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2/2)
“得意郎不是什么诨名,是他的小名。萧司业是家中三代单传,一出生明德侯大喜,就给他取了得意这么个小名。一直没有取大名,到了四岁时他反诘探花郎一举成名,明德侯恐他过慧易折,才给他定了大名敛。”
“四岁便能反诘探花郎?”难怪常娘她们一直都说萧敛夙有慧名。
“嗯。当时探花郎高中,与友人在曲江池畔煮茶,见萧姨携萧司业与纵……韩将军而行,无意道出‘一羊引双羔’,当即被萧司业反诘‘两猪共一槽’。①”
“啧啧啧。好一句两猪共一槽。真是毒辣,连探花郎的朋友都一并骂了。”姬幼澄不由咋舌,其实她还想赞乔亓的“当即”两字用的真妙啊,太符合萧敛睚眦必报的性格了。
“不过,之后萧司业还做了件更让人称奇的事情。他五岁时跟着姑父去青州,当时青州名士陈元礼举办奇花宴。去赴宴的人都是名士才子与陈元礼的亲戚,司业一人跑去赴宴,与陈府门人说自己与陈元礼有亲戚关系。门人见他虽是只身赴宴,但衣着华贵便禀告了陈元礼。陈元礼亲自来瞧,也不认识他,便问他与自己有什么亲戚关系。司业说,他是澶渊萧氏,陈元礼是隐阳陈氏,他的先祖萧莫曾拜陈氏先祖陈冉为师,所以世代通好,因此是亲戚关系。陈元礼与众宾客称奇,只有中大夫李韪讽刺司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萧敛便反赞李韪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将李韪说得哑口无言。②而司业也因为此事被你的外祖父破例收为了关门弟子。”
“夫子小时候的事情也太传奇了吧。”
五岁时就敢一个人去凑热闹,还能把一个大人怼得哑口无言,这能是一般孩子做的出来的事情吗?姬幼澄冲着乔亓撇嘴挑眉,表情惊讶怪诞至极,惹得乔亓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司业拜了师后,忙于往返长安青州。除了一些诗词楹联,便很少再有什么传闻。直到他到舞象之年从青州出师回来,一身紫衣黑袍常在长安打马过街。那时有儒生请他切磋,司业虽然不像幼时那般不留情面,但也常常是语出惊人让人难以应付。少年风流,这样有了长安第一得意郎的称呼。”
姬幼澄心满意足地听了一肚子八卦,忽然觉得,要是换个角度,旁观来看,萧敛的毒舌也是一种趣味。不过,前提是自己不是受害者。
乔亓见她笑得开怀,似乎是不再那么苦恼此事,便道,“我听萧姨说你来葵水时不舒服,特意带了阿胶糕给你。”
侍女阿木捧上一盒阿胶糕递与姬幼澄。
“我的阿乔真是太贴心了。”姬幼澄大为感动,收下木盒。“那天多亏韩夫人相助,等我哪日得空,定要亲自上门致谢。对了,平日里太学无事不许外人进入,阿乔今日又是如何进来,那鞠场上怎么那么多女郎?”
“今日太学马球比赛,隔壁的女学琼华园也受邀来观赛,我就是从那边过来的。”
“原来如此。”大楚时兴盛的青山书院,因为楚亡,书院师生全部殉国,青山书院也因此消亡。而后虽再有其他女学,但无一能与其比肩。大卫开国,戚皇后在太学下设琼华园为女学,欲恢复当年青山女学的风采。琼华园与太学本就是一体,难怪女郎们会过来看马球“怪不得今日我瞧太学的学子们,头发束得格外整齐,比起平日精神了许多。”
“女为知己者悦己容,可郎君们不也是一样吗?”乔亓伸手抬起了姬幼澄的下巴,扬起浅笑,“不知道戚郎君今日可曾为小女子梳发打扮?”
“那是当然。”姬幼澄伸臂璇身,衣摆划出一个漂亮的弧度,又拱手作揖道,“小子怎敢唐突佳人?”
正当两人笑闹之际,却不防有人来了此处。
“阿澄?”吕珏抱着头盔,一脸诧异地看姬幼澄,眼里是止不住的探究之意 。而跟在他身后的第五成蹊与徐然也是一脸惊奇。
姬幼澄不由暗自庆幸,自己刚才走了几步,离乔亓尚有些距离,不然两人亲昵的挽在一起被他们看见,便是有嘴也讲不清楚了。
“吕师兄,第五师兄,徐师兄。”她定了定神,故作淡定地同他们问好。“你们来的真巧,我这是我家堂妹。阿乔,这便是为兄说过的三位师兄。”
她转身避过三人视线,轻轻的对着乔亓眨了眨眼。
乔亓轻嗔了姬幼澄一眼,无奈一笑略带纵容。明明比她还小半年,还偏偏自称是她堂兄。她往前一步,对着吕珏三人行礼道,“有劳三位郎君照顾我家阿兄。”
“不敢不敢。”乔亓面容娇美,举止大方。一颦一笑看得吕珏几人有些面热,连忙收了之前的惊疑轻浮之态,神情严肃的与她回礼。
乔亓浅笑看着三人,知道自己在此处,他们几人颇为不自在,与姬幼澄寒暄两句便带着侍女先回了鞠场。
看着美人远行的娉婷之态,吕珏不由从心里赞叹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阿澄,你家堂妹,当真是一位绝色佳人啊。”
“那是自然。”
他看了姬幼澄的脸一会儿,接着哀叹道,“阿澄你这张脸,真是暴殄天物了。你若为女子,与你表妹堪称绝世双姝。”
姬幼澄心虚,最怕别人说她像女人。“吕师兄,我这是男生女相必成大事,你不要嫉妒我。再说这样的话我可是会翻脸的。”
吕珏看她一脸认真,嘿嘿一笑,转而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阿澄,你堂妹可有许人?”
想打我阿乔小可爱的主意?姬幼澄瞪了吕珏一眼,“我家叔父只得阿妹一女,待若珠宝,必是要寻一方端良人。吕师兄,你今日早上还说这次休假要带我去西市,喝粟特商人的葡萄酒看龟兹的胡姬跳舞。师兄如此耽于酒色,怕是入不了我叔父的眼。”
※※※※※※※※※※※※※※※※※※※※
糖还是太少了,认真考虑,萧敛和公主要加强互动啦。
①典故出自晋代名士刘道真。
②典故出于《世说新语》,原主人公为孔融、李元礼、陈韪,此处有改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聪明,大了未必很有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