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2)
“皇上那性子你也知道的,长**是他的忌讳,既然那桂城不得用,就换了吧,省的再生什么事端。还有那些到了年纪的宫女,愿意走的就都放了,再招些新的进来。”
得到了太后的支持,阿武心里也有了底。太后瞧着她事忙,便不多留她,阿武福了一礼,退出正殿。一抬眼,就瞧见明珠格格正站在宫门外等她。
“怎么没回去?有事找我?”阿武走近夏紫薇,笑着问道。
“是有一事想求皇额娘恩典。”
阿武与她一边走着一边说话。“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紫薇想请皇额娘答应让金锁出宫一趟。”
“出宫?做什么?”
“紫薇进宫已有数月,当初来京城盘缠用尽,幸得柳青柳红一对兄妹收留,我想让金锁出宫去看望他们。他们生活不易,我备了几两薄银让金锁送去。”
“原来如此。这兄妹二人是做什么营生的?”
“这兄妹二人自幼失祜,又习得些功夫,与小燕子在天桥卖艺为生。”
阿武点点头。“那柳青柳红住在何处?”
“在西城狗尾巴胡同一个大杂院里。”
阿武听罢,回头吩咐道。“冬青,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冬青点头应下。
夏紫薇倒没想到阿武痛快地答应了,急忙道谢。“多谢皇额娘恩典。”
阿武拉起她,笑道。“出去可以,但是得守规矩,宫门关闭之前须得回来。”
“是,紫薇明白。”
阿武想了想,又问道。“紫薇,你来宫里也有些日子了,可觉得闷?”
夏紫薇琢磨了一下,说不闷那是骗人的,光是各种规矩都要闷死人,可当着皇后娘娘的面,她怎么好说出口。
阿武自然看穿了她的小心思,便说道。“逢年过节,西山的清凉寺香火可盛了,你若是得空,可以去拜一拜上柱香。”
夏紫薇瞧向皇后娘娘,略有些惊讶。
“不过得注意安全,最好有侍卫陪着。”
“是。紫薇记下了。”
慈宁宫与坤宁宫之间尚有些距离,夏紫薇知道皇后娘娘事务繁忙,不敢耽搁她太久,便请她登上肩舆。
阿武也不愿她多走劳累,只得坐上肩舆先行一步,想着等忙完眼前的事再去看她。
回到撷芳殿,夏紫薇换了身常服,吩咐金锁道。“你去膳房看看,装几盒糕点,再去拿几匹粗布,明**便出宫给柳青他们送去。晚膳之后记着去坤宁宫找冬青,出宫事宜听她安排就是。”
金锁应了,转身出去准备。夏紫薇在案前复习这几日的课业。满文学起来还是有些难度,并不像汉文是成形的文字,满文是以音韵为字,难读也难写。宫里自雍正起便普及白话,满语和蒙语也很少说了,只有在书写奏章和圣旨的时候会用满汉两种语言,密折甚至只用满文书写,以防泄密。
连翘和文媛也不闲着,忙完了各自的活计,便乖乖在一旁习字。林嬷嬷进来看到,便觉好笑,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连平日里跳脱的连翘这几日都越发稳重了起来。虽说宫里不许宫女识字,但撷芳殿这位主子经纶满腹,琴棋书画皆精,连皇后娘娘都青眼有加,她也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教两个丫头不要出去卖弄罢了。
用过晚膳,金锁去坤宁宫找冬青,瞧见皇后娘娘还在正殿听内务府太监总管回话,连晚膳都还没用,心里嘀咕着,这皇后娘娘真是不好当啊,要管这一宫的妃嫔皇子还有宫人,今儿两位主子闹脾气了明儿格格阿哥生病了,皇后娘娘少不得都要操心。
她站在殿外也不敢进去,只得默默等着。约莫一刻钟的功夫,小宫女要进去换茶,便问她。
“这不是明珠格格身边的人吗?你可是要见皇后娘娘?”
金锁连忙摇头。“奴婢是来找冬青姐姐的。可否劳烦姐姐通传一下。”
“冬青姐姐在里面陪着皇后娘娘呢,你且先等一等。”说罢,小宫女捧着茶壶进了殿内。
好在不多时,管事太监退出了正殿,小宫女进去通传,冬青闻言走了出来。
“金锁妹妹久等了。”
“冬青姐姐,我家格格打发我明日出宫去,让我来问问姐姐。”
冬青拿出一块腰牌递给她。
“这腰牌你收好,可千万别丢了。明日寅时来这里,来喜带你出去,切记早去早回,别误了时辰,等宫门落锁,你可就进不来了。”
金锁一一记下。“谢谢冬青姐姐。”
“不用客气。明珠格格这几日可还好?”
“托皇后娘娘的福,格格这几日身子好多了。”
“那就好。格格喜静,可是总闷在书斋里也不益于养病,你们可要时常劝格格出来走动走动,别闷坏了。”
“冬青姐姐说的是。”
第二日金锁换了一身粗布袍子,准时到了坤宁宫,就瞧见宫门前蹲着一个人。
正是小太监来喜,身上不是往日的深蓝色太监服,而是藏青色的粗布褂子,金锁一时没认出来。
“金锁姑娘,你来了。”
“来喜公公久等了。”
“叫我来喜就行。”来喜笑呵呵地接过金锁手里的包裹。“咱走吧。”
二人一路往宫门方向行去。这时节各宫主子都要起了,宫人也脚步匆匆行走在宫道上。行到宫门处,宫门已经开启,往宫里运送补给的骡车驴车在宫门口排起了长队。
来喜走到一辆骡车旁,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太监跳下车给来喜行礼。
“小顺子,这是明珠格格身边的金锁姑娘。皇后娘娘让我带她出去办事,你小子可麻利些。”来喜将金锁手里拿的包裹递给小顺子,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