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事(1/2)
第109章:闹事
“你哥他回去了。”景玉抬起眼皮, 轻飘飘地解释了一句。
“回去了?”景宁皱眉, 想了一会儿后才明白过来, “你们的意思是, 我哥回冀州了?”
景玉点头,“对,回冀州了。”
景宁张张嘴, 有心想问什么,最后还是叹了口气。
她坐在郁氏的身边,看着屋里面的几个人道:“我刚才看见大军开拔了。”
景玉不以为意, “这算什么大军,顶多就是一些小卒子。”
景宁问道:“那这次的事情,看来一定是不打不行了是吧?”
“那是自然,要么我们认输, 要么北蛮认输,没有第二种可能。”景玉抹着自己的胡子道。
景宁叹了口气,她虽然知道这次的仗总归是要打的, 但是听着景玉这么肯定,还是觉得有些惊讶。
总归是好日子过惯了的, 谁会想着去过那种兵荒马乱的日子。
想了想,景宁又问道:“父亲,听说你昨日还在朝堂上面支持主和来着。”
景玉一派正经地点点头,“这是自然, 我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纨绔, 除了主和, 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啊。”
景宁:“……”
-
回到庭王府,景宁继续整理自己的嫁妆。
因为嫁给皇室的缘故,景宁的嫁妆准备的特别的多,用郁氏的话来说就是她的嫁妆越多,日后的日子也就有了依靠,哪怕是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也不用担心没有银钱使用,也不用向别人摇尾乞怜。
但是景宁嫁人的时候是冬天,她又一贯是惫懒的,所以嫁妆送来了之后就一直堆在库房里面,从来都没有看过。
也就是现在天气暖和又不冷不热的,又恰逢听到了北蛮之乱的事情,所以才想起来整理嫁妆的事。
打仗就意味着会出现很多事情,伤病、死亡、流民等等,然后各类日常的东西价格也会上涨,弄清楚有多少钱,有备无患。
再者,万一日后景玉他们上战场需要这些东西了,怎么办?
明庭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后院忙的热火朝天的。
景宁陪嫁过来的东西都摆在外面,她自己带过来的人和府里面的管事一起把这些东西全部等级造册,另外放存。
明庭接过景宁手上的茶杯喝了口水,这才看着院子里面的箱子道:“怎么忽然想到整理这些东西了?”
三月的天,景宁虽然没有帮着一起搬,但是看着院子里面的下人忙活,她自己也生生急出了一脑袋的汗。
她一遍拿着帕子不停地扇着,一边道:“我整理出来了,以后不管取什么用什么,都好记,免得出了什么岔子。”
明庭“嗯”了一声,却也知道景宁还有什么没有说。
他想了想,道:“既然宁宁最近有如此的闲情逸致,不如帮我把我的库房也整理整理?”
景宁:“……”
跟着明庭来的他的库房,明庭掏出钥匙打开门,牵着景宁的手走进去。
明庭好歹是王爷,库房看着不小,分了好几间,估摸着里面的东西也不少。
明庭带着景宁从左往右看是看,最左边的放的是一些普通箱子,打开之后,里面金光闪闪的,全是摆好的金银元宝以及一些玉串之类的小玩意儿。
景宁吸了一口冷气,虽然说越是这样的就越是不值钱,但是越是这样,对人的冲击力也就越大啊。
就好比一张存了一百万的一行卡和摆在面前的一百万,想想也知道哪个更让人激动了。
明庭看着景宁的模样觉得好笑,但也没阻止,等到她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才带着她继续往边上走。
再往右是摆放一下珍品瓷器古玩的地方,紧接着是字画、书籍之类的,景宁都不怎么感兴趣。
明庭又带着她到了最右边的一间。
这一间几乎比上之前所有的房间。
发民间里面摆放着一排排的古架,每一个古架上面都存放着不同的东西,有稀少珍贵的木料、巧夺天工的雕刻、有精美绝伦的饰品,有各种各样价值连城的珠宝,看的景宁目不暇接,简直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殿……殿下……”她狠狠地闭了闭眼睛,然后看着明庭道:“你……你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
不是景宁惊讶,实在是明庭一个从小就不受宠的皇子,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本事去搞了这些,简直不可思议。
明庭随意次抽了一支薄如蝉翼的凤钗插|在景宁的发间,摸了摸她的发髻道:“吓到你了。”
“当然了,你这个也太……恐怖了。”
明庭拉着景宁的手走到房间大约一半的位置,比划了一下道:“这个房间里面都是母后留下来的东西,左边的是她曾经带过来的嫁妆,右边的是她曾经当皇子妃,当皇后的时候或自己收集的,或者是御赐的,都在这儿了。”
景宁这才放下心来,若是先皇后留下来的,倒也不是不能让人相信。
明庭拉着景宁到左边的一个古架上,指着其中空置的一个盒子道:“当初我拿给你的那套首饰,就是在这里拿的。”
“我及笄的时候你送的那套?”景宁微微皱眉。
明庭点头,“只可惜从未见你带过。”
景宁晃了晃脑袋,刚刚插|进她发间的凤钗正在随风摆舞,仿若要翱翔九天。
她摸了摸自己的发顶,对着明庭道:“你知道的,我不太喜欢在脑袋上戴太多的东西,重。”
“我自然省得,不过……”明庭从腰间掏出那串库房的钥匙放在景宁的手中,“我这里的东西这么多,而且多数都是女子的珠宝首饰,你自己挑着喜欢的玩,不拘什么,哪怕一天戴一样也是好的,也好叫它们不再蒙尘。”
景宁:“……”
皱了皱眉,景宁觉得亚历山大,“我……自己也有好多,我都戴不完的,我可以不要吗?”
明庭摇头,“不可以。”
景宁:“……”
好半响,景宁才反应过来,“你刚刚不是说让我帮你整理库房吗,干嘛又说这样的话。”她摆了明庭一眼。
明庭失笑,“是整理库房,那就拜托宁宁了。”
景宁叹了口气,觉得有时候和明庭之间的沟通怎么就那么难呢!
一连小半个月,景宁都在整理库房里面的这些东西。
到了四月初的时候,去辽河的彦王回来了,说是辽河那边的事情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妥当。
建安皇帝龙心大悦,在朝堂上面夸赞了彦王好几句,还赏赐了不少东西。
自此,朝堂前后只需要关心的就只有北蛮那边的事情了。
近小半个月以来 ,北方边关的战报一封接着一封地送到玄都,北蛮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占了白城之后竟然停了下来,一直在休养生息。
但是城内的百姓却基本都遭了殃,活下来的妇女和幼儿日渐减少。
周边的不少城真终日人心惶惶,不少人都收拾家中细软开始逃亡。
离白城最近的一个曲城近日来也有不少百姓逃跑,往来商户害怕遇上战乱,早就离开,曲城一下子空了起来,城内好些人生活都不方便。
半个月之后,一只急行军的大成军队终于到道了曲城。
大军在曲城城外驻扎,休养生息。
而一路坐着马车过来的赵长松差不多也去了半条命,吐的黄疸都出来了。
又三日之后,终于能下床了的赵长松主动提出去白城见白城的守城,也是北蛮这次的领兵者之一的朔木将军。
赵长松先是给白城城内的朔木将军写了一份请帖,请朔木将军务必赏脸。
白城那边没说什么,倒像是应了。
两日之后,赵长松如期赴约。
关镇军提议要派人保护赵长松,但是赵长松却认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没有必要这么担心。
关镇军便派人守在白城外面接应赵长松。
那日,赵长松进入白城后到了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无人知晓,只知道的是等到看到他的时候,是北蛮的守军从白城的城楼上面扔下了赵长松的脑袋。
眼睛瞪的很大,死不瞑目。
不需多想,北蛮的意思显而易见,肯定不会和谈的。
这一消息送到玄都的时候,满朝哗然。
好些曾经提议和谈的文臣气得发抖,声嘶竭力地大骂北蛮不识礼数。
景宁站在一旁冷笑,这些人表面上越是骂的凶的,就越是当初提议议和的人。现再恐怕都在心里面后悔,幸亏这次和谈不是他们去。
而与此同时,一直守在白城的朔木竟然召集兵力,开始权力攻打曲城。
北蛮善骑兵,都是在草原沙漠长大的汉子,各个魁梧强壮。大成这边,随行而来的十万军人是从各个校场抽调而来的,几乎都是些没有上过战场的奶娃子,什么都不懂,完全就是过来送人头的。
关镇军哪怕是出身关家,但是往上推几十年,他也没有上过战场,往后继续推二十年,这还是他第一次上战场,而且还是这样状态下的两军对垒。
没有民心,没有军心,主将也无能,惨败几乎已经是确定了的事情。
当景宁从明庭的口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一点也不意外,
景宁问道:“那朝廷有没有说怎么解决?”
明庭点头,手握着景宁的手勾着玩,“和谈是肯定不行了的,打仗的话,朝堂上武将被打压这么多年,好些曾经骁勇善战的武将都消失了,留下来的都是一些……”
明庭说到这儿停了下来,叹了口气,“现在那些人还在争执、推诿,这次的战役,恐怕是悬了的。”
景宁伸手在明庭的胳膊上面拍了拍,“别担心,还有皇上呢。”
明庭苦笑,“……希望吧。”
-
远在千里之外的百姓如何到底影响不到玄都该有的繁华。
顶多在听到消息的时候,感叹一声,便已经是足够了的。
时间眨眼就到了五月,与即将到来的端午一同传来的消息是曲城大败,朝廷拍过去的十万兵马几乎全都死在了北蛮的铁蹄之下,只余下聊聊千人活了下来,不得已退守聊城。
聊城乃是和曲城临近的城池。
消息传来的时候,已经不是用变色来形容了,好些稳住在朝堂之上的人都感觉到了自己的头顶上面悬着一柄利剑,随时都有可能刺下来。
包括建安皇帝,他同样也感受到了。
还有好些人忍不住抱怨,当年景家人手握军权,掌控军队的时候,明明就没有这种事情。
而在边关,聊城、上城、叶城等几个相邻的城池中的百姓自曲城溃败之后,全都开始了大逃亡。
一个由北向南的人愿大迁徙开始了。
相邻城池的官员不敢不收留,但是每当出现这种事情的时候,伴随着的往往就是各种鸡鸣狗盗、烧杀抢掠,别说关注战事了,就这种小事情早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
而这一回,占领了曲城的北蛮人并没有像上一次停下来,而是接连进攻,不到一个月就又占领了三座城池。
凡是城内的活物,出了女人,全部都被杀光,女人则被留下来重做军|妓,供那些北蛮人玩乐。
此番动作之下,几乎北蛮人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玄都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百姓逃亡过来了。
听闻这些消息的人都不由大骂北蛮人不要脸,请求建安皇帝继续派兵镇压北蛮人。
建安皇帝自然也是这么做的,可是玄都礼北方足足有千里,等到军队再一次过去,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
在没有很多守军,朝廷的援军又迟迟不来的情况下,几乎相连的好些城池再一次出现了之前百姓逃亡的空城之事。
这一动作也让北蛮的进攻更加的顺畅,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这些没有见血的小崽子们怎么可能是那些彪悍的北蛮人的对手,更何况他们现在越打越顺畅,气势如虹,誓要拿下大成皇都。
皇城内,这些消息传来后,原本还心存侥幸的官员都终日惶惶。
好些关于这次战事的小道消息流传,不少人都在害怕,这次北蛮会不会真的直接打到玄都城,直接灭了大成。
年长者不由得都想起来了当年景家人还在的时候,收复失地,平定四海,只要景家军一出,所到之处,万鬼莫近。
只是可惜啊可惜……
原本好些中立的官员此时此刻也不得不倒向景家,期望景家能够出人力挽狂澜。
朝堂内,建安皇帝也试探过景玉几次,但是他却依旧死活不接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