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宵(1/2)
高宵人如其名,十分搞笑。倒不是说他为人风趣幽默,而是先天脑子缺根筋,后天又给金玉珠宝堆着养的没了一点脾气,记吃不记打,别人就算当着他的面说他的是非,他也不往心里去,上头了还可以和别人一起掰扯几句。
高家才是真正的大财阀,是北平乃至整个北方市场的商场巨鳄,无数的小商户跟在其后捡剩饭吃,李家温家这样的门户在他们眼里也不过是小家小业,不过十几年前高李两家夫人曾是极为要好的至交,时常互相走动,不知是什么样的缘分,两位夫人同时怀孕,诞下胎儿的时候仅仅隔了两天,正是高宵和李知秋。
那时李家正是最为强盛之时,不过盛极必衰,兴许是时运不济,不仅是李家主人身体衰微,连李家的生意也日薄西山,直到李知秋成人之后一力将李家重新推上商界,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高宵周岁时宴请宾客,李家夫妇携幼女赴宴。筵席散后,还需给高宵走个抓周的过场,李家自然留下来观礼。
高家阔气,抓周的物件一样也不缺,连算盘都镀上了金银,珠光宝气摆满了一屋子,亮如白昼。
高宵那时候只长了五颗牙,是个纯粹的“五齿小儿”,学话也比别人要慢,整天就知道张嘴傻笑,哈喇子留在下巴上亮晶晶的,流露出富贵的傻气。
高宵恐怕是真的先天不足,对金玉珠宝值钱的东西也一概没什么兴趣,小玩意也不稀罕。原来人家只是以为小孩不识货,不知贵贱,谁晓得懂事成人以后也是个愣头青,高家穷的就剩钱了,够他挥霍好几辈子,他还是天天穿着旧袍子东奔西走,生怕别人不知道高家有个傻瓜少爷。
小高宵更是傻气得青出于蓝,都不带犹豫的,直接抓住了知秋肉乎乎的小脚,就要往嘴里塞。当时知秋被李母抱在怀里站在一边,脚入狼口了也没有反应过来,谁也没有想到会出这档子事。
众人哄笑,把知秋的小脚从高宵的魔口里拯救了出来。高家算是因为高宵小小的丢了面子,抓周的物件里独独没有准备吃食,就是怕高宵犯馋,也因为高家财大气粗,高宵怕是下下辈子也做不上农活。
谁知道高宵比他们想得更没有出息,以后怕是要跌在温柔乡里直不起腰来。
高宵不负众望,直到二十六岁也没能娶上老婆。好不容易定下一门亲事,对方新娘子还没来得及过门就香消玉殒了。苦苦追求知秋也一直未果。高宵父母怕是早已预料到了什么,在高宵十几岁的时候净忙着生娃了,下了一堆小崽子,一个赛一个的聪明漂亮。高宵并不在意,他连弟妹的名字也记不清。
他反而没出息的觉得“不是哥哥不堪大用,你们也投生不到高家”。高宵成了这北平城里除有钱以外一无是处的第一人了。
李家落魄之后两家也鲜少走动,高家明里暗里的帮了不少的忙,可也始终不见得有起色,只得勉强保持着半死不活的状态。
随着高李两家长辈们的先后逝世,孩子们慢慢长大,两家几乎是断绝了来往,直到高宵这个没头脑的向李家提亲,才重新系上了陈年的丝线。
可惜李知秋眼高于顶,万万看不上这个连名带姓都倒霉的镀金王八。前人的情分也不必管,直截了当的拒绝了高家的提亲。拒绝一次高宵也觉得不够,怕是姑娘家面皮薄,轻易答应下来显得急躁,恨嫁似的,面上不好看。
他也不管自己被拒绝面上好不好看,亲自挑了些不俗的礼物,手写了拜帖,也难得穿了身合乎他身价的衣裳。
结果都没能进李府的门。
不知道幸还是不幸,高宵刚到李府附近就见到李知秋外出方归,虽然只看见小姐的背影,但他还是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可算是碰上了好时候。原地稍作准备就雄赳赳气昂昂的上前递上了拜帖,只是守门的佣人不过进去了片刻,就回来告诉他说小姐不在,请他带着一干人等回去静候佳音。
高宵没脑子的,疑惑道,“可是我看见你家小姐前脚才进的门,怎么这会就不在了呢。”
佣人笑道,“刚刚是我们二小姐从寺庙祈福回来,大小姐的行程我们也无法得知。等大小姐回来自会向他通报,请您先回去吧。”
高宵是傻却不是瞎,他自然分得清李家两姊妹,刚刚进去的分明是李家大小姐李知秋。不过李知秋摆明了不想见他以及他的一众狗腿子,还为难下人来撒这种不着边际的谎,他今天是见不到小姐了,连李家的茶水都讨不到一口。
本想把礼物留下,小姐若是能看到也好。却被佣人连忙拦了下来,“小姐不在,我们胡乱收了不合规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