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 姐夫是个杀猪匠(2/2)
好在张雨顺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班前三,几个月前又一次鼻青脸肿回学校后,他们老师专门来找过张国山一次,委婉劝他不要再打孩子了,并且再三跟他强调:张雨顺是考大学的好苗子。
张国山这才收敛了一些。
趁着杀猪热闹,张国山扯过张雨顺,问城里猪肉的事。
张雨顺老老实实回答了,虽然他在县城也吃不上肉,但总归是见过肉店门口写着价钱的牌子的。
越到大地方,猪肉价格越贵。
可别以为这年头没人吃肉,城里猪肉铺前天天都有人排长队,卖猪肉的是脾气最大的,他说几两就是几两,你说称少了或者不要了,绝对要被劈头盖脸骂一顿。
买肉是要肉票的,一家老小一个月也就几斤的量,尤其是过年,城里人家里没养猪,肉更是不够吃。
张国山听得心里一动——他以前咋没想过?!
要说他家小五,似乎跟算命瞎子说的差不多,是有那么点小聪明?
去城里卖肉,不知道能多赚多少!
张时来内心其实是呵呵的,还好她爸之前不知道,要是前些年,私自卖肉估计会被抓进去……
改革开放后对这些管制松了一些,她才想着去试试。
如果她没记错,这个时候,有的沿海城市应该已经取消了肉票,也就这里作为偏西南的内陆城市不知道罢了。
再加上现在是冬天,肉放几天都不会坏。
更是现成的有利条件。
到时候直接背着个背篓,一个人就能装几十斤肉进城卖。
她家的猪是两百多斤,卖一半,剩下一半,加上她走家串户每家给的一刀肉,加起来得有一百二三十斤,还有她妈开班得的九斤肉——留几十斤家里自己吃,剩下一百斤拿去卖正好!
她爸、她妈、她二哥都提着去卖,一次就能提走。
算算,又是一百多的进账。
再加上她下次赶街再去写春联——人肯定没上次多了,毕竟已经写过一轮了,而且第二次也不会有那么多看热闹的,能赚三四十她就心满意足了。
这样,她家今年的钱就翻了一倍。
明年开春二哥的书学费应该就不愁了,二哥正在长身体,还可以多给点。
她妈也就不用每天晚上算账的时候,发现怎么精打细算钱总是不够用,愁容满面了。
另外,家里也可以把那张破床换了。
等包产到户以后还能添点农具——她家自己是没什么农具的,都是集体的。
……
杨屠把猪杀好,按张国山要求留了一半,人群哗然——一般人家可不敢留这么多,不怕明年开销不够?
但张国山执意这样做,杨屠作为姑爷,自然不好扫了老丈人的面子。
等杀完猪,按规矩,主人家要用红纸包了“杀猪金”给杀猪匠,过年过节没有一张十元“大团结”是打发不了的。
主人家抠门,来年人家杀猪的时候就故意处理得不干净:比如猪毛猪肠子之类……
张国山嘿嘿一笑,递了过去。
杨屠一看他老丈人这个笑就知道,他老丈人今年给的又是几角钱。
他妈的。
杨屠布满横肉的脸上挤出笑,“爸,您这就客气了。”
村里人都知道杨屠是张国山家女婿,但也都知道,张国山家大闺女张风调是个不掌事的,任凭娘家过得怎样寒酸,都不能从婆家扣出一点油水接济。
村里人还知道,张国山家大闺女年轻时候长得极肖陈锦苏,十里八村有名的漂亮闺女,所以即使娘家穷,也能找到杨屠这样的好老公——有何好?
这年头,嫁给干部都不能天天吃肉,但嫁给杀猪匠就能!
一般的猪下水,腰子猪肝什么的都是天天能吃到的。
又在供销社里有铁饭碗。
怎么看怎么让人艳羡。
虽然婆家对娘家不好,可总归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自己能过得好就算嫁得好了。
可有件事一直让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杨屠发愁。
结婚两年了,一直没怀上。
求神拜佛也不行,急得她妈天天指着张风调肚子骂“坏肚子”!
最后还是供销社领导读过书,叫他们去医院查。
这一查可傻眼了!
说是杨屠弱-精,精子存活率不高,所以很难怀孕,还说是他家遗传。
这下,杨屠也算打消了“换个老婆”的念头,女人不行还能换,这男人不行咋办?不过“很难”不代表不能,不然他咋来的?
所以他定了心,只是没日没夜地折腾老婆,万枪总能中一发吧?
眼下一看到老丈人,他就想起自己的毛病,也怕张风调回家跟娘家人诉苦,索性就不让张风调回娘家了。
杨屠心里有点愤愤不平,哎,当年结婚就被这老丈人敲了好一笔彩礼钱,现在更是年年给他家杀猪都要吃亏。
他正想着,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响雷——一道童声。
“姐夫,我姐姐没跟你一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