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凌烟剑 > 第十七章 小师妹(一)

第十七章 小师妹(一)(1/2)

目录

时光匆匆而逝,悄然间七年过去。

衡山回雁峰,巳时三刻。

一名少年与一名少女各自持剑而立。

少年身量不高,生得白白净净,一张圆脸予人敦厚和善之感,虽是手持长剑,武人打扮,却隐隐有富家公子气质。

少女细眉大眼,扎了一个利落马尾,神色微肃,从气势上就压了少年一头。

两人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衣着也很相似,均是内衬灰色劲装,外穿蓝色长袍。一阵寒风吹过,激得少女打了个哆嗦。“沈翊,你到底睡醒没有?这一招‘南山之寿’明明该是举剑上撩,再弓步侧击,你全使反了。”

“你还说我呢,师父教‘六和无穷’的时候,说一定要用三分留七分,这样剑意才会有源源未尽之感。可是我的好师姐,你刚才练这招时,可是差点整个人都扑过来!”

那少女收剑跺了跺脚,撇嘴道:“父亲说不定哪天就会过来,咱们练成这样子,这次又是过不了关了。”

名叫沈翊的少年闻言也苦了脸,“那也不能不练了啊,至少要比上次强,否则的话,我是无所谓,但你……”

“沈圆圆!”少女气鼓鼓地瞪了他一眼,沈翊悻悻地闭了嘴。

这少女名唤宋依人,是衡山派掌门大弟子宋谈与三弟子文三娘之女,今年十六岁,因为母亲长期溺爱,养成了骄纵刁蛮的性子。只不过她长得娇美可人,父母更是宋谈、文三娘,掌门的亲传弟子,门派弟子对她那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也就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

少年名叫沈翊,比宋依人小两个月,是衡阳城富商之子,因自幼体弱多病,家中长辈依照道士指点,将沈翊送上衡山派练武强身,成了宋谈的入门弟子。多年过去,沈翊虽因身份无法习得门中绝技,但轻功已是练得出神入化,可与宋谈最得意的弟子齐近东比肩。因他脸长得圆,便被宋依人起了个绰号,叫“圆圆”。

沈翊和宋依人习武天赋不低,只是由于两人年龄相近,常在一起玩闹,疏于练功。七天前宋谈突然检验二人练功进展,两个人表现得实在是不成样子,宋谈便命两人每日在回雁峰练功五个时辰,若下次考试再无进步,两人三月内不得离开衡山一步。

这对师姐弟每每到了师长检验时,都是临时抱佛脚,蒙混过关。不想这次宋谈突击检查,杀了两人一个措手不及。师姐弟二人这几天都是早早跑到回雁峰,演武练招,期望有所进益。但日子一久,两人不免生出无聊之感。

此时两人对练了三十几招,毫无进益,真是越练越灰心。两人沮丧间,突然见右侧山路上奔上来一个年轻人,沈翊脸色一惊,喊道:“黄师兄,何事如此慌张?”

被喊住的年轻人叫黄至,是宋谈的三弟子,沈翊宋依人的师兄,向来行事稳重,听见沈翊的喊声,身子一转,稳稳停在了两人面前。

“五师妹、六师弟,今天你们起这么早来练功,真是少见。”黄至性情鲁直,有话直说,宋、沈两人听见,尴尬一笑,宋依人忙道:“师兄,看你跑得如此急,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唔,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昨晚夜里有野猪闯进了何家村,踩烂了村里一半的地不说,还把半夜起夜的村民撞了个半死,村长带着人一早跑到山门,求咱们派几名好手去帮他们猎野猪。”

这等热闹,若搁平时,宋依人和沈翊是非凑不可的,只是两人心里担忧宋谈检验的事,无暇再顾,和黄至打过招呼后,便继续练剑。

两个人又拆了几招,宋依人一招使得过了,险些刺到沈翊左脸。沈翊吓得哇哇大叫:“师姐,师弟最近可没惹你啊。我可不是强盗头子、江洋大盗,手下留情啊师姐。”

宋依人收剑回鞘,双手合十赔笑道:“好师弟,抱歉抱歉,我没想到这一剑这么厉害。”

“要我说啊,你这一剑,若是刺到野猪身上,那才叫厉害呢。”

“我就知道,你被黄师兄的话勾了魂,心思都不在练剑上了。”

“难道你不也是吗?猎猪多好玩,咱们就是把剑练出了花,也只是自己人跟自己人打,又不可能下真手。”

“你想我下真手,那让我再刺你一剑。”

“别别别,我就是说说而已嘛。我是什么人,师姐你比谁都清楚。”

宋依人哼哼了两声,别扭说道:“其实我也想跟三师兄一起去何家村,可是如果现在不好好练剑,等到考试那天,就会丟爹娘的脸。你都不知道,我这几天出门都避着爹娘走,我都闷了好久了……我在衡阳城逛了十几年,大大小小逛遍了,早就腻了,一心想独自闯江湖。现在爹却说,如果过不了考试,连衡阳城都不能去,唉,我真怀念刘记米粉和杨大娘的鱼羹。”

沈翊也随着叹气。他们两个自己平日练功不勤,才至如此境地,可是他们也知,若然时光倒流,依两人贪玩爱闹的性子,多半仍旧会重蹈覆辙。

“要是能避开考试就好了……”宋依人嘟囔一声。

“或者找点乐子也行……”沈翊说到这里突然眼睛一亮,眉眼染了笑意:“师姐,我们去何家村吧。杀猪这种事,多好玩呀。师父这几天忙着跟郭师叔讨论琴功,肯定没工夫顾我们,偷个懒也没什么。”

文三娘收谢悠为徒后不久,掌门人彭见稽也收了两个嫡传弟子,郭楚望与范诗。此前彭见稽的三个亲徒,皆是好武之人,时日一长,他倒觉得授予武功有些无趣。为此精挑细选了两个徒弟,一个醉心琴艺,一个出身岭南医学世家,江湖人称两个新弟子为“琴痴”“药仙”。

宋依人和沈翊年轻贪玩,让两人一连数天把时间全用来练功,实在憋坏了他们。当即一拍即合,直奔何家村。

沈、宋二人一路赶到村中,问到了野猪逃走的路线,原来是向山中林地跑去了。林中积雪未消,师姐弟两个沿着猪蹄印搜寻,眼看丛林越发密集,蹄印越来越难追踪,沈翊小声说道:“师姐,我们很少来这片地玩……”

宋依人“嗯”了一声,眼睛仍在查看四周。

沈翊又道:“你看,这林子越来越密,万一我们迷路……”

“嘘,你听。”

沈翊凝神细听,东北方隐有骚动之声。两人俯身向声源处慢慢挪动,走了一段,眼前出现一片雪地,一对与他们年纪差不多的少年男女正各自持剑,分别与一只野猪相斗。

空地上两人剑招苍劲,姿态美观,比之衡山剑法,另有一派气度。只是这两只野猪颇为凶猛,两人两猪争斗不休,那少女有些心急,叫道:“我的飞镖用完了,你快拿飞镖,射这只猪的眼睛!”

“我向来不爱使暗器,这趟出门根本没带。”

“你这人!出门前爹是怎么说的,江湖险恶,要你多做准备。”

“咱们不过是跑个腿,带那么多暗器做什么。”

两人说的都是江淮官话,非湘地口音,宋、沈均奇:江淮一带的武林人士,跑衡山来干什么?

这时,林中传来两阵低吼,西首方向又蹿出三只野猪,向空地上的少年少女的背后冲撞过来。宋依人和沈翊见状拔剑而起,各自向野猪刺将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