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佞臣 > 第71章:此间相逢

第71章:此间相逢(1/2)

目录

晨光微熹,谢梓安带着些朝露,回到了新房中,眼看要入秋了,清晨有些微凉,他随意披上外袍,端正坐在书桌前。

床榻间,柳珺瑶沉沉睡着。

谢梓安提笔挥毫,眷写琴谱,神情闲适惬意。时间飞逝,待日上三竿时,方听见床榻间传来女子初醒的轻吟声。

柳珺瑶掀开床帘,“你昨晚去哪了?”

“有点事。”

她想起昨夜柳绿的叮嘱,急忙穿好鞋袜来到谢梓安身后,一双柔荑放在他的肩膀上,声音娇滴滴的,语气似嗔似怪,“昨夜是洞房之夜,你却留我一人在房中。你我的婚事是皇帝亲赐的,你怎能这么不放在心上?”

谢梓安斜睥一眼,不动声色地拂落她的手,回以灿烂笑容,“如果没记错的话,夫人和太子的婚事也是皇上赐婚,怎没见你有多上心?”

柳珺瑶噎住了,抹了把眼睛,不说话了。

“别多想,这阵子事多,过些时日就好了。夫人是要在国师府待一世的,人生久远,又何必在乎这一朝一夕?”

谢梓安侧目看她,眉眼微挑,双眸仿若含星。他话语真诚,配上一副人畜无害的纯粹笑容,倒让人相信了十分。

柳珺瑶早被他一口一个‘夫人’弄得晕头转向,这会子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谢梓安指着琴谱道,“听闻夫人擅抚琴,这曲子便送你了。”

“这…我…我可以吗?”

“自然,我很期待能够早日听到夫人弹奏此曲。”

他说完,不再停留,推门离去。

柳珺瑶捧着纸墨,满脸笑容。

柳绿招呼了一堆婢女进来伺候她洗漱洁面,待穿戴妥当,她便将所有婢女都赶了出去,只留下柳绿一人。

“这曲是梓安送本夫人的定情之物,你替我放入宝柜中,妥善保存。”

柳绿小心翼翼地接过琴谱,看了几眼,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却未多想就把琴谱放进了柜子里。

柳珺瑶心情大好,边服用早膳,边问道,“昨夜马场那边出什么事了?”

“奴婢打听了一番,知道的人很少,目睹的奴才都被送出府去了。只是听说有一个奴隶疯了,误闯了马场。”

她听后思索了一会,未追问,转而道,“那个阿九的奴隶打听到了吗?”

“只知道国师大人确实待他不一般。”

柳珺瑶一怔,砰地将碗筷放下,两条柳眉紧蹙,“红花应该和你说过了,你知道怎么做的吧。”

“奴婢会去警告那个奴隶,让他知难而退。实在不行,就暗中解决掉。”

柳珺瑶站起身,左右来回踱步,思绪万千。若是谢梓安真与那奴隶有什么,她这么做会不会激怒了他?犹豫时却听柳绿道,“放心,奴婢一定做得干干净净,不留下一点痕迹,国师大人不会怀疑您的。”

“好,你必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接下来好几天,柳珺瑶都未见谢梓安的身影,她百无聊赖,只得到处晃悠,想进入书阁和昶月院,却被守卫拦在门外。

她还时不时听见些闲言碎语,一向温顺的性子竟按捺不住,接连发了好几场脾气,惹得婢女奴隶听见她的声音都惧怕不已。

而谢梓安自从进了一趟皇宫回来后,就一直居于暗室之中。

这日,桌上放好香炉,安神的檀香弥漫。谢梓安身着白色单衣,一丝不苟地翻阅书信,眉目一片沉静。

“主上,宫里放出消息,淮华铭自尽了。”

谢梓安神色一敛,轻轻敲击桌面,“可有认罪?”

“无。淮华铭始终大喊冤枉,且言‘以死证明清白’。事情一出,二皇子便奉皇命将尸体运出了宫。”

一席话落下,谢梓安心中了然,他将看过的书信放在了烛火上焚烧,烟雾缭绕之际勾唇一笑,“他们两人想毕商议欲假死金蝉脱壳,所以淮华铭拒不认罪。可惜,以禹煊之心性怎会让他活着,这一片忠心给错了人。”

停顿片刻,谢梓安提笔写信,轻声道,“听闻薛海璆刚赴任便遭遇暗杀,幸得随从拼死相护方逃过一劫。现在如何了?”

“一切无事。且赶在那人做手脚前,在郡县府的书阁中发现了些东西。有大皇子的前车之鉴,此物一经面世,若谋逆之罪坐实,二皇子必殒。”

谢梓安依旧淡淡的,“谈何容易。太子软弱无权,禹眴出身太低,宫中唯有一个二皇子堪能担当大任,皇上只是心痴,并非愚钝。况且,萧贵妃身家显赫,镇国大将军手握兵权,怕是未等揭发此事,已被倒打一耙。”

谢梓安表情一敛,咬住笔端,眸中微光潋滟。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若要除去禹煊,眼下有两条路要走。一是打压萧贵妃及其母族,二是培养一位能与禹煊的实力相抗衡的皇子,让皇帝的注意力被其吸引。

“主上,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此事急不得。”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玉衍的声音,“主上,阿九用完午膳,已在院中站了一个时辰。”

谢梓安一滞,把写好书信封装进信封,递给身侧的暗卫玉衡,“知道了。”

这一星期来,他让玉衍每隔三个时辰来禀告一次阿九所做之事。那家伙三日前就醒了,这些天从未踏出昶月院,倒是每日晨时会拿着树枝在院中乱舞。

谢梓安微微一笑,旋然起身,离开了暗室。

他来到昶月院,远远便看到那道僵住的身影,一动不动站着宛如石像,连有人靠近都未曾发觉,他不由轻哼一声。

阿九转过身来,唇角微弯,露出一个清清净净的笑容。

谢梓安走近,从怀中拿出一小袋药丸,放在他手中。“今日上午大夫送来的药丸。每月服用一次,里面有七个月的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