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人心惶惶(1/2)
静王府的马车得偿所愿一般的晃晃悠悠地往回而去,徒留那小厮有些不安地转过身去,带着些许迟疑地唤了一声殿下。
璋王几乎是这样端坐着沉默了许久,方才平静地吩咐了一声:“驾车,回府。”
只是璋王殿下来得实在不是时候罢了,若是换个别的什么时辰,兴许再等上那么几日,等到盛煜的心思缓和过来几分了,自然也是不会如此生硬地推拒璋王殿下的相邀的。
只是这位殿下太过敏锐,同时又太过心急了,他若是年纪再长上一些,将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的本事再拿捏得通透几分,自然就不会这样凭借着一时意气,竟然跑到谢府门前来堵这已是众所周知的盛家旧人了。
陛下虽身处深宫之中,只是却不曾是将耳目悉数都堵上了的,遭此一变,想必更是仔细谨慎得将底下各人的动作瞧得更是仔细清楚了。
就连谢斐的位置在这一时之间都有些不稳妥起来,遍观群臣,数来数去,如今最深得皇上心意的当还属司马丞相了。
老丞相在那高高的位置上挺直脊背,做了一辈子刚正不阿的老臣,同谢斐是截然不同的模样,那位大人一辈子所沾的莫非便是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好名声,这一时之间,倒也只有司马府一如既往地置身事外,不受其乱。
若是如此看来的话,任何人在这种时候都不免是愿意同璋王牵附上几分干系的,至少这位殿下也是勉强站到了司马家这棵大树下去的。
原本宁王尚在朝中的时候,皇后在位,谢氏煊赫,人人眼中便只剩了这么一位背后有外戚相助的宁王殿下了,可这奉元城之中冬日里的寒风来得叫人猝不及防,转眼之间,便已叫这满朝的局势改换了风向。
于是各路人马只得闻风而动,在这一片冰冷严寒的局势之下抬起头来,蓄势待发,权且等着个更好的时机再将自己的方向也随之调换一番。
唯有盛煜在这个时候却是摆出了一副功成身退拂袖去的模样的,宁王被贬,满朝之中眼瞧着早已经没有了真正能同璋王殿下再玩弄手段的皇子殿下。
皇帝的心意难测,自宁王被贬之后,便再没有了新的发号施令。
对于盛煜而言,这些自然不过都是一些见惯了的常事罢了,他心中担忧着的事情数来数去也不过只是天牢之中尚且被关押着的人罢了。
盛煜乔装打扮之后,其实也被赵穆夹带着一道私自溜进过天牢之中看过其中的景象,里头一切都被静王殿下打理得十分妥当,确实是没有慢待了盛家的二姑娘,想来即便没有静王的出面,那狱中的看守也定不敢轻易怠慢了这盛家的女儿来。
这些年来,在大庆百姓的口中,对于盛家本来便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
即便当年盛氏满门落得那样一个下场来,可说到底,那位盛将军也曾是大庆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那些年的威名刻在人们的心中,总还是有许多人能够记得的。
英雄末路,本就是这世间最易叫人动容之事了,更何况那英雄还是死在了战场之上,与数万生民一道身死异处的呢?
眼看着奉元城的天色一天比一天更冷了下去,这整座城亦似是被冰封住了一般的,较之往日少了那么一股子生机勃勃的意味来。
其中反倒是那往日里寂静的甘府开始冒出一点点的生气来,不过这点人间烟火的气味大多数时候都是来自于陆荃什么时候又将饭菜烧糊了的时候罢!
甘府之中的小厮秉承大夫的嘱咐,一改之前庖厨之中以往风风火火的模样,开始特意请来了一位婆婆,学起了那慢火细炖的本事来。
至于这位婆婆嘛,自然也不是从别处找来的,这寒冬腊月的时辰,寻常人家惦记着家中的儿女,早就赶回家中去同家人守在一块去了,所以请来请去,陆荃也不过是将那位金婆婆从静王府请到自个这处府上来了。
其实这样倒也没有什么差别,左右现在就连静王殿下自个都差不离只剩没将包袱打包了一块搬过来住了,从他府上挖出几个墙角来添补添补甘府这边又能有什么干系呢?
更不必说便连静王府的那位老管家在听到风声之后,尚且都马不停蹄地跑到大难不死的盛家小公子面前来痛哭流涕了一番,盛家也曾是偌大的一座门第,其下究竟有多少旧部,又岂是一句轻飘飘的满门抄斩便能轻易斩尽的。
不过是风声将起,便已有数不尽的人将耳目都伸向到了这处来,权且便想要瞧瞧这位盛家的小公子回到奉元城中来,所为的究竟又是什么?
但是这一眼瞧过去便是数日,寒风将那数之不尽的打量的目光一并吹散在了甘府之外,便连圣上自己都似乎早已经忘记了这个将将才回到皇城之中来的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