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夜夺赤水关(1/2)
右路军刚走过华山,眼前来带少华山,就有斥候来报,前方三里,西夏国的先遣部队正在行军。文长庚闻言思虑,我发现了他们,他们肯定也发现了我,此时,没有别的选择了,只得迎头一战。
但是文长庚不敢托大,毕竟自己全无行伍经验,便把自己想法说给老将军于怀,询问可否。于怀坐在马上眯眼听着,道:“先锋大人所言不差,为今之计只有迎头一战,只不过,该怎样战,如何战,派谁去战?”
文长庚扭头看看龙天飙,他也一头雾水,便惭愧道:“这...晚辈无知,还请老将军赐教。”
于怀哈哈一笑,道:“先锋大人,老夫故弄玄虚尔,勿要忧心,只领兵冲上去便可。”
文长庚倒不信了,以为于怀在考验自己,便问道:“老将军,那咱们派谁去战,领几千兵马去战?”
于怀答道:“先锋大人,当然是由你去战了,领着所部五千兵马,只一字,杀!”
“一股脑都杀过去,还是分成几股?”文长庚不放心地问道。
于怀:“先锋大人在前,我在左,中郎将在右,归德将军、宁远将军以及我那闺女在后,咱们五千人马如刀刺骨,劈裂西夏军。到时,他们自然溃败如山倒。只不过,这把刀的刀头利不利,能否劈进去,就看先锋大人你的威力啦。”
文长庚被于怀一激,当即血气上涌,自鸟翅环得胜钩上,摘下三尖两刃烈焰刀,提在手中,带过战马,在宋军前兜了两圈,然后自己拍马就窜了出去。
另一头,西夏军的先遣部队有两千人,领军大将叫细封喻摄,受西夏军的先锋大将拓跋花雄之命,领兵先行,欲先占华山,后探潼关。眼前走到少华山脚下,手下探马来报,前方有宋军。
细封喻摄心想,遭遇战就得看谁更猛,谁势头大,谁就能赢。忙传令下去,两千兵马刀出鞘,箭搭弦,然后领兵前进。
少华山奇峰峻岭,山势险要,细封喻摄刚领兵转过一个山头,就听耳边轰隆隆作响。他赶紧勒马驻足,问身边副将道:“可是山崩了?”
副将提醒道:“将军,是敌军来袭呀!”
细封喻摄慌忙抬头去看,只见眼前一条山路,冲出一匹浑红马,马上一人头顶九云烈焰冠,身披龙鳞火红甲,腰细防火连珠带,脚踩月落红云战靴,手中提一杆三尖两刃刀,正向自己奔来。
细封喻摄一愣,怎么只有一个人啊,不是说有敌军吗?他就想问问来人是谁,万一不是敌人呢?
“啊呀,来将可通姓命!”细封喻摄手握大砍刀在马上欠身问道。
文长庚头一次上战场,哪知道这许多的规矩,马到近前,也不言语,手中三尖两刃刀从下往上撩。细封喻摄一看,忙舞刀来挡,不过力气没有文长庚大,手中刀被挑飞了。紧接着文长庚两刃刀向前一戳,穿透他的盔甲,扎进细封喻摄的肚子里。文长庚两腿一夹马肚子,浑红马向前一窜,挺着两刃刀把细封喻摄从马上顶下来,穿了个透心凉。
文长庚把敌将甩开,然后在马上大开大阖,冲击西夏军。他本来就熟练了血染乾坤的招式,再加上本身有着深厚的武艺,催动内力,三尖两刃刀裹着一层金光似的,独身一人杀得西夏军七零八落。
等到于怀领着兵马赶上来的时候,西夏军已经死伤大半。于怀一边指挥军队一边在心里想:以你个人爆表的武力值,还用什么计策啊,冲进去开无双不就完了!
宋军顺利地全歼敌军,文长庚杀了一身的血,带马来到于怀跟前,问道:“老将军,接下来该如何是好,继续行军还是稍事安顿?”
“先锋大人,可否还有一战之力?”于怀问道。
“我?我还可一战!”文长庚答道。
“那好,只要你不累,我们就不累,咱们兵发赤水关,闪击西夏军,不给他们歇气的机会。”于怀出主意道。
文长庚领着五千兵马急行军,等到了赤水关下,天已昏黑。文长庚就要领兵冲过去攻城,于怀忙叫道:“大人,你要干什么?”
“攻城啊,老将军不是说要闪击西夏军,攻下赤水关吗?”文长庚不解道。
于怀摇摇头,道:“大人,你看,赤水关下,隐晦不明,连城头上都没有光亮火把。况且,你仔细听来,此关寂静无声,实乃不祥之兆。依我之见,该是有埋伏!”
“哦,是我冲动了,亏有老将军提醒,那咱们该怎么办?”文长庚虚心请教。
于怀嘿嘿一笑,道:“既然人家设了埋伏,咱们假装中计就是。派两个人到关下攻城叫阵,引出伏兵。这时,咱们大军再冲出来,直取敌军大将,削其首,断其头,敌军群龙无首,必败无疑,赤水关手到擒来。”
文长庚回身看看龙天飙和冯渊,不放心,又看看白芸生和于晨风,也不敢让其涉险,便道:“好,我去关下诱敌。”
“不可”,于怀摇摇头,道:“先锋大人,我看出来了,咱们几个人当中,数你最厉害,你得负责去斩敌首。只有你出马,才能速战速决。诱敌这种事,还是交给别人去做吧。”
文长庚沉吟片刻,颇为无奈,龙天飙心疼他,率先开口道:“文郎...不,先锋大人,末将愿领兵去城下诱敌。”
宁远将军冯渊也站出来说:“鹅也愿往!二弟,你别叫天飙去了,大哥去吧,反正大哥没能耐,死了也不可惜。”
龙天飙:“不,末将绝不退缩。先锋大人在潼关立下军令状,若攻不下此关,就要受军法处置。我愿领兵诱敌,请大人成全!”
文长庚嘴唇微颤,看着龙天飙,然后重重点头,道:“本将予你二人各一千兵马。”
“慢,多了,一人五百足以。”于怀道。
文长庚:“五...五百?老将军,五百是否太少?”
于怀:“咱们兵马不多,既是诱敌,就要做好全灭的准备,自然要节省一些了。另外,还请两位将军和士卒,点上灯球火把,越亮越好,让敌人以为是咱们的大军到了。”
文长庚:“点上火把?那不成了活靶子啦!不成,我不准你们去,咱们另想他法,大不了全军强攻!”
于怀:“先锋大人,军中岂可儿戏?此时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诱敌乃是上上之策,若是强攻,这五千人马怕是无一幸存。话说回来,也不是让两位将军送死去的,只要先锋大人你的刀够快,斩杀敌酋,他们俩自然就得救了。”
“不可,无需再议,我绝不准他二人涉险!老将军,再想他法吧。”文长庚直言拒绝道。
场面一度僵持,文长庚不让步,于怀也无他法。就在这时候,于晨风开口道:“先锋大人,末将愿替他们二人前去诱敌。”
于晨风一开口,大家都看向文长庚,等他抉择。
文长庚面色羞惭,自己优柔寡断,毫无领军大将之风范。如今老将军的女儿都愿前去诱敌,我若再儿女情长,岂不是叫人寒心,更无颜面对逝去的老父啊。想罢,他把牙一咬,忍痛道:“龙天飙、冯渊听令,本将命你二人各领兵卒五百,亮起灯球火把,打起元帅和先锋的旗号,去赤水关下诱敌。敌军伏兵不出,不准后退半步,违令者斩!”
龙天飙:“末将领命!”
冯渊:“末将领命!”
文长庚不忍去看他二人,转身又道:“于怀、白芸生听令,待敌军伏兵尽出,你二人领兵三千,直取赤水关,务必夺下此地!”
于怀、白芸生领命。
文长庚:“于晨风何在?”
“末将在。”
“晨风,待敌军伏兵尽出,你马上领兵一千,冲到关下,救援中郎将与宁远将军!”文长庚嘱咐道。
于晨风:“五百...五百...三千...一千......大人,那...你岂不是无兵可领?”
“本将独取敌酋,无需领兵,你一定要保住两位将军,不可有失!”文长庚说完,回身一把握住龙天飙的手,道:“你可会怕?”
龙天飙面色带笑,“我不怕。”
文长庚点点头,又对冯渊道:“大哥,万分小心!”
冯渊:“二弟莫要忧虑,鹅会照看好天飙的。”
文长庚长叹一声,别过头,摆摆手,“去吧。”
龙天飙跟冯渊,点齐一千兵卒,亮起灯球火把,挺着两杆大纛旗,一写“呼延”二字,一写“文”字。浩浩荡荡,来到赤水关下,讨敌要阵。
就见龙天飙银盔银甲素银袍,执银戟,圈战马,大喊道:“城上的人听着,我乃大宋天子殿前兵马大元帅,呼延守信是也!尔等蛮夷无故犯我疆土,实乃小人行径,赶快开门投降,否则本帅马踏城池,定要将汝等歼灭!”
冯渊也大舌头啷唧叫骂道:“鹅乃是元帅驾前先锋大将文长庚,无知小辈,还不快快写下降书顺表,否则我大军打进兴庆府(宁夏银川),生擒李德明牧马,活捉李元昊放羊,叫他们父子俩俯首称臣!”
(兴庆府:西夏国都。 李德明,西夏国主李元昊之爹)
赤水关的守军听到叫骂声后,在城头上射箭,龙天飙跟冯渊赶紧领兵往后撤出五十步,留下数十具尸首。与此同时,赤水关城门打开,里面冲出两员大将,一个叫拓跋盘凤,另一个叫拓跋稻荣。两员来将领着四千兵马上前,龙天飙跟冯渊也领兵回来,四员战将厮杀在一处。
话说,赤水关被西夏军攻下来之后,守城大将叫拓跋花雄,他手下两个儿子分别叫盘凤和稻荣,还有一个偏将叫细封喻摄。他先是排遣细封喻摄领两千兵马前去探路,可去了一天,连个回信都没有。拓跋花雄知道了,肯定是被宋军打死了,也就是说宋军正在向赤水关开来。
他跟两个儿子一合计,不能坐以待毙,得用些计策,好守住赤水关。爷们三人商议,由拓跋花雄带领四千兵马隐藏在城外,两个儿子在城内。等到宋军来了,拓跋盘凤和拓跋稻荣领兵出来纠缠住,拓跋花雄再引兵从后面杀上来,这样里应外合,定然能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现如今,龙天飙和冯渊领着兵到关下叫阵,因为天黑看不清到底来了多少人,反正是挺多的。其实是于怀叫手下的士兵一人拿着三个火把,然后每个人间隔拉长,显得一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似的。龙天飙又自称是宋军元帅,冯渊自称是先锋官,拓跋花雄心说,今天要立大功喽,要是能把他们俩活捉,还打什么仗,宋朝小皇帝肯定投降。
所以,也没看清楚仔细,拓跋花雄就冲出来了,领兵直抵关下。
本来,拓跋花雄这边一动,文长庚就要上马冲过去。不过被于怀一把拉住了,于怀道:“等一等,先锋大人,且等伏兵尽出再打也不迟。”
文长庚没办法,只好隐忍。等拓跋花雄的伏兵全都出来之后,于怀急道:“不好,他们竟然有如此多人马!”
他这边话没落呢,那边文长庚已经翻身上马,策马冲出,直杀向赤水关下。
战场上,刚开始的时候,拓跋家兄弟俩拥兵四千,把一千宋军团团围住。两军刚一相接,宋军就倒下了四百多。眼瞅着剩下的宋军越杀越少,龙天飙跟冯渊说道:“大哥,今天怕要是死在这了!”
冯渊喊道:“天飙,鹅来挡着,你想办法杀出去!”
龙天飙摇头道:“别说傻话了,要是落单,一个都跑不了,咱们俩凑到一块,死也得死在一处!”
说完,两个人策马并到一处。
拓跋盘凤和拓跋稻荣各拎着兵器来打龙、冯二人。冯渊抡着金雀开山斧上护其身,下护其马,除了砍小兵,只能防守,没有反攻之力。龙天飙比他强点,手舞画杆描银戟,来战拓跋盘凤和拓跋稻荣。
拓跋盘凤手中的丧门大枪刺向龙天飙的面门,拓跋稻荣抡着金顶枣阳槊横扫龙天飙的腰眼。龙天飙把头一歪,躲过枪头,然后手中画杆描银戟往地上一拄,挡住金顶枣阳槊。
“当”的一声,枣阳槊砸在描银戟上,震得龙天飙虎口发麻。他也来不及喊疼,倒拔描银戟,带起地上的土坷垃,甩向拓跋稻荣。拓跋稻荣急忙收回枣阳槊护住自己,趁此机会,龙天飙挥戟刺向拓跋盘凤。拓跋盘凤用丧门大枪把描银戟往外磕,龙天飙不敢跟他硬碰硬,甩戟又去勾拓跋稻荣。
拓跋稻荣吓了一身汗,一低头,身子伏在马背上,算是躲过一劫。龙天飙顺势把描银戟向下一砸,眼看就要砸中拓跋稻荣的后背。
就在此时,身后有人哇哇大叫,正是拓跋盘凤挺枪刺来,龙天飙危机之时心生一计,也不转身,只假装不知道,仍然去砸拓跋稻荣。不过手中戟的速度却放慢了,等到拓跋盘凤到身后了,猛然把手中戟向后一戳,描银戟的尾部带尖,而且戟比枪长,枪头还没碰到龙天飙的后背,龙天飙的戟尾就已经扎进拓跋盘凤的肚子里了。
然后龙天飙把戟往外一抽,划破拓跋盘凤的肚皮,连着肠子屎包都带出来了。龙天飙猛然转身一扫,戟头上的月牙锋正砍下一颗头颅,滴溜溜转到马蹄下,拓跋盘凤死在疆场。
龙天飙正欲欣喜,这时候拓跋花雄带领伏兵杀到了,兵合一处,八千对六百,眨眼睛,身边的宋军就已经消耗殆尽。
拓跋花雄一看宋军只有这么少的人,大惊失色,忙喊道:“不好,中计了,快快回城!”
拓跋稻荣听到之后,也顾不上自己兄弟的惨死了,拨马就要往城里逃。龙天飙一看,不行,我不能让他们逃回城里,万一城门一关,那就功亏一篑了。想罢,催马就追,缠上拓跋稻荣。
另一头,文长庚人如虎,马如龙,从西夏军的后面,杀出一条血路,来到了战场当中。他身后紧跟着于晨风,文长庚命令道:“你去救人,我去斩那敌酋!”
说罢,二人一拍马,各分左右。文长庚单刀直取拓跋花雄,万军之中,穿梭自由,眼前全无一合之将。等他杀到拓跋花雄跟前,血染征袍,连人带马好似一团火!
拓跋花雄未曾伸手先胆怯,颤颤巍巍挥枪来扎文长庚的咽喉,却被文长庚一手攥住枪头,然后像怀里一拽,直接从马上把拓跋花雄拽到自己怀里,生擒敌酋。紧接着,文长庚抽出一股绳索,三下两下地捆住他的双手,然后踹下马,纵马飞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