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思远 > 第24章

第24章(2/2)

目录

丁娇娘的轿子本就离萧思远很近,这会儿听到动静,也急匆匆赶过来。

萧思远闭着眼睛,眉头紧蹙,连呼吸都时快时慢,时粗时浅。

陈继乾的脸色瞬间变得比躺着的人还难看。江阳城内他曾经无数次亲眼看着萧思远与死亡擦肩而过。

他握住萧思远的肩头摇晃:“萧思远,你醒醒,思远,思远!”他不敢重握,生怕让躺着的人难受,可他又盼着疼痛能让他清醒。

突然,萧思远冲着他快速眨动了一下眼睛,陈继乾呼吸一滞。他恨不得一拳捶死这个王八蛋,装死为什么要装这么像。

但他还是故作镇定地对身旁人说:“萧思远身负重伤,又经长途跋涉,此时精力耗尽,直接送到定国公府吧。切记,闭门静养,过几个月再出来吧。”

说罢,他看了身边的丁娇娘一眼,说道:“丁姑娘是代兄进京,是朝廷的有功之臣,驿馆那边叮嘱好,切莫慢待。”

身旁随侍的人松了一口气,他们正不知道如何安置这位丁姑娘,是入宫,是进定国公府还是……这下太子金口玉言,事情也算尘埃落定。

同时,也没人敢质疑为啥太子殿下突然成了大夫,望闻问切,只望了一眼就能看出这么多病症。

回京头天这么闹了一场,宫学萧思远自然是不必去了。程太傅不知是乐见他不入宫祸害其他人还是真可怜他九死一生,惨兮兮地只剩半条命,总之,回京后的多月,真没人来打搅他。

一个年节过得也不太舒心,京中繁文缛节太多,他不得不被拉壮丁出来充当门面。

新春易逝,鞭炮味儿还没散尽,年就过去了。

起初,他还能老老实实在府中待着。

等胳膊腿行动自如后,萧思远就偷偷摸摸在市井坊间瞎晃荡。直到北境传来消息,西夏王终于愿意和朝廷和谈。

礼部开始筹备迎接使团的一应事宜,陈玄清请辞宫学主教一职,陈启斟酌再三,直接命人裁撤了宫学。

宫学生依照平日考绩释褐授官,萧思远这样的自然排除在外。

春寒料峭,西夏使团就已上路,负责戍卫的是西北萧家军精锐一支,同时,萧胜行也将一同入京。

萧思远一听自家老子要回京,整日散漫的心也被迫收了收,装模作样读起书来。

望江楼视野宽阔,正对东城门。

陈继乾右手扣在窗子上,就着一杯温热的惠泉酒,看着东城门拖的极长的车队,终于走过最后一辆车。

他轻缓地将杯子放在桌子上,杯桌相击,发出一声极其利索干脆地落定声。

陈琳见他还要再饮,忙劝道:“公子,时辰不早了,家里要是

知道您自己跑出来了,还指不定怎样着急呐?”

“今日是亲弟弟出门的好日子,虽说明旨晓谕不让送行,可我总要看着他真正出了门,这颗心才能落下来。”

他脸上是超越年龄的沉重,语气似是自嘲,似是安慰。陈琳也知道今天这个日子是这位最难熬的一天,因此也不敢深劝。

街上人声鼎沸,喧哗热闹,陈琳尽职地守在一旁。

陈继乾信步来到大街上,日头很好,是连日阴雨后的第一个晴日。也不知是老天在怜惜即将长途奔波的齐王,还是在庆祝自己得偿所愿。

陈继乾冷眼看着京中众人或弹冠相庆,喜气盈腮,或战战兢兢,奔走勾连。人人都以为这次齐王母子勾结外臣,谋反作乱,终于触碰到了皇帝的底线。

可陈继乾却在皇帝暴躁的怒火中看见了几分以退为进。

这件事里,皇帝有真动气的地方,一个江西提督就能割据一方,真当天高皇帝远自己能做土皇帝了不成。楚孟达死的早了一步,否则枭首凌迟非得送他一样。

可在陈承乾这里,他是插手,或者阴谋弄了些什么,可他却从未真心反过自己亲爹。就这一点,足够陈启担待他一百次。

陈启作风强悍,对兵权更是强硬。大周八大世家,在他这一朝就毁了三个。这一次,楚孟达不臣之心昭昭,兵部以此为契机,推开了“壬戌改制”的大幕。江南军中百余人被下狱,革职,流放,斩首,抄家,天子一怒虽未流血漂橹,但肃杀之气足以震荡整个朝野。

至于靖南军未得诏令就出兵的事,陈启自然大动肝火,火速派人彻查。

彻查刚开始,靖南王府的自陈信就来了,靖南王在信中不可谓不痛心疾首,诚惶诚恐,明言将重罚涉事的将领。

兵部给出的结论是,太子求救信抵达,军中斥候核实,事从权益,靖南军出兵。

一个事从权益将这个事情定案了,我们不是听什么旁人的指令私自出兵,只是储君有难,求救信都送来了,不出去还是人吗?

江阳城一事被有心人附会,现在都便传太子殿下和萧家的萧思远是如何的临危不惧,是如何救民水火,如何恩义天下,再加上赵王爷又姿态做足,朝廷如果再揪着不放,岂不是不仁不义。

皇帝虽有不悦,但到底也没有重罚靖南王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