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枝(1/2)
且说小姐一年之内,接连失去了她敬爱的双亲,她只觉人生无常,可恨至极。但毕竟小姐生性孤僻,顽固异常,她只是夜中悄悄哭泣,不与周围的侍女亲近,唯一能了解她的悲伤的人,就是那个侍从了。侍从与小姐岁数相仿,是小姐唯一的忠实玩伴,小姐很依赖她。这个侍女容貌才艺都比小姐更优越,但毕竟出身不算高贵,不能算作是一个称职的优秀侍女。
王妃死后,常陆王府更加无依无靠,小姐年龄太小,整个王府都靠乳母打点。然而乳母自从王妃逝世后,也渐渐病倒了,府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侍女,便打起了本就为数不多的府中资产的主意。因此一些关于乳母的流言,渐渐传到小姐身边来,所幸小姐并不理会这些话,反倒更加亲近侍从。但是,乳母终于因为那些可恶的流言,身子一天天衰弱下去,拖了小半年,也追随王妃去世了。乳母去世后,侍从成了小姐唯一信任的侍女,此时府中资产所剩不多,小姐衣食用度一再缩小,连一些身份不高的地方官家里的女儿都不如,真是可怜。有时逢佳节欢宴,宫中会下来一些赏赐,后来也渐渐没了消息。
小姐在这样孤苦冷清的境遇中,渐渐长大,容貌并没有太多改变,甚至越来越难看了,连身边样貌普通的侍女都不如。一日春光葳蕤,庭中种植的各色花木一齐开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小姐顽固孤僻,身边又无人教导她欣赏感受景色之美,她竟然对这样的美景无动于衷。窗外传来黄莺啼叫的声音,娇柔可爱,就算是无知无识的乡下人家养出的毫无可取之处的女儿,也会停下繁重的活儿,微笑着驻足倾听,然而小姐毫不心动,她一心沉浸于古体诗歌,只是费尽苦心做出的诗,也并无太多可赞赏之处。一言蔽之,小姐虽然身份高贵,但天质并不比常人优越,因此年岁越长,性情越发固执,不通人事,不解风情。小姐与几个年岁相仿的贵族女子保持通信,她的字由王妃亲自教授,贴近古风又很潇洒,但毕竟笔法稚嫩,因此疏漏百出。小姐与那几个闺中女子也不过泛泛之交,来往并不密切。她们通信的内容枯燥乏味,一般是附上一首诗和几句问候的话语。信纸是珍贵的上品陆奥纸,香薰也是名贵的珍品,被这样使用,真是浪费了。小姐在一张淡紫色的陆奥纸上写到:
“墙角红花无人赏
零落徒然化尘泥。”
她写信的案桌靠近隔窗,窗外是搭下来的白纱,窗子支起来可以看到墙角景色。原来墙角处生长了一种红花,这种花并不高贵,按理来说不值得品赏,但小姐从前未曾见过这花,于是感到很新奇。其实这种花能够在王府中生长起来,应该责怪疏懒的侍女们,没有摘除庭院中的杂草。如今王府不同昔日,庭中杂草丛生也无人修剪,王府便是如此渐渐破败下去。
春去秋来,很快便到了深秋。今年天色多变,常常风雨大作,恍若天上鬼神发怒。小姐藏在屏风围着的小榻上,紧紧倚靠着身量长高了不少的侍从,她听见窗外呼啸的狂风和激烈的暴雨,心里充满恐惧。常陆王府已经好些年没有修葺过了,因此风雨一来,廊道上到处是来回走动的侍女在收拾东西,一时间呼喊声抱怨声四处回响,小姐心下戚戚,害怕狂风把房屋都卷走了。这可就像唐朝杜甫所写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把八重茅。”屏风外还守着些侍女,因为没有人教养带领,所以十分不懂规矩,竟然互相说着闲话,甚至还跑出去凑热闹。
小姐想起现在正是王妃去世的深秋,听着可怖的轰隆作响的雷声,忍不住思念起去世的双亲。她在榻上缩成一团,身子因为害怕轻轻发颤,眼泪抑制不住地往下掉。她念道:
“狂风若知思亲心,
不如吹女去相会。”
侍从听见小姐做的诗,心底也不胜悲伤,她在年前也失去了母亲,从此以后孤苦无依,只和小姐相依为命。说起来侍从和小姐年岁相仿,但面对这样的情况,心底觉得无比可怖,但却要比小姐表现得更加镇定。侍从安慰小姐道:
“狂风定知思亲心,
故吹彻夜至天明。
小姐莫要再忧心了。”
小姐继续念道:“
“我身不随狂风去,
天雷何时能停息。
雷声实在太过可怖!”
侍从只觉得轰隆作响的雷声,着实令人感到恐惧,难怪小姐如此害怕,她只得尽力安慰小姐:
“风吹雷响寻常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