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道(1/2)
而这一次,战争太急太猛,傅小爷甚至没有机会好好告别。
八月十三日,这是一个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这一战,开始了。
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浴血奋战。许多官兵连名字都还没来得及到师部注册,就已经为国捐躯。
这场战争,史称“淞沪会战”。
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海、陆、空全方位的决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双方投入兵力之多,对决之惨烈,绝无仅有。
这一战的背后,是中国作为落后的农业国,在工业刚刚起步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抵抗军工实力雄厚的日本侵略者。
是中国军人如何用血肉之躯完成自己悲壮的卫国使命,彻底粉粹了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言论。
面对日军的重炮、飞机开路、步兵,我军官兵殊死相拒。
激战中,蔡炳炎旅长向全旅官兵立下军令:“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凌遵!”
战至午后,全旅伤亡殆尽,402团团长李维藩及多数营、连、排长阵亡,蔡炳炎情急之下率领惟一的特务排和1个营杀入敌阵,正当此时,一发子弹飞来贯穿蔡旅长的胸部,当即倒下。
蔡炳炎牺牲之前兀自扬手高呼:“前进!前进!”
罗店成了一座“血肉磨坊”,中国军是拿人海填火海。中国的精锐部队被送进日本陆海空三军火力的熔炉之中去,一个师两天就打光。
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整个城镇片瓦无存,惟余焦土,惨酷之状,不忍卒睹。
傅二爷不知道三弟在哪里作战,听到罗店的报道,几乎没有一夜好眠,终于,在顽强阻击了日军三个月之久后,中国军队开始实施战略转移。
年轻的战士对人生的全部领悟,只有通过死这种方式来实现,而又无法向任何人表达。一场场战役,他们如同在横渡生死之河,孤独地通过死,来感知生。
同样,他们的亲眷心里也要遭受非人的痛苦。这样的痛苦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每天醒来,都要面对。
一日又一日,傅二爷和白文玉也终于等到了傅小爷报平安的家书。
不同于往日的是,平常的一封家书,这次变成了两封,傅小爷疾书两封,把平日对大哥与白文玉的话分开了写。
送信的是一个满身血污的男人,像是从战场上刚回来,两封信都很潦草。
写给傅铭乐的:
“弟甚安好,三哥勿念。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我的同志还在各地转战,我也必将随军撤退,继续抗战。
时局至此,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望兄成全!望兄保重!望兄保重!
念安。”
白时宜也在旁边,白文玉并没有避讳什么。
“文玉,见信如晤。我素来珍惜我自己的生命,遇见你后,我更是爱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