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凶恶丛林 >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赈灾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赈灾(1/2)

目录

第二天,天还没亮,负责看守物资的孙勇就找了来,说是

大队部门前,聚集了大量邻村的灾民。

显然昨晚的分粮走漏了风声。

没办法,孙华只得让孙勇去找村长。

孙华来到了大队部,只见那里已经挤满了大人和小孩。

见了孙华,是扑拉拉跪倒了一大片。

这些人,老些孙华都认识。

其中一个中年汉子是隔壁村的。

叫冯泽,和孙华是关系不错的朋友。

孙华连忙将冯泽扶起。

“二哥,这使不得,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

那有哥跪兄弟的。”

“”兄弟,我这一跪,是代表我们村二百多户人家,请求兄弟救命则个?”

“哥,昨晚太晚,我原本打算今天去寻您,商谈这赈灾的

事宜。

俗语说好汉护三邻,我搞到了粮食,怎么会忘了乡

亲们呢?”

冯泽大喜,一颗心落了地。

正说着村长也闻讯赶了过来。

倆人打着招呼。

孙华道:“村长叔,别的咱不说,先安排人做饭,可不要

饿坏了乡亲们!”

村长连忙安排人,寻找能干的妇女来帮忙。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这玉米窝头就蒸好了,一大锅的玉米

粥,肉罐头青菜汤,管够。

望着狼吞虎咽的乡亲们,孙华和村长商议着,先按花名册

分粮,十岁以下的孩子和老人,每人一袋,十岁以上的人到中年人是二袋.....

只能这样安排了,不然的话......

三人商议完毕,村长冯泽就去召集所有的灾民了。

依旧是按照花名册来分粮食,闻讯来的村民是越来越多,

照列是先吃饭,后分粮。

这灾民真不少,还没分完,听到消息的临庄的村民也风闻

而来........

自然是先吃饭,后分粮.......

这临庄叫龙虎庄,这村长叫路明,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

同孙华都是朋友。

分完了粮,临送走这俩位村长。

临走孙华嘱咐道:“两位村长,处理完事务,明早早点来,我有事和这两位村长大人协商。”

村民有了活命的口粮,这俩个人对孙华已经是千恩万谢

了,对孙华自然是言听计从。

家族的会议,人齐了在孙华家举行。

这会议自然有孙家的族长孙礼老爷子主持。

“诸位,我们山东乃至全国发生了少有的灾害,春夏苦

旱,麦苗尽枯,这饥荒已经连绵几年了,各处灾民有数千

万之多,尤其我们山东......

这连绵不绝的自然灾害,产生了无数的饥民,流民,这些

饥民,流民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生活非常悲催。

要知道我们的族上,从宋代一来就是商家大贾,只是得罪了权贵,避难来此,从此沦落了。

可我们的祖先每当遇到自然灾害,都挺身而出。

现在华儿,从东北搞到了大量的粮食,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这赈灾的传统不能丢。

这是人伦。”

家族的人纷纷发表意见。

“各位!”

有一位红脸老者站了起来,孙华一看这位长者是家族中长

辈,叫孙和,是家族中的智者。

“各位,我们何不效仿家族中的贤贤,在村边设置赈灾棚,只要是有灾民路过,我们是管吃管喝,自然救人无数,也是莫大的功德。”

孙华首肯了。

一个青年站了起来,“各位前辈,我哥搞到了大量的粮

食,不如我们搞几个吃食店,为灾民提供吃食,自然也能

活人一片。”

这青年叫孙家,是家族中比较有头脑的人,也是家族中文

化程度最高的人。

这孙家的话语引起了孙华的注意。

一个念头在心底萌动。

家族的人你一言,我一语,提了不少的好建议。

最后商议决定先在村口建立赈灾棚,为路过的灾民提供吃食。

好东西没有,玉米豆子窝头,玉米粥管够。

孙华特意把孙家留下,一番言语下来,孙家很快博得了孙

华的好感。

“哥,这赈灾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你的意思在灾区开饭

店,免费送给那些生活困难的老百姓,无助的老人,流浪

者,拾荒者,这非常不错。

可你想这店能够维持多久?

与其这样开饭店,不如这样,这开饭店不如开俩家,一家

自然是免费的,供应的自然是那些贫民,一家自然是收费

的,供应的是那些能够吃上饭的家庭,比如那些吃商品粮

的,这些人国家都有定量的供应..........

顶多我们不挣莫心钱。

在灾区开饭店,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开了饭店,周济了贫民,又挣了那些有钱人的钱,

还可以安排那些流民就业,对以后家族的发展也是很有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