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难眠(1/2)
古辞沉默地看着案上那只锦盒,不安像投湖之石,即使沉没后湖面恢复平静,那石头也终究是在的。
这东西是怨骨,孤魂野鬼含冤而死,在深山里待了数十年也洗不尽它裹挟的怨气。
祝师之名里虽只有一“祝”字,但他们的能力却被称做“祝咒之术”。祝咒一词一分为二,祝予福、咒予祸。
大多咒术都涉及到各种怨畏诡谲之物,这种生前杀戮深重死时形容惨烈的遗骨,做咒术之引尤能发挥其凶恶。
他们现在下榻于蜀地都会泷城的一家客栈里,这是一间套房似的宽敞上房,李行和古辞住在一块。李行回来之后梳洗了一番就坐在案前看书,古辞无处可去,只能缩在角落里发呆,然后脑海里翻江倒海。
李行有什么要用到咒术的地方吗?本纪里是没有的,他可是屠尽天下祝师之人。想不通,古辞不知不觉有打起了盹。
第二天他们一道吃早饭的时候,一张帖子被衷返交到了李行手上。
烫金的锦绣小楷写着“镇西候顾成余拜 故友俞吞墨亲启”。
李行只粗略看了一眼便放到了一旁,然后对古辞说:“先生,午后同我一起去趟镇西候府可好?。”
古辞当然不想去,可他现在的名头好歹也是大国师。皇帝都去了他一个小国师还能说不?
于是他就点了头。
镇西候镇的是西南边境一带不大开化的蛮族,他们的住地虽然已归成国管辖,但大多数人都以族群为界画地而居,互不相通互不认同。大小摩擦时常爆发,于是便有了带着两万驻军的镇西候。
后来明理大长公主下嫁蜀地,又带来了近万兵力。如今的镇西候顾成余则是老侯爷和明理大长公主的独子。顾成余率领的镇西军也是当年攻郑之战中的中流砥柱。
只不过本纪里这人死得很早,他自幼身体欠佳,军旅生活磨人蚀骨,南北一统后没几年人就没了。顾家也没有其他人,镇西军的兵权就被李行收回了朝廷。
镇西候府还挺质朴的,甚至没有他们下榻的客栈来的华丽。老管家引着他们一路走入主室,镇西候已经在厅堂上等候多时。
“臣顾成余拜见陛下。”主座上的人走了下来朝李行行了大礼。
镇西候的身架很大,一身面圣的礼服他却撑不起来,实在是太过消瘦了。大骨头支楞着清瘦的皮囊,面颊内凹眼窝深陷,眉宇间还有些青灰气。
李行迎上去将他扶起来:“你身子骨不好,还这样大费周章地做什么。咱们都是战场拼杀的兄弟,哪儿来这么多繁文缛节。再说了左右算起来,朕还得叫你一声小叔呢。”
顾成余豪爽地笑了,居然扫去了不少那一身显而易见的死气:“哈哈,我这不是这么多年没见过你了吗。我府里人少,平常也没什么往来亲密的人。好不容易把你这皇帝侄子盼来了,一激动自然就好生准备了。”
“行了,别说些有的没的。”李行笑着摆摆手。
古辞还是第一次看到李行在他人面前如此坦然地露出笑容。
“这位是前段时间新出任的大国师,古辞。”李行把一旁充当空气的古辞推了出来。
“见过国师大人。”
“见过候爷。”古辞有样学样地回了一个礼。
“这次来蜀地也不为别的,”在李行示意王阔达拿出了一只匣子,里头放了几只精美的瓷器,“这些东西你看看呢。”
顾成余拿了一只出来,不肖细看便知道这些东西出自他们顾氏的宗祠——上头有顾家族徽。
“前段时间西山的陵寝糟了贼,没想到东西都流到京城去了。”顾成余将东西放回了匣子里,“不过你不会只为了把这些东西送回来就千里迢迢跑着一趟吧。”
“西山陵寝,具体该说是明理大长公主的陵寝?”李行问。
“正是。”
“我要下一趟公主陵。”李行非常淡然而严肃道。
古辞不禁侧目,刚扒了孤魂野鬼的坟,现在又要下人祖坟!这难道是邪帝本纪之鬼吹灯?然后他看见顾成余的脸色瞬间变黑。
顾成余还没开口,李行继续道:“当年明理姑奶奶下嫁老侯爷的时候,皇爷爷也就是成昭帝曾予她一件神物陪嫁,她下葬后这件东西又随她入了陵寝。”
“成余,此物关乎国运。那凤无九天的祥瑞之相,想必你也不是不知道。近日大成各地异象频发,必得有所对应不可。传说那神物乃大成龙脉逆鳞所化,当年我大成南北分离龙脉断绝时,逆鳞分崩离析化作数枚磐石散于四境。”
顾成余:“等等,你是说我母亲随葬之物中有着所谓的‘逆鳞磐石’?”
李行略一颔首。
“这不可能!母亲入葬由我一手打点,墓室之门也是我亲手封的。根本不存在这种东西,皇帝陛下,你可不要用这种故弄玄虚的‘莫须有’,去扰亡母安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