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景墨和他的美女缘 > 第九十三章 国际交流(三)

第九十三章 国际交流(三)(2/2)

目录

林湖市一中的领导们也有些懵了,教学理念不开放?还不开放吗?有讲有练的,学生学完之后都有收获,喜笑颜开的,怎么就不行了?还对搭建交换生通道感到困惑?对于英国孩子们来这里后能学到什么东西感到担忧?这不是在打脸吗?

还是校长最先醒悟过来,哦,来一群洋人听了一节课然后批我们不行?那可是关系到脸面的问题,必须反驳啊!不然以后林湖市一中还怎么抬得起头来?更何况教体局的大小领导都在呢,如果就这么被斥责而不知反驳的话,以后自己这个校长靠得住位置不牢了!但是自己上阵吗?肯定不行,他们洋学校就出了一个负责英语教学的老师,按照对等级别,自己这个校长可不能亲自下场,不然,就自动矮一截了,得让人站出来反驳!

这番众人的思维过程其实很短,校长能意识到的问题,大家也都能想到,只是时间先后不同而已。但是在场的两位英语老师都习惯于平时的教学,陡然被人批驳后居然想不到怎么反驳,也真应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了。校长再看看其他人,竟然也都面露着急的神色,就是无从反驳!气得校长心里把那些洋人们的姥姥问候了百遍千遍。

“我叫景墨,我的英文名字叫理查德,”景墨实在忍不住了,站起身来,向各位来自于英国的朋友们微微弯腰行礼,然后说:“不知我能否有这个荣幸解说一下我的看法,嗯,或许应该说是我们的看法。”

全英文!大家都非常意外,这个叫景墨的老师竟然不需要口译,自己直接就把语言交流的问题搞定,只不过中方这边的人绝大部分需要口译弄清楚景墨的意思。只有苏颖知道景墨英语的真实能力,不夸张地说,只要不是特别专业的对话,景墨都能搞定,话又说话来,涉及到特别专业的对话,就是一般的英语老师自己也做不到的。要知道,景墨在毕业之后跟着蹇鸿丹连签好协议的单位都没去,在深圳找的那份工作就是翻译,主要做笔译,有时当随行口译,反倒是自己的物理专业没有派上用场,因为这家翻译公司距离蹇鸿丹最近。

安普若翰墨的校董微笑地点点头说:“当然。”

景墨开始了他的口若悬河:“首先,我很赞同这位查理先生的观点,语言的学习需要开放,当然,我更认为,对于每一门中学学科来说,不管是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需要开放。并且,在这一点上,我们早就已经在做了。但是,朋友们,我们应该分情况来区别对待英国的情况和中国的情况,由于母语环境不同,我们的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有较大困难,对于他们来说,他们需要一个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过程,我把这个过程叫做量变吧……”

忽然景墨顿了顿,问旁边的苏颖:“喂,量变是不是该说quantitative change?”

苏颖点点头,低声说:“没错,还有,质变是qualitative change。”

景墨对苏颖打一个“OK”的手势,继续说:“我们的孩子们只有在经过了量变之后才能发生质变,也只有在发生了质变之后才能开始你们所说的开放式的学习过程。而这与人的认知规律是相符合的。如果对于没多少英语基础的学生贸然进行开放式教学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是不符合学生们地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的。当然,我们的教学肯定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作为林湖市一中的老师,我希望将来我们两校间能开诚布公地相互研讨,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

说到这里,对方校董已经在连连点头,查理先生也保持着笑容点头。

景墨接着说:“同时,我并不认为这些会与将来搭建交换生通道有任何的矛盾,朋友们。我们的孩子们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学习英国的优秀文化知识而到英国去的,你们的孩子们恐怕也不是为了学习英语来到中国吧,我相信,他们是为了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知识而来的,而且,我们学校到时候一定会进行相应的改变,包括平时的教学,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我们的教学。所以,朋友们,请不要用固定不变的眼光来看将来,好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