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夫君大人送我上皇位 >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六章(2/2)

目录

“就在寝殿……皇、皇祖母,礼部、銮銮仪卫和内务司的人也在。”

李爻刚磕磕绊绊说完,李鄞便撒手往寝殿而去,李爻看着李鄞一改平日里风流倜傥,整个人浑身散发着急躁与悲伤的背影,悲从中来,又是巴巴擦着泪角。

与李爻相反,李鄞的一系列在姬云墨眼里则显得可恨可笑,冷眼看着他急匆匆往寝殿奔去,无动于衷。

李爻擦了泪,抬眼见姬云墨还在,又接着道:“姬大人,父皇生前最为信任重用你,直到生前最后一句话都还在挂念与你……”

见姬云墨眼里终于露出一丝询问,李爻羡慕又悲痛继续道:“父皇生前……还一直念叨着大人的名讳。”

闻言中,姬云墨青色朝服下的手死死紧捏,抬眼望了眼红墙黄瓦上空的蓝天,手心渐渐放松,拍了拍李爻的肩膀,便往寝殿沉步而去。

太后正仪容得体端坐在正殿,翘着金甲掩绢拭泪,礼部和内务司的大臣正在寝殿为先皇请梓宫,太子李鄞则跪在梓宫前面色沉痛,报丧不过刚过一个时辰,京内的皇子及位高权重的几位大臣便已陆续而来,纷纷在正殿朝着寝殿跪着,默默垂泪。

姬云墨缓缓踏进正殿,明明静如深海,却引得众人纷纷屏住呼吸投以注目,只有正殿之上的太后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姬云墨自顾自垂眸行礼,仿佛周遭的压抑与他毫无关系。

片刻后太后才无意间看见他的到来,顿着胸口对他道:“姬大人快快免礼,你来得正好,快替哀家操持操持,哀家实在是力不从心哪。”

姬云墨位极人臣,高坐首辅,皇帝驾崩后的新帝即位的一系列事,本就是他的分内之事,但既然太后多此一举发话,他便应道:“既得太后娘娘信任,微臣遵旨。”

太后拨弄着指尖的金甲,闭着眼悲痛点头后便不再发话。

皇子能臣已全部到齐,在寝殿内操持的礼部尚书适时而出,毕恭毕敬行礼后才对着姬云墨奉上一件东西,道:“姬大人,虽太后娘娘悲痛欲绝无心过问先皇大丧,但您也知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宣遗诏之事,就劳烦您了。”

“遗诏”二字一出,跪着的数十人脸上的悲痛还挂着,但灼灼望着礼部尚书双手奉上那份遗诏的目光早已彰显各自的心思。

唯有依旧端跪在先皇梓宫前的太子李鄞以及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太后,对于遗诏之事充耳不闻,漠不关心。

姬云墨睨着礼部尚书手里的遗诏,淡淡道:“尚书大人为国担忧本官尚能理解,但,是否也该先告知本官皇上驾崩的缘由不是?”

礼部尚书对姬云墨是敢怒不敢言,只得悻悻然收回手,老老实实答道:“皇上此前便已是重病之躯,哪怕是医仙苏隐知把脉诊断也不过是起了将养调和之效,前些日子皇上将苏隐知驱逐出京,近来没了苏隐知的调和龙体已是每况愈下,根据张院判所诊断,皇上昨夜已是如同油尽槁枯,能撑得今晨 ,实属天佑真龙,恩泽大齐。”

礼部尚书言闭,正殿中又是一片呜咽跪拜,好不整齐。

姬云墨自然知晓这不过是对外的片面之词,真正的死因只怕与周燕晚李鄞脱不了干系,但眼下先皇驾崩已属事实,国确实不可一日无君,历朝历代,在皇宫之内,真相往往都是最不需要的那一个,不管哪位先皇驾崩,第一件事皆是宣布遗诏,迎接新皇登基,再才是举国大丧,择日出灵。

而先皇驾崩的真相只能闷在肚子里烂根发芽。

姬云墨银牙暗咬,自一进宫,周燕晚不知所踪,太后做戏,李鄞沉稳势在必得,就连片面之词都想得合情合理,只怕这诏书,早已不是前些日子先皇与他商议的那一封了。

他们万事俱备,姬云墨面上云淡风轻,心里一阵后怕,幸得已经让临萧送金陵至姬府,若是让她跟着进宫,李鄞发觉她不在公主府内受蚀骨香蛊惑,只怕到时先皇驾崩的说辞便不是这般温柔和平。

抛开杂念,姬云墨对着礼部尚书伸出手,礼部尚书愣了下才反应过来,忙不迭奉上遗诏,姬云墨从容接过,殿内的呜咽声戛然而止,全都凝神侧耳倾听,原本以为能听到姬云墨的宣召,却没想听到的却是另一番话。

“半月前,先皇曾深夜宣本官入宫,对于立诏之事,本官也曾向先皇谏言过。今日尚书大人奉上遗诏,倒是令本官深觉物是人非。”姬云墨看着手中的遗诏,悠悠道。

众人俯首细语,皆不知姬云墨竟然参与了立诏之事,愕然间又觉此乃理所当然,毕竟他本就深受先皇侧重,即便是立诏听纳他的谏言也不足为奇。

顿胸心痛的太后不动声色扫了一眼寝殿李鄞的方向,寝殿内的李鄞也同样望了一眼她,这一切都默默落入姬云墨的眼里。

礼部尚书反应极快,立即道:“姬家世代忠良,姬大人本身又是年少有为,品性无双,能得先皇重用乃大人徳位相配,想必遗诏出世,新帝登基,以大人的才德,也依旧是朝中的中流砥柱!”

姬云墨看着礼部尚书冷哼一声,他姬家数代忠烈,又岂是为了权位而谄媚帝王之辈!先皇驾崩真相如何他势必要查清,这遗诏,他也只宣告真的那一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