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第四十九障(2/2)
往年她生辰都是在长安城中过,今年却同陆昭一起来了云崖山,一路过千重万重青山,沿途风光,种种意外,都令她恍然如梦……恍然到连自己的生辰都忘了。
怪不得……陆昭让她吃面。
陆昭见她神色生动,终于回过神来,心中不免觉得好笑。这笨姑娘将他的生日记得清楚,自己的倒给忘了。
思及此处,他微微俯身,朝灵初递过手道:“来,我带你到屋檐上坐一坐。”
灵初心中微动,将手交给了他。
陆昭便施展轻功,抱着灵初掠上了屋檐。而屋檐上却是摆了一张小案几,案几上设有笔墨纸砚,是他早早放置在此的。
灵初被陆昭安置在他怀中坐下,又抬眸望天,只见云崖山上,夏夜里的苍穹低垂,缀满了皎皎的星辰,清晰可见得仿佛抬手可触。而远处的竹林萧萧,隐匿着声声悦耳的蝉鸣。
夜风温柔拂过,陆昭抱着她沉默不语,灵初也安静坐了一会儿,终于,她反应过来,仰首道:“我的十六岁生辰礼呢?”
陆昭却只垂眸看她,眉梢蕴着淡淡温和,并不作答,神色中藏着难得的犹豫与踟蹰。
灵初便敛眸瞥他:“不会没有吧?”
“有……”
陆昭笑了笑,掩去心中波动,语调低缓而温柔:“灵初,我大你六岁,平日里总与朝臣们打交道,不太知晓你们这些小姑娘喜欢什么。思来想去,便亲自为你备了份礼,若不合你的意,能否别怪我?”
“我怎么会怪你呢?”灵初轻声道。
陆昭长睫微颤,眸中划过若有若无的细碎流光,良久,他从袖中拿出一本藤青色的书,温柔地放在灵初手中。
灵初瞧见这本熟悉的书,动作顿了顿,在陆昭的示意下,轻轻打开了它。
只见上头的笔迹清远隽逸,一行行,一页页写着他与她的种种过往。诸如长安城雪中的初相遇,年夜里那场生辰烟火,上元节的莲灯盏盏。
他写道——“长安城中,宫墙落雪,你命我等你,虽不曾允诺,但终究念念不忘。”
——“岁始之际,我问你可心怀愧疚,其中惶恐不安,世人不知。见玉佩罗缨,愿此生永携。”
——“蜀夏来时,诸臣道他为你良配,我多种私心,百般谋划不曾告知于你。不论家世地位,不论城池几许,只唯愿你永留长安。”
——“先生问我,如何待灵初,殊不知十余年前,便常在我心。”
灵初眸中渐渐蕴起雾光,她一页页翻过,哽咽不语。
最后,只见他写道——
“夏夜星繁,月渐东升,云崖山上,我问你……”
话到此处,便余下空白,没有了下文。
灵初仰首轻轻问他:“问我什么?”
陆昭垂眸,笑着替她拭去颊边泪花,然后从身旁的案上执起一只墨笔,递到她手中。待她执好后,便握着她的手,将笔尖移到青纸上。
他却沉默很久,掌心微晃,墨汁从笔尖处滴落,在纸上晕出痕迹。
“……陆昭?”灵初察觉出他的不安。
陆昭嘴角微动,朝她笑了笑:“无妨……”
只是不曾想他纵横朝堂,平生多年,竟在此时慌了神。良久,直到风声过耳,他才定下心绪,眸中微凝,屏息敛气,终于握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在青纸上写下——
“我问你,可愿嫁我为妻,此生长相守……共白头。”
夜色无声。
却能听见灵初落泪的声音,以及陆昭心中不安的跃动。
灵初垂眸凝望着陆昭的那一行字,良久良久。
那一行字稍显纷乱,与平日的流畅清雅不同,令人能从中察觉出提笔之人的心绪——不安,与惶然。平日里陆昭总是淡淡的,情绪难辨,无悲无喜。只是今夜,许是夜色有些深了,才让他无法隐藏下去。
其实陆昭有什么好不安的呢?灵初心中笑着想,她等他,许久了。
她提笔,毫不犹豫地在青纸上落下二字——“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