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1/2)
贾母都开口了, 邢夫人自然不敢耽搁, 连忙推迎春上前扶贾母往园子里去。贾赦这后花园占地四十余亩, 除去拙园的十五亩,还有超过二十五亩的大花园子, 如今就住了迎春和惜春两个。
对于迎春和惜春两个来说,已经是贾赦这边十分重视她们了。迎春长这么大,都没有自己的独立小院儿,之前一直是住在贾母园子里的后罩房里,不但跟探春隔壁, 还只有两间屋子, 多数时候连园子里的粗使婆子都使唤不动。
反而来到贾赦这边,不但邢夫人在自己的院子给这对姐妹分别留了东西厢房, 就是这后花园里也有她们独立的院子,虽然都是一进的,却有独立的院门、院墙,大大小小一共十余间屋子,小院子里还有独立的花园。
迎春对此十分满意,她现在,想去邢夫人那边住就去邢夫人那边住,想回后花园住就回后花园住。
惜春更是如此。虽然她生而丧母,可是邢夫人喜欢她, 经常把她抱在怀里。有邢夫人宠着, 下面的人也不敢跟她拿大, 她甚至觉得比当初在宁国府里的时候还自在些。
迎春和惜春对目前的生活十分满意, 可不想,史湘云听说这座花园总共不过四十余亩的时候,直接说了一句:“这园子可真精致。”
就差没直接说小了。
薛宝钗的眼神闪了闪。
贾宝玉却没理会,而是跑到前面,摸着一块福字碑,道:“这三多岩就是因为这个福字而得名的吧?”
王夫人大奇:“宝玉,你又胡说了!”
贾宝玉道:“太太,我可没胡说,您看这福字,这左半边像不像多字?然后是右半边,分别是子、田、寿,合起来不就是多子多田多寿吗?多子多田多寿是为福,这份巧思,可真正难得。”
贾母道:“可不是巧,这碑是谁写的?回头请他也给我们写一个。”
放在省亲别墅里正好。
邢夫人道:“太夫人,这字是我们太爷写的呢。”
听邢夫人叫她太夫人,贾母都愣了一下,半天才反应过来,太夫人叫的是她,太爷指的是贾赦。
贾母好没意思,道:“我还以为,老大荒唐了这些年,早就把小时候学的都丢尽了。”
薛姨妈道:“真真想不到,大老爷还有这等本事。”
薛姨妈是王夫人的妹妹,自然是跟着王夫人叫人。
王熙凤这才道:“难道薛姨奶奶忘记了不曾,我们太爷曾经做过老义忠亲王的伴读。因为老义忠亲王坏了事儿,这才灰了心,不在过问世事。若论教养,我们太爷当年可是在宫里跟着诸位皇子一起读的书,别的且不说,这字难道会差了?”
王夫人道:“凤丫头,你怎么也叫起姨奶奶来了?”
王熙凤道:“我既然嫁过来,自然是按照这边的规矩行事。二老太太,难道我还错了?”
贾元春封妃,王夫人狐假虎威,地位丕变,已经多日不曾有人跟她这么说话了,当时就愣了一下。
不想,不等她发作,贾母已经先道:“不错,女子出嫁之后便是夫家的人了,自当应该遵守夫家的规矩。”
贾宝玉笑道:“老太太,大老爷这园子好,清幽,这三多岩上的苔痕或浓或淡,似乎不是一日之功。凤姐姐,你可知道缘故?”
“这三多岩是我们搬进来前就有的,就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儿,因为我们太爷提了个福字,因此才被叫做三多岩。它本是用太湖石砌的,上头藏着两个大大的平安缸,又埋了两根管子,因此就是夏日里,这三多岩上依旧是层层叠叠的青苔,是夏日里纳凉的好所在。因着你二姐姐四妹妹搬进来了,我们太爷这才不往这里来了。以前太爷最喜欢在这前头的池子边垂钓。”
贾宝玉听说,立刻往前跑,要看池子看锦鲤。
史湘云跟了果然,然后叫了一声:“凤姐姐,这池子怎么是这么个颜色?”
只见那水一点都不通透,反而绿绿的,也不见里面有什么鱼。
薛宝钗连忙告诉她:“云妹妹,京里的规矩便是如此,不是随便什么人家都能有活水的。本朝开国至今,除了皇家行宫、各处王府,也只有开国八公的府邸有活水罢了。”
这也是贾家显赫的又一层佐证。
按照国法,各家打井不需要皇帝批复,但是各家修花园引活水就需要皇帝的批复,因此别说寻常百姓家,就是一般的文武官员,家里的后花园里基本只有死水。偏偏当年的荣国府跟宁国府会芳园一样,后花园里都是活水,以至于在贾宝玉的印象里,正经的宅子就应该带活水的。
赖家的宅子大,后花园也大,却也没有活水。不过这次不同了,这次贾政家修省亲别墅,皇帝就批了,允许省亲别墅里引活水。又加深了贾宝玉的这一印象。
在薛宝钗开口之前,他完全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一条国法。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穿过了三多岩,经过了碧波池,来到了迎春的院子。还没进门,就看见院子里女萝妖娆,缠满了庭院中央偏右的六角凉亭,边上一株高大的荼蘼,花瓣飘飞,如诗如歌,地上的花圃里蔷薇、玫瑰、宝相……各色花儿争奇斗艳。
贾宝玉一见这院子就高叫道:“好香啊~!”
他喜欢。
史湘云早就拉了他跑前头去了。
贾母扶着迎春的手,走进来,左右一看,只见上头正房三间,左右各带两间耳房。东厢房也是三间,而西厢房则被改成了花厅,另有抄手游廊相连,廊下还挂着各色吊兰。
贾母满意地点点头,道:“这屋子还使得。”
等进了迎春的屋子,贾母就更加满意了。
只见三间屋子不曾完全隔断,配着天青色如烟似霞的帐幔,更加明亮。东面的书房里,靠着北墙满满一架子的书,还挂着大小两面琴。博古架上各色玩器琳琅满目。屋子角落里的几座高几上的定窑细瓷花瓶配上不同的花艺,更添了三分雅致。
探春一见这屋子,连忙推贾宝玉:“看,被比下去了。”
贾宝玉的屋子哪里有这许多书?不是贾政王夫人舍不得给他预备,而是贾宝玉自己不喜欢。除了四书和那些杂书,包括四书集注之类的书籍他都不喜欢。因此,杂书贾政王夫人绝对不会提供,而他又恨不得把四书集注之类的书全部烧了,使得他那书架上的书格外少。
贾宝玉不曾见过林黛玉在林家的书房,可是看到贾迎春这屋子就坐不住了。
看着贾宝玉的模样,王夫人心里就有气。
她也不管用小托盘奉茶的迎春,开口便是:“这是二丫头的屋子?该不会是琮哥儿的屋子吧?”
邢夫人一滞,王熙凤已经抢着道:“二老太太,不止妹妹的屋子如此,四妹妹的屋子也是一般。你去看我那两个孩子,才多大,我们太爷就已经预备起来了。我们太爷说了,我们家的姑娘就应该跟男儿一样多读书。只是我那两个孩子太小,那些书呀,都偏饶了我了。只可惜,斗大的字我就认得几箩筐,一本书,我竟然是一年都读不完呢。”
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王夫人道:“这是林家的规矩吧?你公爹也真是的,处处学林家。”
邢夫人道:“若不是因为林家好,当年老公爷又为何在那满京城的青年才俊之中偏偏挑中了林姑老爷?”
贾母听说,也笑了起来。
是啊,跟贾敏这样,嫁过去一二十年都没有生养,换成别人家里,怕是要以无子之名休妻了,就是不休妻也会抬妾。可是林如海呢?他仅有的那几个妾也是贾敏安排的,到头来还是跟妻子生,而不是跟那些姬妾生。
只这一点,就比别人强。
贾母高兴,王夫人和薛姨妈就不高兴了。
王夫人道:“妹妹什么都好,就是子嗣上让人发愁。对了,我记得林家几代单传,该不会是……”
贾母立刻阴沉下来。
王熙凤道:“二老太太怎么说起这个来了?姑妈当年跟我可不同。我们爷好歹是在定州,要回来半天功夫就够了。可当年姑妈跟林姑老爷却是一个在京里伺候公婆,一个在外头做官,一个天南一个地北,这叫姑妈怎么生孩子?”
如果那时候贾敏怀孕了,那才是两家的脸面都丢尽了,贾家的姑娘也别想见人了。
贾母听说,笑了:“正是这话!他们林家的男儿有出息,却免不了夫妻分离,因此子嗣来得也晚,这是没办法的事儿。老二媳妇是没有吃过这个苦,所以不知道。”
王夫人脸色一木,望向贾母的时候,却见贾母低头吃茶,仿佛无事一般。
在贾迎春这边坐了一会儿,又往惜春的屋子里来。这座院子距离迎春的屋子不远,五间带着卷棚的清厦,屋子甚是阔朗,外面也种了许多奇花异草,攀着院子里的太湖石越发青翠可爱,西墙一带还搭了架子,种了许多石莲花。有的是单单掌心那么的一朵,种在巴掌大的浅蓝色粗陶碗里,有的却是一片,种在酱色的粗陶盆儿里。
那些粗陶也就罢了,可是那些石莲花,不但有型,还茂盛,个个精巧玲珑,十分招人喜欢。
贾母一见这些石莲花就笑:“这石莲花现在还罢了,过些日子天气热起来了,就要收起来,也不能浇水,会坏。也亏得上面有棚,若是经了雨,怕是也走了样儿了。”
惜春笑道:“真叫太夫人给说中了。这石莲花怪着呢!好好的泥土它不爱,偏爱那蜂窝煤烧过的渣子。别的花花草草都爱水,它却怕水得很。这两年我也不知道种坏了多少,还是凤姐姐一点一点地教了我,这才有了这些。”
贾母道:“我原以为是你自己学着种的,不想是凤丫头教你的。我记得旧年京里也风行过一阵子。那个时候,凤丫头约莫跟你一般大吧。只是不知她也爱石莲花。”
薛姨妈道:“看老太太说的,我们小时候何尝不曾摆弄过这些,只是后来嫁了人,不得闲罢了。”
贾母没说话。
贾宝玉却已经窜到了那架子前,左看看右看看,笑道:“咦,这些陶盆倒是有趣,不像是外面买的。”
史湘云奇道:“这是什么缘故?”
贾宝玉答道:“因为粗陶多是百姓人家日常所用,因此不会上色。那种酱色的才是本色,可是这浅蓝的却是特特上了色的。”
这不是花钱能买到的。除非是定做的。
惜春答道:“这些陶盆是我自己做的。”
“自,自己做的?”
贾宝玉傻眼了。
惜春道:“是啊。琏二哥哥家有窑,顺手给我烧些小玩意儿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薛宝钗吃惊得瞪大了眼睛。
薛姨妈道:“琏儿果然能干。”
邢夫人道:“是啊。我们太爷到底上了年纪,这祭田之类的,还能亲自操劳,别的却不能够了。因此这府里的户帖早就交给了琏儿。给家里置办田地产业,也都是他的事儿。”
听得李纨心中一动。
当初议亲的时候都说贾珠好,贾琏多有不如。可是谁想到,贾珠如今竟然成了废人,而贾琏却已经能顶立门户了呢。
一行人因着这石莲花在外面逗留许久方才进屋。
进了屋,贾宝玉第一时间就往东看,只见跟迎春那边一样靠北也是一座大大的堆得满满的书架,可是临窗这边却是一张大书案,上面排整整齐齐地排着三排笔筒,什么头号排笔二号排笔三号排笔,什么大染中染小染,还有大南蟹爪小蟹爪须眉大著色小著色开面柳条担笔,各种画画能用的笔都齐全了,把那些笔筒插得满满当当,还有各色粗瓷碟子盛着各色颜料,摆了满满一桌子。
地下还摆着个风炉子,
明面儿上的东西就这么多,那柜子里又收着多少东西,就越发不好说了。
看到惜春的屋子,贾母更加满意。
惜春到底是宁国府的大小姐,是贾珍的胞妹。如果怠慢了她,贾母脸上也不好看。如今在惜春的爱好上,贾赦邢夫人都这么舍得,可见这孩子过得不错。
出了惜春的屋子,不多远就是积翠台,这积翠台背靠着一片竹林,面向福池,却是夏日纳凉的好所在。
这会儿积翠台上已经摆上了饭,却是一色的高几,每张高几上都是两个攒盒,攒盒里面却是按着个人的喜好盛着个人爱吃的。
别的也就罢了,无论是贾母还是贾宝玉,对那炸冰糕给予了高度评价。
无他,新奇。
贾母原本看那炸冰糕油腻腻的,不喜欢,不想贾宝玉强力推荐,她尝了一口,吃了一惊:
“这东西,我以为它是烫的,怎知道它竟然是冰的?”
王熙凤笑道:“不过是孙媳妇闲着没事儿瞎琢磨的。就是想在太夫人跟前讨个巧,因此才上了这个。不过这东西,到底又油又冰,偶尔尝个滋味也就罢了。倒是这面点汤,还有一点意思,太夫人不妨尝尝看。”
贾母低头一看,只见是一碗小莲蓬小荷叶的汤。
她立刻叫了自己的大丫头:“琥珀,你看看这是什么?”
贾母外出作客,心腹大丫头鸳鸯自然是留下来看家,跟着她出门的,往往是同为一等却要次一些的琥珀等人。
琥珀呀地一声,道:“老太太,这是染了色的面团用模子印出来的小莲蓬小荷叶的面点,好生精致。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真的呢。”
她虽然是个丫头,碗莲却是见过的。
贾母笑道:“这一定是凤丫头想出来的。”
邢夫人道:“可不是她。说起来,凤丫头很该打几下。我原说,她既然养好了身子应该学管家了,结果她偏躲懒,还拿着她妹妹说事儿!说我们迎丫头今年十三,来年就是十四了,这一样样的都应该学起来,将来也好议亲。道理是一套一套的,愣是把我说糊涂了。直到回到屋里才反应过来!你说这孩子!这玲珑心思都跟我耍心眼子躲懒去了!”
说得贾母也笑了起来。
贾母道:“凤丫头原没有说错。二丫头今年也十三了,是该相看的年纪了。”又叹道:“我记得二丫头刚落地的时候,就这么大,跟个小猫崽子一般,生得也弱。宝玉出生前,我那院子里除了娘娘就她了。她也乖巧,打小就知道礼让姐姐,爱护下面的弟弟妹妹。一转眼,她也到了这个年纪,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王熙凤笑道:“看太夫人说的。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儿,您都是我们家的老封君。将来妹妹生了孩子,不一样还要孝敬您的?”
惹得贾母笑骂道:“方才还说你知礼呢!现在又浑说了!二丫头嫁出去便是别人家的人了,就是要孝敬,她也会有婆婆太婆婆孝敬。倒是你这个惯会躲懒的,很该学学怎么孝敬婆母。”
惹得王熙凤拉上了声音,道:“太夫人~!我一直很孝顺。”
贾母又笑起来。
她道:“对了,老大媳妇,关于二丫头的婚事,你们可要抓紧。”
贾母这么说,立刻惹了两个人。
当初送贾元春进宫的时候,王夫人就暗戳戳地盘算着,万一元春生不出孩子来,就让迎春进宫借腹生子。这事儿贾政还特特回了贾母的。
不想,贾赦竟然会有闹着分家出宗的事儿。如今,贾赦都已经出宗了,元春自然就借不了迎春的肚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