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2)
此情此景,饶是从小便不曾承欢母亲膝下的萧齐见了都难免为之动容,他搀扶着纪母,一步步地慢慢走到了皇后跟前,然后朝皇后行了个礼:“皇嫂。”
纪母抓着他衣袖的手一紧,萧齐轻轻拂开她的手,识趣地避到了一边。
纪母怔了片刻,然后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参见皇后娘娘。”
皇后行动不便,赶忙让侍婢去搀扶,她抓住纪母枯瘦的双手,两行热泪汹涌而出,声音哽咽地喊了一声“娘”。
萧齐也忍不住跟着掉了眼泪,小心地衣袖抹去了。
纪母笑着伸出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抚上了女儿的面庞:“这都六个多月了……怎么娘娘还这般清瘦。”
皇后掏出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泪:“娘,女儿陪娘在宫里逛逛吧。”
侍卫们分别走在最前和最尾,前边有內侍掌灯,后边有宫婢随行,可萧齐还是不放心,仍是小心翼翼地跟着她们。
.
宫里的月儿被彩云遮了半边,祁连山上的月亮却又大又圆。
纪岚予为了能早些办完事回京,所以这些日子一直在拼命赶路,可今天是中秋节,他也不好意思让弟兄们再赶了。反正已经走到了吐蕃境内,离西域已经没多远了。遂让大伙停下来修整了一天,也好一起过个中秋节。
纪岚予并不打算在酒楼驿站凑合,白天带着兄弟们进山猎了许多野味,甚至还有一头牦牛,文官出身的徐钦眼睛都看直了。晚上,将士们在山上升起了篝火,围坐一圈烤肉。
徐钦一边厚着脸皮吃纪岚予烤的羊腿吃得满嘴流油,一边不忘拍个马屁:“侯爷这手艺真是绝了,都说君子远庖厨,咱们侯爷可真是论相貌上得了厅堂,论手艺下得了厨房,拼谋略辩得过状元郎,斗武力打得出漂亮仗。”
纪岚予被他这口若悬河的架势吓得一口兔肉噎在了喉咙口,呛得喝了好几口酒才顺过来。
“侯爷怎么不尝尝这牛羊肉?”徐钦一边抹着嘴上的油,一边又对着一串烤牛筋放出了期待的目光。
一旁的扶兰道:“徐大人有所不知,我们侯爷自小就不喜味重的吃食,平日饮食以素食为主,肉食也只爱味淡的兔肉和鸭肉。”
拾竹则道:“可襄王爷过门后,侯府顿顿都是荤腥,不是鱼虾就是蟹蚌,咱们也算是跟着王爷沾了点口福。”
纪岚予慢慢啃着手里的兔子腿,小口小口的饮着鹿茸酒,默不作声。
他抬头看了看月亮,许是因为地处高山,就像是离天空近了一步似的,连月亮都比皇都的大,空气也格外清新,只是有点冷,不知道萧齐在侯府里好不好。虽然他已经将萧齐爱吃的那些菜都教给了梅香、菊韵,只是不知道萧齐吃不吃得惯她们的手艺。
扶兰和拾竹是随侍纪岚予左右的两小厮,与家里的两个大丫头梅香菊韵正好凑成一个“梅兰竹菊”。
“王爷真是好福气,”徐钦把自己的脸吃成了一张花猫皮,“不过我倒真没看出来侯爷竟是喜欢清淡口味的,原以为侯爷这等征战沙场的大将军,也是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呢。”
将士们酒足饭饱,便有人带头开始起哄:“侯爷如今是有所思有所慕了,徐大人虚长了侯爷三岁,如今竟还是光棍一根。”
将士们哄笑一团。
这句“有所思有所慕”,说得纪岚予心里一阵柔软。
徐钦的花猫脸登时染了霞色:“小兔崽子,真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敢拿本官做笑话了。这手头的公务一天到晚的都处理不完,哪还有时间去觅得什么花前月下,要是本官也能有圣上指婚,哪还至于为娶不上媳妇发愁。”
另一将士又起哄道:“皇都不是还有一个八王爷正值婚龄么,听说还是个弱柳扶风的病西施,深居王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虽说大伙都没见过,不过且看襄亲王那样貌,八王爷想必不会差到哪去,徐大人不如去求圣上将八王爷指给您,您还能和咱侯爷做个姻亲呢。”
徐钦一听要他娶那病秧子,酒都给吓醒了三分,连连摆手道:“最难消受美人恩,我可没侯爷那样的福气,圣上的亲弟弟可不是谁想娶谁娶的。”
纪岚予看着他们哄闹,也不恼,只觉得萧齐不在身边,这般热闹也让他觉得清冷得很。
.
萧齐护送皇后母女一直到凤禧宫门口,纪母依依不舍地攥着皇后的手:“娘娘是有身子的人,可不敢再这样劳累,今日走的这几圈够远,娘娘回去定要好好歇着。”
皇后哽声道:“娘说得哪里话,女儿一年都不见娘一回,只想多陪陪娘。”
纪母还是狠了狠心,先松开了手,又跪了下去:“老身告退,愿娘娘万安万福,平安诞下龙嗣。”
皇后还想再去搀扶,被一旁得了萧齐眼色的宫婢拉住了。
萧齐扶着纪母起身,对皇后道:“皇嫂放心,臣弟一定会好好照顾母亲,皇嫂千万保重身体。”
二人转身走向备好的马车前,萧齐亲自扶着纪母上了车。
马车缓缓向宫外驶去,萧齐听见身后,皇后高声哭喊了一句:“娘,女儿不孝!”
车里的纪母抓紧了萧齐的衣袖,混浊的双目竟也淌下了泪水。
萧齐听见,她轻声唤了句:“小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