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粮(1/2)
第十二章运粮
这一来二往,这收集的罐头,可就堆积如山了。
二叔收购的粮食,也堆满了大院仓库。
东北这疙瘩土地肥沃,撒把种子就能长庄稼。
不缺粮。
只要价钱合适,这粮食是大大的有。
救人如救火,孙华决定先运一批粮食回去救救急。
这山东和关东相隔千里,要运粮少不了火车。
兄弟四个骑马一百五十多公里,来到了省城的火车站。
这火车站有通往关内的火车。
在历史上就有商人,每逢秋冬,从东北大批的收粮,然后运往关内。
不过那时候还没火车,靠的是海运。
自有了这火车,就方便多了。
孙华一行,硬着头,来到火车站的站长办公室,拜访了站长。
这火车站的站长姓于,是一个只有一条腿,五十多岁的退伍老人,他的一条腿,留在了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
退伍后,上级安排就在这车站做了站长。
人看上去非常和蔼。
听孙华说想联系车皮,往关内运粮赈灾 ,对孙华是大加赞赏。
连忙将孙华让进了站长值班室,在站长室,亲自为孙华几人泡上了茶水。
俩人唠起了家常。
听罢孙华赈灾的设想,这于站长对孙华的义举,是大大的赞赏。
当机请示了上级领导。
尽管这车皮比较紧张,还是挤出了两个车
皮给孙华。
双方签署了运输协定。
三天后在车站上装货。
至于那运输,这火车站就有专门的运输公司。
一事不烦二主,那从大院往火车站物资的运输,也有着火车站的的运输公司负责了。
于站长特意喊来这运输公司的头头给孙华认识。
这运输公司的头头是个秃头,胖胖的,自我介绍姓于,经攀谈原来是于站长的亲侄子。
孙华与这胖子详谈甚欢,最后也签署了协议。
协议约定,自明天开始,有这胖子的公司开始从大院往车站运输物资。
三天后装车运往关内。
告别了于站长叔侄,兄弟四人走出了火车站办公室。
火车站上人来来往往。
“同志,要不要全国粮票?“
一个獐头鼠目的小伙子道。
“全国粮票?”
孙华心里一动。
“俗语说:“千里不运粮,这千里运粮实在是不方便。
这要有了全国粮票就不一样了,只要是有了这全国粮票,只要是有钱,在全国任何地方都能卖到吃食。
孙华心里一动,将这小伙子拉在旁边。
“兄弟,什么价,你有多少?”
经过讨价还价,孙华买下了这小青年所有的全国粮票。
经过这小青年的指点,孙华从这车站的小摊子,小卖部,买了大量的全国粮票,并嘱咐这些小老板有多少要多少,多多益善。
孙华和这些小老板预订了下次交易的时间。
当然了这些交易以后有兄弟凡尘负责,孙华已经打算随着火车回家乡一趟。
准备停当,第四天,装满两个车皮的粮食和罐头的火车,就从关东出发了,孙华就在火车上押运着物资。
还好,一路上平安无事。
十几天后,这火车来到了山东一个叫周村的古镇。
这周村古城在胶济线上,那里有一个火车站。
这火车站离家乡不远。
这周村火车站,还是一战时,德国人修建的。
孙华一下车,站口就有一大群得到消息的村民,等候在那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