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青楼(1/2)
半个月后,距离燕都仅有半日车程的桂木镇上,戌时。
时值深秋,入夜后的轻风带着金桂的香甜气息,扑在脸上却冰凉干冷得让人不由得打颤。白日里热闹的集市上,小商贩们早早收摊回家了,只有西市的酒肆街上依旧热闹非凡,酒馆、赌场、青楼……各种娱乐场所虽然不及燕都那般华贵,却一样不少。小二揽客的招呼声不绝于耳,店招旁悬挂的大红灯笼映亮了这条窄窄的街道,不时看到喝得满脸通红的醉汉踉踉跄跄的身影。
当地最大酒馆“客来归”的雅间上,一身灰蓝滚边玄色底广袖长袍的温崇知正闷闷不乐喝着酒,他还算神智清醒,但脸色很差,好在带着面具看不出来,桌上三四道“客来归”的招牌菜也只潦草地拨了几筷子。一旁的随身侍卫蓝叶看在眼里,知道自家主子心思重,半点不敢上前劝阻。
自从半个月前被言曦拒绝后,早已完成犒军任务的温崇知自知没什么立场再待在她身边,第二天就收拾了行李,带上邓九英和李义先准备回燕都。
眼看明日就要入城了,温崇知很想打起精神,毕竟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他去做,比如审问邓九英、比如救葛言麾出狱等等,但实在情绪低落得连基本的伪装也做不到。
无比惆怅地向窗外望去,那夜空竟也是灰蒙蒙、黑压压的,半点星光也不得见,像极了此刻他的心情。
在他收回视线的时候,无意间瞥了一眼斜对街一张醒目的招牌,不由得微微一怔。
那招牌与燕都最有名的烟花之地 “锦珠阁”极为相似,甚至连木匾上的题字都如出一辙,恍惚间温崇知以为自己是酒喝多花了眼,定睛细看后,忍不住和上酒的小二打趣:“对面那家章台好生嚣张,离燕都这么近的地方都敢冒用‘锦珠阁’的名头?”
“诶,客官您别说,这家可真不是什么冒用。”见来人与侍从皆气度不凡,店小二也殷勤备至,将这处“锦珠阁”的来历娓娓道来。
原来,这桂木镇山清水秀、风景雅致,到燕都的路途也很便利,不少燕都贵胄和风流士子喜欢在此处购置房产,或作为别院,或金屋藏娇。如果得闲,这些达官显贵便时不时来桂木镇消遣一二,因而这镇上的酒肆街也比别处热闹。燕都锦珠阁的鸨母是个极有手段的,她瞅准了商机,几年前在桂木镇开设了个 ‘锦珠阁’分店。
“那王妈妈原本只是想做那些到桂木镇闲游的贵人们的生意,谁知歪打正着,竟是还招来了些不方便在天子眼皮底下风流快活的燕都官员。”店小二故作神秘地冲温崇知挤眉弄眼:“据说连那驸马爷都……嘿嘿……”
“这怎么可能?”普通市井百姓可能不明所以,熟悉燕都官场的温崇知对这类艳闻却嗤之以鼻。
当朝淳文帝的几位公主尚待字闺中,燕都中唯一的驸马爷是淳文帝的胞妹、宣月长公主的夫婿窦震河。那窦震河官拜天楚上将,是燕华国一等一的武将,军务繁忙暂且不说,他与宣月长公主成婚二十年来如胶似漆,出了名的恩爱有加。何况温崇知与此人打过几次交道,并不认为他是耽于美色之徒,哪怕一时兴起想要寻欢作乐,也不会如此猥琐低级地偷摸到城外去。
然而低级猥琐的人显然还是不少,温崇知再看下去时,竟然发现了个熟人,那额外引人瞩目的肥胖体型和微微外八字的走姿,不就是翰林院侍读何大人吗?虽然以前也听说过他年轻时喜好流连秦楼楚馆,但自从娶了个比他年轻15岁、性格彪悍强势的继室后,他看起来收敛了许多,没想到……
温崇知瞳孔猛地一缩,整个人如同被冻住似的维持着端酒的姿势,怔怔望着何大人的身影。
见自家主子目不转睛盯着那锦珠阁分店的大门看,蓝叶心里“咯噔”一跳——主子向来对烟花柳巷毫无兴趣,怎会忽然如此关注这锦珠阁?难道是因为受不了失恋的打击、想要找个地方放纵发/泄一下?那他岂不是也要陪主子一起去?万一被红叶知道了可如何是好,一定会打死他的吧……
蓝叶内心很是不平静,同样不平静的还有温崇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作为前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温崇知其实知道许多官员私下有些不入流的行径,但只要不违背律法、不欺压百姓、不玩物丧志懈怠职责,他倒也懒得揪着人家这点小毛病不放。
然而这次却有些不一样,他有不得不出手的理由。
因为他在何大人的身边,还看到了另一个熟人。
“小二,结账。”温崇知放下酒杯,瞟了一眼身边全副武装的蓝叶说:“换身便服,随我去趟锦珠阁。”
蓝叶瞬间脊背一寒,有些不可置信:“啊?”
“我出钱,你紧张什么?”温崇知好笑的说。
蓝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