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要出门(1/2)
第七十一章:
秋季是个丰收的季节,这一点对于现代人来说, 最深刻的体会是——书上总这么说, 实际上真正见识秋天丰收的没几个。甚至大多数城里人和年轻一代表示,秋天红叶最漂亮, 温度适宜是个适合旅游的季节。
但对于古代的人来说, 这句话是深刻的, 因为此刻不论是田里,还是山里,还是水里等等, 都有太多东西等着人们去采摘。如果错过了,可能冬天你就会吃不饱, 如果错过了, 可能来年春天便会面临青黄不接。
所以,随着秦颂的一声令下,李家庄的奴隶也好,还是刚到不久的平民, 只要是被分配去山里的, 几乎个个都背了筐子上山去了。
山里的野菜,山里的野果,山里的动物等,都是他们的目标。
为了避免山里有好的药材没人识得,进而被糟蹋了, 秦颂还特意提前高价从附近村里和镇上找来许多懂得草药的老农或者大夫。
这些人也不需要亲自采摘, 只需要上山之后告诉跟着他们的人什么是草药就好。采得的采药回来之后, 一部分优先卖于这些人,一部分经过炮制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作为这个庄子的主人,第一天的清山活动,有心的话意思意思是要去的。更别说最近秦颂先生总觉得李先生运动量过少了。所以当天早上,早早的就把人拉起来,穿戴整齐吃过早饭后就将人拉出了门。
“走不动了,我可以背你。”临出门的时候秦颂神秘兮兮的说。
李乔木表示,不想丢人,大不了到时候学穿山甲,卷成一个球,然后滚下来。
秦颂:……咱们这边的山不陡,估摸不好滚。
桃源村这一代的山林,因为前些年的征战,致使人口遽然减少,以至于大片大片的山林都是荒芜的,都是长时间无人踏入山林。
荒山野岭野兽多是真得,所以进山之后,不少手上有功夫或者有狩猎本领的,很容易就猎得了不少猎物,兔子野鸡泛滥,连野猪和狍子也能成群结队的抓。
另外荒山野岭枯木腐叶很多,如此,就增加了蘑菇和木耳的生长环境。在聘请的大夫的指点下,随行而来的健硕男人女人,根本不用花费多大功夫,就能采得慢慢的菇类。
“这野葡萄怎么没人采?”李乔木跟在一群人后面,见大片的野葡萄居然被人忽略,忍不住问向身边的秦颂。
秦颂一眼扫过起码半亩地的葡萄丛解释道:“这东西酸,也没多少肉,不顶饿,还不易存储,也就女人和孩子喜欢拿来哄嘴。估摸现在不采,回头回去的时候会有人过来采摘一点带回去。”
野葡萄的个头的确小,至少比李乔木见过的小葡萄品种的葡萄还小点,摘下一颗捏一捏,感觉里面全是籽。
“这么多,当零嘴也吃不完。何不采摘回去酿酒。我记得大唐的葡萄酒很受欢迎。”
“这么酸的葡萄,酿酒?”
“我听说酸点的葡萄更适合酿酒,另外,我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过,野葡萄还有安胎,腹胀,治疗痔疮的功效。”什么酸葡萄更适合酿酒,纯粹就是瞎扯,也就是李乔木不知道在哪儿听说过一耳朵。至于野葡萄安胎什么的,也是他妈当年找来给他弟媳妇安胎用过。实际上效果怎么样,他也不知道。
秦颂对于普通酿酒什么的根本不怎么上心,但听到说这东西还有药用,立马就伤心了。招手叫来几个成人和小孩,让他们配合着把这一片普通摘了。
“小心里面有蛇。”李乔木提醒道。
一个被秦颂制定为之后专门采摘葡萄的汉子立马回道:“主人放心,小的晓得,必不叫娃娃们被蛇咬到。”
“野葡萄采了,直接送到府里。”李乔木想了想道。
“是。”
李乔木在秦颂过来这边之前也上过山,但可能那片山是桃源村的人常去的,所以基本上没什么收获。这次进山之后,他才深刻的体会儿到,古代山里的丰富。
古代人自己认识的那些就不说了,反正他瞅着很奇怪就是,他自己认识的,居然随随便便就看到不少,比如野山姜,野蒜,野葱,野山椒等。
这种里面最让他在意是野山椒,在他有限的历史知识里,他本来以为中国本土是没有辣椒的,只有茱萸。可没想到,居然看到了野山椒。
为了证实自己没看错,他还特意一手拿着刚摘的山楂,一手拿了一颗野山椒尝了尝。
所谓不做死就不会死什么,事实证明,李乔木再次体会儿到了。
“噗——”秦颂本来是不想笑的,毕竟眼前这位忽然之间面红脖子粗的是自己的夫人,可是某人不停劝告非要尝试,最后还被辣的原地直跳什么的,他真得忍不住。
“嘶,呼——,嘶——,呼——”李乔木连连吸了好一会儿气,才总算吧嘴里的火烧感减少不少,不过脸红眼红之后,他却是高兴的,“嘶,太辣了!”
“早就告诉你了。”秦颂无奈的再次给人递过去一个野果子。
李乔木接过之后,快速吃起来,一边吃一边道:“我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是不尝试,我怎么确定是不是跟我知道是一样。”说着就转身对身边的人道,“吩咐下去,见到这样的就采摘了,记得不要将辣椒捏破了,否则辣到手就不好了。”
“这,这个没有毒么?”说话的人显然是见识过野山椒的,问的时候小心翼翼。
李乔木也没介意,只是点头道:“没有毒,就是比茱萸辣了一些,但是腌制或者做成佐料之后会非常好。”
“既然伯爷说是好东西,那肯定是好东西。”一位比较狗腿的说道。
李乔木也不点破,笑了笑道:“太小的就不要摘了,或许过些日子还能长大,也能顺便为此地留些种子,待明年再来采摘。”
“伯爷说的是。”一群人狗腿的说。
“赶紧去干活。”秦颂挥手赶人,这些说话狗腿的,都是他原本在白玉京的护卫,因为熟悉,所以有时候格外的惹人厌烦些。
众人见将军不高兴了,连忙转身去忙乎。那些吃过伯爷制作的麻辣制品,又不怕辣的,也学李乔木的样子尝了尝,结果可笑而知,但是人不一会儿就好了伤疤忘了疼,直嚷嚷以前见到这东西没弄回去,真是对不起自己云云。
在见识过大片野柿子,山楂,野苹果,野榛子,板栗之后,天色也不早了。一群人在运送队伍再次进入山林自后,就与今日专门负责往山外运送的队伍出了山。
至于某些有任务,手上又有功夫的,则需要继续在山里呆着,狩猎更多野兽是一个,也能更多的探索山林里还有多少山货。
下山的时候,李乔木还是让秦颂背了,没办法,因为下山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脚背磨破了,行走醒来疼的要命。而秦颂又在一边跃跃欲试,于是他就勉为其难了。
不过,这样的结果就是他比大部队早至少半个时辰回到了庄子上。
“也不知道皇帝陛下什么时候给回复。”到了家门口,看着前面院子里被人整理铺开的山葡萄,野山椒,李乔木不知怎么得想到了一直挂心的事儿。
秦颂将人一直背到屋里的榻上才放下:“不会太久的,陛下或许很欣慰你有此决定。但可能——”
“可能?”
“可能会派人随性?”
“……会是谁?”
“谁知道呢?京城武将家的纨绔可不少。”秦颂在信送出去的时候就能够猜到,这次出海肯定会很热闹。但真正的大将一定不会出面,那么能出面的就是京城里面那些此刻闲得无聊的纨绔子弟了。
事实也如此——。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商量好之后,便快速的回复好了信件,就等李承乾和李泰出门的时候带上,若不是为了给儿子准备回礼和赏赐,以及俩儿子第一次出门需要准备些东西以防不测,他都恨不得对方马上出门。
对于自己的真正嫡长子想去高句丽溜达,并且准备不动声色的给高句丽制造点‘神鬼莫测’的麻烦一事,他是从心眼里欢喜的,最好就像他说的那样,李乔木能够就那么把高句丽给顺势打下来。
作为大隋朝过来的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损失有多惨重他比谁都清楚。甚至大隋朝的灭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此事而起。但现在若是他李世民的儿子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的打下高句丽,不说他李世民这个当父亲的就算未来没有一点政绩,也会名垂千古。就是隋炀帝那不得气的从坟墓里跳出来?
此事真得是只要想想,李世民就觉得兴奋的不行,连朝堂上那些争锋相对都能更加从容的笑颜以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