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皇帝的料(2/2)
小心的捏起一张放在做工精美的盒子中的洗白柔软,带着淡淡荷花香,上面还有暗纹的纸后,李世民忍不住道:“这,这好似帕子?”
“对,说是什么手纸?”长孙皇后上前几步道,“陛下给臣妾的那些信里说,这手纸的确可以代替帕子使用。另外还有比这更为柔软,仿佛布锦的,却是用于入厕之用。”
“啥?这么好的纸,居然是做这等用处?”
“是啊,所以陛下您说那些信里肯定是些不务正业的事儿,果然是没错的。”
李世民细细摸索了那手纸片刻,心中一动道:“小子的信中是怎么说的,让朕再给他们当一次‘托儿’?”
“陛下这是还记得国宴的那事儿呢?”
“朕可是堂堂一国之君。”
“可是陛下可别忘记了,那海参卖给薛延陀等,其中有三层归了您的私库,一层归了国库。青州郡王与我儿总共也就剩下六层。”
“那若是没有朕帮忙,现在长安城里的世家贵族知道海参这东西?”
“上次孙道长过来说,那东西的确是好东西,陛下勤于政事,每日食之,可调节身体暗疾。是比人参还要滋补的。”
“唉,若不是如此神效,朕也不会那么大张旗鼓了。”李二一脸‘我料事如神’的表情。但随即想到手里的东西,又嗤之以鼻道,“这么好的东西,做成手纸也就算了,偏偏还做入厕之用,这,这真由朕开了头,天下读书人可就要输朕骄奢淫逸了。”
“陛下如果做不了,这次就让臣妾来做吧。”长孙皇后一脸感兴趣的模样,“我儿可是说了,这纸制作起来很是方便,大唐以后想要岳阳纸贵都不可能。还很有可能泛滥成灾。并且,我儿也说了,这次可以有三层的分成,臣妾的私库干净的很,正需要。”
“你啊。”李世民无奈的笑着,“或许也就咱们在乎这点,那孩子……朕之前就说,这个由世外高人教出的孩子,肯定能为我大唐带来不少意想不到的。看看这,先是制盐,然后是水泥,离开长安之后白手起家,利用海货赚钱建设自己的庄子……。
之前几十匹的汗血宝马震撼诸国使节,给了朕在突厥设立通商埠口,控制突厥经济的借口。后又拿出了曲辕犁想要帮朕改进提高大唐的农耕。
不说之前,就是这次,一叠纸上全是朕想都没想过的点子,随便一个拿出来便能成就千秋名声,这手纸算什么,人家随便就给朕想了一个制止天下读书人芸芸之口的法子。现在这个孩子更是跟朕说,想出去高句丽转转,做个实验,请朕担待一些。”
“实验?”
“唉,朕也不懂啊,他也不给解释清楚,朕只能从密探那边知道,大概是与格物有关。据说是一种堪比雷霆的东西。那小子在信中言之凿凿的说高句丽放人捕奴人在我大唐境内捕奴,他这次出去不过是想要以牙还牙。”
“这些高句丽人,真是——。……虽然臣妾不明白那是何等的东西,但臣妾相信那个孩子。”
“嗯,朕也相信。虽然没有接触过,但通过他做事的方法,朕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有谋略,也很适合做皇帝的人。”
“陛下……”长孙皇后心头一惊,不敢置信的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莞尔笑道:“观音婢不必惊慌,朕这江山就算送给他,他估摸也不会要的。”
“啊?”
“因为人太懒了。他的确有做大事的本事和智慧,但却不会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他不会愿意被束缚,就算他真打了下江山,估摸出面管理的,也会是姓秦的那小子。”
“伯兮不是说,这辈子他不会称帝吗?”
“是啊,所以他们的儿子有机会称帝。”
“高句丽?”
“高句丽算什么?看信上的口气,臭小子根本没把那地方当回事,高句丽可能只是他的第一步。”
“陛下似乎乐见其成?”
“哈哈,观音婢,你要晓得,他是朕的种,就算他嫁人,他也是流着我李家的血,我李家人骨子的血可不是敢于平庸的。而且是朕给了他权利,所以他无论打下多少疆土,这些疆土都是李家的。”
“前几日听杨妃的意思,也想出钱为恪儿在边境购买些土地,然后放任其去管理。”
“可以。朕既然开了先河,自然对每个儿子都公平对待,只是李恪想要购买朕的国土,须得与乔木一样,先给朕上贡几个与国有力的方子,否则,朕的疆土,岂是那么便宜就能随意买卖的。”
“……”
“而且,恪儿今年12岁,杨妃真舍得将其放置边疆,为朕开疆扩土去?”
“或许,她也只是想多锻炼锻炼自己的孩子,若不是臣妾与乔木连面都未谋过,臣妾其实想把承乾和青雀放在他的身边,毕竟是受高人指点,又得其传承的,更重要的是乔木性子好,将承乾和青雀放过去,臣妾也放心。”
“你这倒是给好主意。”李世民想到了什么,随即笑道,“不如这次就让他俩兄弟代朕去青州李家庄看看,那传说中可以让高句丽惊天动地的,到底是何物。”
“这……”刚刚说的很满,现在一下子就把自己的俩孩子送出去,长孙皇后顿时哭笑不得。
“放心,朕会拍三千玄甲兵一起过去的,不过,这兵可不能给承乾。承乾身边留他自己的亲卫就好。”
长孙明白,这是怕自己的太子儿子过去之后,与大儿子不和,最后闹得不欢而散:“臣妾会好好叮嘱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