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莫说青山多障碍 > 青山第二十八障

青山第二十八障(2/2)

目录

谢微焉坏地给她塞了一只箭矢:“你说你中了,投一箭我看看?”

灵初觉得这箭有些烫手:“我……”

有郎君见她为难,便鼓舞她道:“公主殿下不必怕,投便是了!”

“就是就是,投中了让谢公子与你赔罪!”

“谢公子如此为难公主,公主何不给他个下马威?”

灵初:“……”

她倒想啊,但她箭法烂啊。

终究是骑虎难下,不可在此处落了面子,灵初心一横:“投就投,谁怕。”

在谢微一副看好戏的神情下,灵初怀着视死如归的决心,仪态万千地走到玉壶前。

众人为她让道,围在两侧屏息以待。灵初抿了抿唇,缓缓抬手,轻吸一口气,将手中箭羽投出。

众人的目光随着那箭羽紧紧而去,若是眼尖便可瞧见,那箭羽弧度优美,轻扬飞行,却分明要在偏离玉壶左二寸之处落地。

灵初认命地闭上了眼。

而陆昭居于一侧,轻轻屈了屈袖下的手指,在无人察觉时,朝那箭羽弹出一道内劲。

但听得咚的一声脆响,箭羽诡异地朝右忽地一晃,稳稳当当地落在了玉壶里。

灵初不可置信地睁开了眼。

谢微:……他见识短,箭还能自己改道?

众人沉默了一瞬,而后纷纷为她喝起了彩,郎君们簇拥在灵初身侧,叹道:“公主箭法真乃精妙绝伦,我等望尘莫及。”“公主箭法怎么也得修习了十年罢?”“公主可否教授一二……”

身侧是长安城的少年郎,皆为她扬笑,追捧于她。透过重重人影,灵初却心神恍惚,她想到方才那古怪的箭,诸多心事,都好像在此刻醒悟过来。

灵初猛地回首,朝众人之外望去。

好似远山缥缈雪的陆昭还孤身立在那里,眉眼温润如玉,朝她无言地笑着。

她心安下来,却陷入恍惚之中。

二人相隔的距离,分明只要她往前几步便能顷刻间消失殆尽,却又为何耗尽了他们一生的时间?恍然间应当过了很久了吧,陆昭应当也这样等了她很久了吧?

从很远的从前,到如今,这样无言地,沉默地等着被众人簇拥的她回首看一眼,过尽青山障碍,哪怕只一眼。

可哪怕只一眼呢,她却从未回首。

灵初拒了少年郎们的邀约,道:“……皇兄命我传唤陆大人,时辰不早,便先失陪了。”

说罢,转身行到陆昭身前,站定,朝他嫣然一笑:“走吧?陆大人。”

栖鹿苑的桃林深深,虽还尚冷,但早有芳菲绽然盛开。桃花粉如云霞,宛若雾海般昳丽,沿着青石路蜿蜒而去。花瓣簌簌随风而落,染了满裳的芳香。

陆昭被灵初拉着一路下了山腰,行到此处,见她似乎心神恍惚不知该往哪去,便反扣住了她的手,笑道:“……公主,圣上恐怕不在此处吧?”

灵初回眸,歪了歪头道:“我不太识得路,陆大人不是早就知晓吗?”

见她眉眼间蕴含狡黠,陆昭并不反驳,只意味深长道:“臣或许知道公主不太识得路,但倒不知为何臣的箭术拙劣了?”

灵初一噎,心虚地别开了目光,盯着桃花树不语。

陆昭俯身轻笑:“还望公主赐教,是为何?”

见他再问,灵初心中飞快想着该如何蒙混过关,但看见满天的芳菲,她突然眉眼带笑道:“你看这桃花开得多好啊。”

她捧起几片干净的花瓣,在陆昭面前一扬,故作高深道:“桃花太盛了,我怕它迷了陆大人的眼,才替你挡一挡,你不谢我,怎么反倒质问起我来了?没良心。”

陆昭眼前一恍,心中明白她言下之意,却不禁笑弯了嘴角。这笨姑娘,分明是不愿他教导别人箭法,还想方设法地不承认。

他拾起灵初发间落的一片花瓣,叹道:“原来如此,臣只是不曾想到公主是个如此爱花之人。”

灵初:“……此话怎讲?”

陆昭眼睑微垂,用指间的桃花瓣轻轻敲着灵初的额头,悠悠道:“上次在灵隐寺看杏花,此次在栖鹿苑赏桃花,容臣想想……”

他停顿一瞬,笑道:“下回,可是要喝醋花了?”

灵初明眸微瞪:“醋花是什么……花,好啊陆昭,你取笑我!”

说罢,扬袖作势去打陆昭,陆昭闷笑一声,也不避开,仍由着她打闹。

……

时光飞逝

栖鹿苑的春朝会只三日便结束了,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架着车仪各自归去。临别回宫前,楚云见赠了灵初一枚护身符,说是祭祀上特地为她求来的。

灵初收下那枚护身符,回到长乐宫中,夜里,却做了许久不曾做过的梦。

这次,她难得没再梦见陆昭,而是梦见了从蜀夏来的刘沁。

……

梦中她与陆昭的交情算不得深,刘沁依旧从蜀夏来。二人年少相遇,难免多说上几句话,但大多时候仍是吵闹斗嘴,互相看不顺眼。

长安城繁花似锦,垂柳依依。

刘沁少年气重,抱剑倚坐在廊边,俯身朝她笑:“……你这人倒有趣得很,随我回蜀夏可好?”

她默默算了算蜀夏离长安的距离,骂他简直有病。

刘沁也不恼,只是并不再提此事了。

然而临别前的送别宴上,萧景凌问刘沁可还有未了之愿时。刘沁沉默许久,郑重地行至殿中,当着大渊诸臣的面,道:“蜀夏刘沁爱慕长公主,愿以蜀夏平阳、定北、襄马三座城池为礼,求娶长公主萧灵初为妻。”

刹那间,满堂哗然。

天光将亮,长乐宫中,灵初腾地从榻上坐起,目色惊惶……为何会做这样的梦?为何梦里的刘沁要娶她?

……

宫中另一处遥远的晨和殿里。

刘沁披着月狐色斗篷,慵懒地倚靠在廊边,垂眸把玩着一枚玉露膏,无意间又想起了那日在栖鹿苑看见的两人。

裴左打着哈欠从廊下经过,见到刘沁,惊了一惊:“殿下,怎起得这般早?”

“……我不习惯这大渊的床榻,便起早了些。”

听刘沁这么说道,裴左满心质疑,只因刘沁虽出身皇家,但绝不是这般讲究之人。他敛眉去瞧,眼尖地瞧见刘沁手中掂了枚九霜玉露膏。

裴左:“……那日您允诺微臣去向长公主赔罪,最后却没去?”

刘沁哑了哑:“我是事出有因……”

“殿下!”裴左大感失望,眉头也拧了起来:“您出身蜀夏皇家,自幼受诗书礼仪熏陶。人无信而不立,来到长安,怎能做这般不讲信用之人?”

刘沁:“……”

都说了是事出有因。

裴左没听到他心中所想,语重心长道:“微臣替您去邀那长公主一见,此次,您可要好好与人家赔罪,不能再失信了。”

刘沁皱眉道:“先生!不必……”

他想说:人家正忙着与陆大人投壶射箭,又哪里得空见他。

但转念一想:这般与裴左说道,岂不是显得他有嫉妒之嫌?罢了,就让裴左去吧,到底那丫头也不会来,他便做个样子应付一二。

裴左:“不必什么?”

刘沁:“……不必太急,天还没亮,待会再去。”

长乐宫中,灵初早已起身,却依旧沉浸在那个惶恐的梦里。

她端起一盏热茶,安慰自己道——只是梦,只是梦,这种梦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总是梦见人家非她不娶,并非是因为人家真的喜欢她,只是因为她脸皮太厚罢了。

得改,得改。

灵初饮下一口茶,悄悄安心了几分。

碧月突然掀帘而进,道:“殿下,蜀夏的二皇子殿下邀您去游湖!”

灵初噗地把茶喷了出来。

“殿下!”碧月连忙上来替她拍背。

灵初狠狠咳了几下,语气颤抖地问:“为什么啊?”

碧月:“……婢子也想问您呢。”

灵初在室内来回踱步,对碧月道:“我不……”

她想说:她不去,谁去谁是傻子。

却又沉默下来:不,这不成……照梦中的那般,她和刘沁也算不得好,刘沁却依旧要用三座城池来娶她。虽接下来的事情灵初不曾梦到,但也能猜到几分。

三座城池,足以给大渊朝廷的老狐狸们千万个理由,让她远嫁蜀夏,换取大渊与蜀夏两国安康。到那时,即便是萧景凌也难免无言以对。

她得去见刘沁,打消刘沁那“我要带这个有趣的家伙回蜀夏”的念头。

碧月见她久久不作言语,问道:“您不什么?”

灵初叹气:“我不得不去。”

大渊皇宫中有一湖,名为碧海湖。

初春时分,晨光甚好,碧海湖中扁舟轻摇。荡起水波漾漾,只见青烟薄雾里,湖色翠如翡玉,波光粼粼。

灵初和刘沁对坐在湖中心的扁舟里,相顾无言。

刘沁不曾想灵初会来,根本没准备好说辞。二人沉默了片刻,刘沁才从袖中摸出玉露膏来,故作淡淡道:“那日踩了你,这是给你赔罪用的药膏,拿着。”

灵初:“……不必了,都过了四五日,我的伤早就好了。”

“是吗?”刘沁垂眸瞥了眼她的手,但见其白皙无暇,指如葱根,确实没什么大碍。

是啊,若有伤,又怎能投壶呢?

他收回视线,却侧首望着远处烟波浩渺的湖光,道:“本殿下送出去的东西从不收回,让你拿着就拿着。”

灵初无奈收下,二人间又沉默下来。

见刘沁似乎没有再开口的意思,灵初心下困惑,难道他邀她游湖,只是为了送这一枚药膏?

灵初瞥了眼刘沁,察觉到他腰间佩了柄宝剑,心中一动,便故作矜持问道:“二皇子殿下,你喜欢剑法吗?”

她掩袖半遮面,瞧不出神色。刘沁见她发问,还以为她也喜欢剑术,难得笑道:“自然了,要说论起这剑术,即便是这长安城里,也没几个人是本殿下的对手。”

他说完,又去瞥灵初,暗想她应当夸赞自己一句才是。

谁料灵初轻叹一声,蹙眉道:“我最不喜欢剑术了,打打杀杀,实在是有失风雅。若平日里闲来无事,我便在宫里念书作诗,以作消遣。”

“……是吗?”

“绝无半分虚假。”

“我倒是没瞧出来……”刘沁面色古怪地瞧了灵初一眼,紧接着他眉梢一挑,突然笑道:“桃李春风一杯酒……”

灵初下意识地接:“问君能有几多愁?”

刘沁:“噗。”

灵初:“!!!!”

刘沁揶揄她:“你还说你爱念书写诗,怎么这一句都接错了?”

灵初暗暗磨了磨牙,要说此事那绝不能怪她!

她儿时于宫中蒙学,教导他们诗书的老夫子古板严苛,谢微与她便胡乱接了几首诗。每逢夫子让他们背诗,二人乱念一通,总能将他气上一气。

灵初自然知道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了,可下意识地就接了儿时玩笑说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来。

刘沁摸了摸腰间的宝剑,扬眉而笑:“是江湖夜雨十年灯,你可记住了?笨丫头。”

他笑得张扬,灵初恨得咬牙切齿,却没忘了自己是个“沉闷”的人,低眉顺眼道:“知道了,多谢二皇子殿下指教。”

刘沁见灵初神色隐忍,仿佛已按捺不住要过来揍他了。却不知为何仍端正地坐在那里,全然没有了半分在栖鹿苑骂他“假惺惺”的嚣张气焰。

他听力敏锐,隐约听见灵初嘟囔:“要忍,要忍。”这丫头,到底在装什么?难不成是怕他觉得她太不讲究,瞧不起她吗?

此时扁舟摇到湖泊边,湖面下墨绿的水草盛行,如锦缎般在碧波里舒展。刘沁心中微动,决心揭破这丫头的虚伪面孔。

他大喝一声:“有蛇!”

灵初生平天不怕地不怕,却怕蛇、怕鬼、怕黑。乍然间听见刘沁高喊一声有蛇,立马惊得她紧紧扶住了船沿,摇摇晃晃道:“蛇!哪里?!”

刘沁嘴角弯了弯,敏捷地抽出腰间宝剑,只见剑光如月色,倏地没入灵初身侧的水中。

蛇?当然是没有的,不过,这并不影响刘沁捉弄灵初。他面色从容,转动剑柄,从湖中抽出一条墨绿色的水草来。

那水草纤细柔软,色泽暗沉,若不细看,与蛇无异。

刘沁举剑到灵初面前,晃来晃去道:“你看,这不是蛇吗?”

灵初信以为真,只觉得眼前当真有一条水蛇被插在剑中,不住地扭曲着。眼见着无处可逃,刘沁还故意吓她,她通身冰凉,扶着船沿的手骨节泛白,突然决绝道:

“我宁愿跳湖也不要同这蛇呆在一条船上!”

说罢,起身、提裙、踩上船沿,动作一气呵成。

刘沁大惊,顾不得其它,连忙起身拦住灵初:“你做什么?!”

灵初见他手中还提着剑,踉跄退步,声调拔高:“你走开!你手上还有蛇!”

刘沁又是气又是笑,随手将剑一扔,只听见咕咚一声,剑坠入湖中,沉了下去。

他摊了摊手,无奈道:“现在没了吧……过来坐好。”

“……真的?”灵初警惕地觑了刘沁好几眼,但见他双手空空,连剑也扔了,才将信将疑地缓缓坐下。

刘沁见她发髻微乱,一枝杏花钗摇摇欲坠,开口道:“你……”

灵初瑟缩一下,神色紧绷:“……有蛇?”

刘沁没好气地笑了,笑得眉眼飞扬,他飞快地把钗子按回灵初的发间,悠悠道:“没有蛇,是你的发钗掉了。”

“……哦”灵初还恍惚着,愣愣地抚了抚杏花钗:“谢谢。”

恰逢宫中齐妃的侍女如梦端着玉盘从廊边经过,隐隐瞧见湖面上长公主与蜀夏的二皇子相对而坐,蜀夏二皇子似是摸了摸长公主的墨发,长公主竟然没有打他!

如梦大惊,躲在假山后:“不得了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