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云上青梅 > 第五十章

第五十章(1/2)

目录

九月初七, 霍奉卿离开集滢的第二天, 原州州丞府右长史符川亲率属官及一队州丞府差役抵达集滢城。

这位符川大人在瘟疫事件前期宛如隐身人, 诸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待到此刻集滢大局抵定,态度却突然强硬,刚到集滢就冲顾子璇发难问责。

八月廿四那个雨夜, 城外共有十三名染症者当场死于混乱踩踏, 另有五人因淋雨及冲撞消耗体力后导致病情急遽加重, 天亮后也相继不治而亡了。

顾子璇带三百官兵负责水神庙一带的秩序两个月,最终因为非瘟疫的缘故, 一夜里出了十八桩人命,这自然成了上官发威的最好由头。

下午, 在县府被刘长青当众诘问、训斥的顾子璇回到官驿, 在中庭寻到云知意后, 噼里啪啦将满腹苦水倾泻而出。

说话间, 她时不时委屈又愤怒地挥着拳头, 两眼血红。

云知意拉着顾子璇手, 轻声问:“眼下是个什么说法?”

“你敢信吗?符川那老匹夫说要提请州府合议, 准备下个月在邺城对我进行公审!”

顾子璇气得头到最后几乎是吼出来的。

“方才我回来的路上听到有人在议论, 竟觉得那十八条人命确实该算在我头上。见了活鬼了!”

“邺城那帮老狐狸,是真的很懂民心啊。”云知意以舌尖轻舐唇角,冷冷轻笑。

集滢民众在这场三个多月的天灾中担惊受怕,接连有人死于瘟疫及各种并发症, 最后一个多月甚至缺医少药、食不果腹,这种经历对百姓来说是极痛苦的。

可他们也看见官员们在做事,满心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只能憋在心里。

顾子璇怒极反笑:“可不?此时派符川来因势利导,推出我这个最好的靶子,让集滢人可以有一个具象的攻击目标,尽情宣泄那些他们自己都说不清的苦闷。如此,州丞府在集滢就能又一次得到‘铁面无私、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普通人对“官”的态度总是很微妙的。

顾子璇带着手下三百人豁出命,保住城中十万人不受瘟疫感染的风险,其中有四十七人在那夜之后还病倒,这事才过不到半个月。

可她抵达集滢后,多数时间都在城外水神庙,城中百姓与她接触甚少,对她观感较为模糊,自不会如何积极维护她。

而她靠三百官兵要维持城外一万多人的秩序,必然不能慈眉善目。城外那些人被她气势威严地压制月余,少不得有几分怨气,这种时候能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这样处境的顾子璇,可不就是州丞府推出来讨好集滢百姓、让大家发泄情绪的最好的靶子?

发了一通脾气,最终却也无计可施,顾子璇只能悻悻在云知意身旁落座。

其实学过《大缙律》的人都清楚,那夜水神庙前十八条人命,按律顾子璇并无过失。

就算公审问责,最终结果也不可能真将顾子璇怎么样,因为无法理可依。

但百姓不懂这些,被刻意煽动后就会只顾发泄情绪,没几人会认真追根究底。

口口相传之下必定三人成虎。

往后原州人只会记得,在这一年的集滢瘟疫事件中,“恶吏”顾子璇出动官兵镇压了受瘟疫之苦的可怜流民,造成了十八人枉死,还因家世背景而未得到任何处罚。

这当真是百口莫辩,上街一个个拉着人去解释也没用的。

云知意扭头望着郁闷的顾子璇:“沈大人今日不也在县府么?他没有帮你说话?”

顾子璇苦涩地笑笑,充分理解沈竞维今日没有出言相帮的苦衷。

“我如今是州丞府的官,符川比我官高三等。出了事,符川向我发难问责,明面上无可指摘,谁帮我说话谁就会被拖下水。”

她心有余悸地长叹一声,又道:“幸亏那时我听了沈大人的。若没沉住气下了诛杀令,符川那老匹夫怕不得今日就将我斩在集滢示众。”

瘟疫这种天灾本就极易连带出官民冲突的人祸。

因为受灾人群情绪起伏极大,稍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出现□□。有时为保多数人不被裹挟,负责治安的主责官员就会下令诛杀暴民。

关键时刻下这种诛杀令稳定大局,在法理、人情上都是最正确的做法。

但局面得到平定后,有些过度善良的民众往往分不清自己与暴民的区别,甚至会稀里糊涂为被诛杀的暴民喊冤。

若再有人煽风点火,大家对当时下令的主责官员心生怨恨都是常见。

曾有不少官员因为这个缘故担责下野,甚至有被问罪、下狱、杀头以平民愤的先例。

云知意以齿沿轻轻刮过下唇,沉吟片刻后,突然明白当夜她脑中没抓住的那个闪念是什么了。

“事发时,我隐约听到有谁在喊‘进城抢了再说’之类的话。如今看来,八成就是有人刻意为之,就是想逼得你下诛杀令!”

沈竞维显然早就预见了会有今日,所以当时果断喊出“筑人墙”。若不是他这一句,顾子璇只怕又是上辈子那般下场了。

而上辈子,见龙峰下也是同样的突然失控,镇守小通桥的也是顾子璇……

会是巧合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