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皇帝的料(1/2)
第七十章:
大唐长安, 甘露殿。
刚刚下朝时还满面怒气的李世民, 在批阅了几本奏章后便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平静下来之后,他的心情显得十分愉悦, 干脆也不批阅奏章了,放下奏章和红笔,伸手拿过御案上的一个金红色最多只有五公分厚度的盒子, 打开盒子, 里面赫然是一沓被切割的整整齐齐的纸。
这纸细白如雪, 摸上去非常光滑细腻,并且纸张还带着微微的硬度。
好纸!李世民在心中暗暗的道, 然后轻轻的将一叠纸从盒子里面拿了出来。
纸张上并不是空的,随着纸张被拿到近前, 上面的文字也显露在了皇帝陛下的眼前。这文字于一般毛笔书写的不同, 线条极其的细腻。
似乎想到了什么, 李世民在桌案下摸索一阵子,掏出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盒子打开映入眼帘的,赫然只要是现代人都能一眼认识的东西——钢笔。
钢笔通身黑曜石般光滑黝黑, 有金色的暗纹,仔细看就会发现, 那些暗纹是一条金龙。与现在大唐以及大唐以前的龙不同,这条金龙鳞甲分明, 栩栩如生, 只是看着便有一股威武雄壮的磅礴的霸气透笔而出。
李世民摸索着那笔上的金龙良久, 可以看得出他非常的喜爱。
将钢笔套一点一点的螺开,露出里面箭头似的鼻尖。从笔尖微微的红色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已经被打了红墨水的钢笔。
李世民轻轻在一边的纸上画了一下,艳红色线条便跃然纸上,笔迹留下的痕迹行云流水,圆润流畅,再随便写几下,虽然握笔的姿势还有待加强,但依然写出了几个漂亮的字体。
“臭小子,门道就是多。”李世民拿着钢笔,努力的适应着这笔的用法,然后他发现,其实熟练之后,这东西比毛笔好用很多。关键是不用时不时的要忍磨墨。
摸索了好一会儿钢笔,李世民才将其谨慎珍惜的收了起来,因为他那流落在外的儿子说了,现在这东西只弄出来两支,以后能不能再有还是未知,一支他自己留着用了,最后一支便在这里。
收好钢笔,李世民拿起桌子上的那叠纸,再次忍不住在上面细细的摸索。南北朝时期华夏的造纸术已经改进了不少,各种造纸术层次不穷,但到底还是有缺陷的,至少与李乔木跨越了千年带过来的造纸技术是比不了的,就是皇帝陛下的御用纸张也不行。更别说这些年战争不断,有些老手艺都失传了,以至于现在长安城里的纸,不好不说,还不便宜。
“嗯,这么好的纸,就这么糟蹋了,也不多写几个字。”看着李乔木简单几笔的图纸就用了一张的白纸,李世民有些心疼。“……方子都是好方子,统一尺度和测量工具等,都是千秋功业。不过这么好的东西,还是你自己推行吧,朝堂之上一帮子孔家门生,格物算数之物可入不了他们的眼。嗯,这活字印刷……也是好东西啊。这若是在大唐盛行起来,还怕世家借藏书的名义与朕争抢人才?哼!”想到今早在朝堂上的事情,李世民眼中闪过一阵狠戾。嘴里忍不住道,“尔等只看到朕与大郎的好处,却不看大郎与大唐的贡献。想要朕的地,有能力也若我家大郎般,隔三差五给朕送上利国利民的方子来。联合言官参奏我家大郎,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子,一群尸位素餐的东西。”
“……这火药……哈哈!若是真有这般强,什么时候给朕也弄几个过来,等朕什么时候忍不了,便一炮哄了那些世家宅子。……朕就说了,朕的种,怎么可能会是一个甘于平庸的。臭小子,终于按耐不住了。也不枉费朕的良苦用心。想去高句丽走走,可以,朕准了你,等什么时候你把高句丽给朕打下来,你便是那里的王。哈哈……”李乔木越看白纸上的文字和图画,脸上的得意之色越是明显。
什么朝堂之上狗屁倒灶的事情,在这一刻彻底的烟消云散。
“陛下,您该用午膳了……”一道温柔的声音在房间外响起。
李世民抬起头,就见自己本就倾国倾城的皇后,面色嫣然若桃花,着一身自己没见过的素色裙子莲步而来。素色在这个时代其实不为太多人喜欢,大唐的不论男子女子们但凡有条件的,都更为喜欢颜色艳丽的布匹或者锦衣。
可是眼前这一身看着简单普通的段子做成的裙子穿在皇后的身上,再配上一条暖黄色,毛茸茸的羊绒珍珠披肩,不但将其国母的高贵端庄,国色天香衬托而出,更给人增添了一股天人下凡的美态。
李世民知道近些年大唐战争不断,为了节省开支,整个皇家都节衣缩食,一国之母的皇后也是好几年没有新衣了。今日能着这么一身出来,作为大唐数一数二的聪明人,他几乎是瞬间就猜到了这衣服的由来,立刻笑道:“皇后真若九天仙女尔。”
“陛下也觉得好么?”长孙皇后像个见到情郎的妙龄女子般原地转了转。
李世民的表情不自觉的就有些动容,一个没忍住就走出了御座,来到了皇后身边。伸手将这预要飘然飞去的仙人搂在了怀里。声音柔软道:“自然是好的,观音婢着此衣裳,斐然气质再次提升,仿若天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临凡一般,朕想着自己得了位仙人,这心里就开始白日宣淫了。”
“陛下……”长孙皇后嗔怒的笑道,“这可是御书房。”
“朕知道,可是你我乃夫妻,就算白日宣淫也无不可。”李世民话说的言之灼灼,但到底没有任何行动。
长孙皇后聪慧的一个转身离开了皇帝的怀抱,站在一边不食烟火的淡笑道:“陛下,臣妾过来只是为了与你欣赏吾儿为阿娘定制的衣裳,好让你也知道,吾儿是何等的孝顺。既然陛下觉得吾儿有心,臣妾的目的便达到了。陛下可要与臣妾一起去用午膳?”
“哈哈,观音婢啊,朕若是记得没错,上次你儿子进贡了朕汗血马和新农具,你可是抱怨了不少他没良心咧。”
“今日不同往日。”长孙皇后一点没有被人揭穿抓到把柄的羞怯,反而沾沾自得道,“之前那是吾儿刚到那荒芜之地还没安定下来,想要孝敬也怕我这做母亲的担忧。这不安定下来之后,立刻就为臣妾准备了六套秋装和九套冬装么。瞧瞧,连鞋子都做的这般精致合脚舒适,陛下是没见臣妾冬装的大氅,虽不是珍贵皮子做的,却做的大气贵气,杨妃他们见了不知道有多羡慕。就是帽子和靴子也做得相当用心,臣妾这辈子是没见过如此得心的,吾儿的孝顺,可不是假的。”
“得心啊,你儿子送的,你肯定得心了!”李世民表示他嫉妒了,忍不住就道,“果然是你的好儿子。”
“陛下这是嫉妒了?”
“哼!”
“嘻嘻,真生气了啊?陛下的衣服乃是大内定制,可不能如臣妾这般自由,不过,别以为臣妾不知道,你儿子可是为你做了不少靴子和保暖的衣物。虽然不可外穿,但穿在里面也是好的。”长孙皇后鄙视道。“听承乾说,你儿子还几句话便帮你解决了骏马烂蹄的烦恼。唉!要说,这果然是儿子,臣妾求了好久才得了这几身衣裳,陛下却是一有烦恼,儿子就帮忙解忧了。”
“哈哈!”皇帝被皇后一大段的翻底儿,面色的不爽也没有了,只能大笑掩饰自己的尴尬。
“陛下,午膳时间到了,有什么事儿,咱们午膳之后再做可否,这饿坏了身体,可不好。”长孙皇后旧事重提,“回头你儿子再来京城,得知是臣妾没照顾好陛下,这怪罪下来,臣妾以后想穿漂亮衣服可就不容易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毕竟是皇家,长孙皇后众人与李乔木没什么感情,但这半年来来去去的信件之后,就算没联系,也亲近了不少。现在眼看皇帝因为衣服的事儿,似乎有些心里不顺畅,赶忙就帮找维护。
这些是李乔木无论如何也不会知道的,他按照秦颂的建议将自己想到的东西,对国家民生有用的都进献了出去,以体现自己生为人子,虽不能相认,但时刻记得父母的孝心。虽然都是些小物件,用的还是君臣之礼,但在皇帝的放任纵容下不知不觉就慢慢与皇帝一家拉紧了关系。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吃过午膳,又被人拉去小息了片刻,才继续回到御书房批阅今日的奏章。到了晚间不用人说,自觉的往皇后的立政殿去。
在那里李世民见到了李乔木进贡给皇帝的另一件东西——手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