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2)
姜绮凝一个人闷在屋子里觉得无聊,就来书房走走。满目的书卷浩瀚如烟,汗牛充栋,可见英国公生前也是极爱读书之人。
姜庭焕虽然只有八岁,但脑袋伶俐,活泼好动,性子与姜绮凝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之别。这位平日不愿迈出闺门半步的姐姐突然来了书房,还一声不吭的,吓了姜庭焕一跳。
姜绮凝低头打量着散落一地的书:“梁武帝的《棋评要略》,本朝的《四子谱》,你看这些做什么?”
姜庭焕抓抓脑袋:“随便看看,二姐姐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他还是按着年龄叫她二姐姐,姜绮凝自然不会跟个小孩子计较,转头在书架上找了起来。
书架上摆的多是兵书经书,有好些已经被翻旧了,几乎已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随手拿下一本,里头满满的都是批注,字迹隽永有力,自有一番风骨。
这些都是英国公姜维桢的遗物,他一死,开国十国公便真的后继无人,只剩下些颓靡酣嬉之辈了。
姜绮凝有些感慨,一一看过去,手指忽地一顿,抽下一本书来。
这本书并无与众不同之处,甚至显得格外破旧,手抄的字迹也有好几处模糊了,与批注混在一块,更是叫人看得眼睛疼。
书的封皮还是完整的,但只有半卷,叫做《望山公五略》,此外别无作者的任何信息。
可就是这本平平无奇的书,叫姜绮凝鼻子一酸,竟有想哭的冲动。
这书本是父亲总结反省所用,后来又誊写了一份送与友人,原稿在那天晚上和车马一起翻下了悬崖,本以为世上再无此书,如今竟出现在了一位国公爷的书房内,想来应该是送给友人的那份。除了惊叹天意巧合,她心中还有一股难以言表的、仿佛得遇知己的欣悦。
如果父亲还在的话,看到自己毕生心血被他人奉若珍宝,反复翻看做注,他定然十分欣慰。英国公也是年轻有为的一代名将,如果两人相遇,说不定还能成为知己。
她将书抽出,问道:“这书有下卷吗?”
姜庭焕瞅了一眼——《望山公五略》?没听过,遂摇了摇头。
姜绮凝哦一声,看上去有些失望。姜庭焕自她进来起便有些坐不住了,他兀自挣扎了许久,才摇摆不定地又喊了姜绮凝一声:“二姐姐,你懂棋艺吗?”
姜绮凝微微一愣,目光在他面前棋盘上掠过:“你是在解残局?”
“嗯。大姐姐和三姐姐那我都问过了,可她们也不知道。”姜庭焕和她不亲,这会向她求助,多少有些羞涩。
此事的缘由说起来也没那么复杂,不过是书院几个同学之间的较量而已。起先是一个好博弈的公子哥先出题考量众人,闲着也是闲着,众人便纷纷应了较量,可渐渐地,参与的人多了,棋局也逐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轮到姜庭焕之前,便有不少人纷纷败下阵。
姜庭焕也不是什么神童,可他好面子,不想当场放弃,便借口回家琢磨,在书房翻了一整天的棋谱,抓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姜绮凝是他最后一线希望了。
她专注地盯着棋盘,没过片刻,两根青葱手指便夹着白子落下:“唔,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