的达官显贵,直接出高价聘请文人墨客,替自己的孩子撰写。

佟世安:这不算作弊吗?

朱邦良:是啊。八股文取士的另一个弊端也在此。寒门再难出贵子!

(佟世安对乡会试可以走捷径感到很惊讶。此时,传来一阵敲门声,她看见佟国维站在门外。)

佟世安:爹爹!

佟国维:大哥,你和先生谈完了吗?

佟国纲:谈完了。怎么了?

佟国维:咱们去书房谈。

(佟国纲和佟国维兄弟俩在书房内密谈。)

佟国维:我刚接到消息,索尼病逝了。

佟国纲:不会影响皇上的亲政大典吧?

佟国维:不会,如期举行。

佟国纲:只怕索尼死后,鳌拜会觉得自己离权力的顶峰又近了一步,会变得更疯狂。遏必隆已经主动屈居鳌拜之后了,苏克萨哈很危险。

佟国维:苏克萨哈可不是普通官员,我想鳌拜顶多就是将他革职、□□。这样也好,让鳌拜这只螳螂先去捕蝉,皇上只需当好黄雀,最后一举将螳螂吃掉就可以了。

【康熙六年,七月初七,早晨,太和殿】

(亲政大典上,遏必隆主动站到鳌拜的身后。因此,三位辅臣的站位,苏克萨哈因索尼去世而排第一,原本排最后的鳌拜因遏必隆退让而排第二,遏必隆排最后。玄烨将这一顺序变化看在眼里,并顺从了这一变化。)

玄烨:苏克萨哈、鳌拜、遏必隆,朕虽然亲政了,但朕年纪尚幼,仍需要你们的辅佐。你们就再辛苦几年吧。

辅臣们:臣等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鳌拜家】

(亲政大典后,鳌拜与遏必隆一同骑马离开紫禁城,来到鳌拜家中。)

遏必隆(满语):鳌拜大人,现在索尼死了,赫舍里家族失去了支柱。你看,我们能否废掉现在的皇后,改立我的女儿为皇后?

鳌拜(满语):当初我想扶植你为外戚,是为了打击索尼。既然现在索尼已经死了,我为何要帮助你成为外戚?为自己培养对手吗?

(遏必隆立刻下马,对鳌拜作揖。)

遏必隆(满语):鳌拜大人,我错了,是我鬼迷心窍了。这事您当我没说过。

(遏必隆看着鳌拜离去的背影,心里很是不满。但他又很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苏克萨哈,所以只能忍着。)

【晚上,佟府】

(佟家并没有因为皇上亲政而大肆庆祝,只是一如往年,为女孩们举办乞巧节活动。饭后,佟家的姑娘们一起比赛对月穿针。)

佟世安:爹,为什么皇上要选乞巧节这天办亲政大典啊?

佟国维:大概皇上想看鳌拜会不会回家晒书吧。

佟世安:哈哈!爹,你这么骂鳌拜,万一他听不懂怎么办?

佟国维:大胆,竟敢嘲笑辅臣没文化?你这骂人的功夫,可不输你爹。

佟世安:有其父必有其女,一看就是亲生的。

【康熙六年,七月十七日,上午,太和殿】

(早朝上,康亲王杰书向皇上汇报了议政会议对苏克萨哈拟定的二十四条罪状,以及对相关人员的刑罚。)

鳌拜:皇上!苏克萨哈罪大恶极,必须凌迟处死!

玄烨:遏必隆、鳌拜,朕亲政才十天,你们就让朕对一位辅臣施以极刑。天下人会不会觉得,朕这是兔死狗烹啊?

(皇帝看起来似乎并不太在意苏克萨哈的死活,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名声。)

鳌拜:苏克萨哈的二十四条罪状,条条属实,足以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玄烨:辅臣是皇考钦定的。朕需要时间好好考虑。不然,朕没法给皇考和太皇太后一个交代。

(鳌拜急了,撸起袖子上前。佟国维亮出刀刃,阻止他靠近皇帝。)

鳌拜:这样的逆臣贼子不尽快除掉,臣对不起先帝的嘱托!皇上如果觉得凌迟处死太残忍,改为绞刑也是可以的。现在能同意了吗?

玄烨:呵呵,辅臣判处大臣绞刑,还需要经过朕的同意吗?

【箭亭】

(退朝后,玄烨命佟国维陪他射箭,实则是为了找一处空旷无人的地方密谈。)

玄烨(奋力射出一箭):朕是想借鳌拜之手先拿掉苏克萨哈,但朕从来没有想过要让他死!

佟国维:微臣原本也认为,苏克萨哈与鳌拜同为辅臣,且位列鳌拜之前,鳌拜应该不敢杀他。可三天,从苏克萨哈被逮捕到被判处死刑,鳌拜仅仅只用了三天时间。臣真的是低估鳌拜了。

玄烨:不能再让手无寸铁的文官冲锋陷阵了。舅舅,你从在京三品以上武官中,甄别可靠的,让他们的儿子进宫陪朕练布库。

佟国维:皇上,臣如果没猜错的话,您现在的想法,和世祖章皇帝最初挑选武官的儿子进入长春宫念书,是一样的。

玄烨:舅舅当年也曾在长春宫读书?

佟国维(点点头):臣和家兄都在。所以臣不是很赞同皇上的这个想法,因为鳌拜也历过那段往事。臣不知道他对多尔衮之死的细节了解多少。但您这样做很容易引起他的怀疑。

玄烨:鳌拜如果还记得那段历史,就不该犯下和多尔衮同样的错误!舅舅放心。不管是念书还是布库,不过是为秘密议事提供一个场所,打个掩护。关键是要把鳌拜一党的兵权架空。只要能够确保不发生兵变,鳌拜随时可以被抓起来问罪。朕会谨慎小心,继续演好一个言听计从、不学无术的荒唐皇帝。

【康熙六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太和殿】

(苏克萨哈死后,鳌拜成了实际上的首辅。)

玄烨:鳌拜、遏必隆,你们的一等公实至名归,就不要推辞了,别让朕为难。(满语)鳌拜,一会儿你指导指导朕布库呗,你可是“满洲第一勇士”啊!

鳌拜(满语):不敢说指导,但切磋还是可以的。

(退朝后,鳌拜在乾清宫庑房内,和玄烨的侍卫们比试布库。侍卫中无一人是鳌拜的对手。)

鳌拜(傲慢地):你们啊,还嫩着呢!

(然后,鳌拜甩甩袖子,向皇上告退,大步离开乾清宫庑房。)

玄烨:如果倭赫还在,他一定可以扳倒鳌拜!

【下午,佟府】

(佟世安怒气冲冲地从茶馆回到家里。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佟国维回家。)

佟世安:爹,鳌拜擅自杀害了苏克萨哈,凭什么进位一等公?

佟国维:你的消息很灵通嘛!

佟世安:茶馆里的人都在议论。

佟国维:你一个女孩子,不要总是去那些三教九流的地方。

佟世安:昆曲不是三教九流,您没看过不要随意评论。

佟国维:好好好!我们家安安长大了,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了。

佟世安:皇上是不是糊涂了啊?鳌拜明明就是不满苏克萨哈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他怕他自己也会跟着下台,所以才杀了他。皇上怎么不问鳌拜的罪,反而给鳌拜加官进爵?

佟国维:你都能想明白的问题,皇上会想不明白吗?你应该听过,泰西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佟世安:您是想说“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吧?那是唐太宗说的。

佟国维:哟!爹爹以前一直担心你只重西学,荒废国学,看来现在可以放心了。

佟世安:爹,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急得跺脚)

(佟国维拍拍女儿的肩膀,没再多说,便走开了。)

【康熙六年,八月,早晨,太和殿】

(玄烨略显慵懒地坐在龙椅上,听大臣们启奏。)

吴国龙:皇上躬亲大政,臣疏请加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徽号。

玄烨:嗯,礼部去办吧。

吴国龙:臣还有一事请奏。臣希望皇上亲政后能巡幸孔庙和国子监。这也有助于皇上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玄烨(不耐烦):这个之前不是说过了吗?孔庙和国子监在重修,朕怎么去?等修好了再说!

(文官中,不少汉官听到皇帝的回答,显得有些忧虑。)

【慈宁宫】

(玄烨退朝后,到慈宁宫请安。)

太皇太后:你最近究竟怎么回事?玩布库,停讲学,你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了?

玄烨:圣祖母,您相信臣吗?

(玄烨用坚定且自信的眼神看着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第一次觉得她看不透她的这个孙儿了。随后玄烨离开了慈宁宫。在御花园,玄烨见到了钮祜禄和卓,她是遏必隆的女儿。和卓向皇帝行礼,但玄烨只瞧了她一眼,甚至连“平身”都没说,就走开了。)

【康熙六年,九月,中午,南苑】

(玄烨又在南苑玩鹰。)

佟国维:真没想到鳌拜会同意让孝康皇后入奉先殿。

玄烨:鳌拜打了朕这么多个耳光,还不得给朕一颗枣啊?朕愧对皇妣,至今没能让她上尊谥、袱太庙。

佟国维:皇上,孝康皇后入奉先殿已超越礼制,升袱太庙万万不可。明代皇帝的生母,如果不是原配皇后,是不能入奉先殿的,只能入奉慈殿。上尊谥和袱太庙更是不可能。自古以来,只有原配皇后才能上尊谥、祔太庙。

玄烨:可是本朝第一位上尊谥、祔太庙的皇后,是太宗的生母孝慈高皇后。她可不是□□的元妃。

佟国维:大清既已入主中原,君临天下,就应该遵守礼制。《礼记.丧服小记》有云,慈母与妾母,不世祭也。孝康皇后在血缘上是皇上的生母,但在名份上是妾母,所以不能系世祖的谥号,也不能祔太庙受后世子孙祭拜。这事不要说辅臣不同意,怕是汉军旗和汉官都不会同意的。

玄烨:凡事都要有先例,之后才会形成惯例。

佟国维:皇上对孝康皇后的赤忱孝心,天地可鉴。

(玄烨吹了一声口哨,苍鹰落到他的手臂上。)

佟国维:皇上,遏比隆今日把奉旨放鹰的三等侍卫费耀色大骂了一通。臣觉得,遏比隆还是很希望看到您能尽快成长起来的。

玄烨:呵!打狗还要看主人呢!遏比隆辱骂费耀色,就是在羞辱朕!他真替朕着想,就应该站出来反对鳌拜专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唯唯诺诺!

佟国维:皇上的养晦之策能成功麻痹鳌拜党羽固然是好事。但臣担心,皇上这么做会不会让不明真相的大臣们对皇上产生误解?另外,如果演得太过,臣怕鳌拜会起疑。

玄烨:舅舅提醒得是,朕会注意分寸的。

【鳌拜家】

管家:书房屋顶的瓦片怎么会突然滑落?你赶紧上屋顶看看。

(鳌拜、遏比隆和班布尔善在屋内密谈。仆人掀开一块瓦片,偷听屋里的对话。)

遏必隆:鳌拜大人,您能不能劝劝皇上。在太和殿召见养鹰之人,还成何朝廷?而且,最近他还迷上了布库,日讲都为此而停了。这怎么能行?

班布尔善:我倒是觉得有点奇怪。皇上自幼便有成为一代明君的宏图大志。前些年为了亲政,更是时常与咱们起冲突。这不太对劲。

鳌拜:没什么不对劲的!现在宫里的嫔妃也纷纷开始怀孕了。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最容易走上歧路了。就他现在这个样子,他不让我辅政,我还坚决不能答应了!大清的江山是我们辛苦打下来的,绝不能败在他的手里!

(伪装成仆人的眼线,暗暗记下了他们的对话,然后偷偷将消息随厨余带出去。)

【康熙六年,九月,下午,清宁宫】

(玄烨刚从南苑回来,便立刻召见佟国纲和佟国维。)

玄烨:你们看,这是云贵总督和提督的联名奏折,居然请求仍由吴三桂总管滇黔事务。他们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了?!

佟国纲:皇上息怒。这些官员可能也是迫于吴三桂的压力。

玄烨:这就是辅臣纵容吴三桂所种下的恶果!古往今来,收回藩王的兵权才是天下太平之策。辅臣们却逆施倒行。从督抚听王节制,到武官听王题补,辅臣对吴三桂是有求必应,让云贵完全成了吴三桂的天下了。朕都不明白他们心里在想什么,简直是后患无穷!四位辅臣现在只剩两个了。必须加快夺取鳌拜一党的兵权,不然还未等朕正式亲政,吴三桂就反了。

佟国纲/佟国维:臣遵旨。

玄烨:佟凤彩的丁忧期该结束了吧?朕准备让他出任贵州巡抚,毕竟他曾在广西、四川任职,对西南比较熟悉。你们和他说一下。

佟国纲/佟国维:是。

作者有话要说:朱邦良,即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颜元。当时他还没知道自己的身世,名朱邦良。根据颜元年谱,这个时间他确实在教书,但肯定不是在佟家就是了。这里是我强行将颜元和佟家产生交集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