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四十一章(1/2)
隋唐让文珏举事,他的话在聂归元他们看来并非石破天惊。
“三爷,隋唐说的没错,太子屡次暗害于你,你若不反击,早晚有一天像大皇子那样被他所害。”颜十七道。
聂归元有点坐不住了,只见他一脸正色的说:
“当断未断,反受其害啊三爷,如果举事咱们这边有一半胜算,你是大将军王,功名在外,天下谁不知道大将王能征惯战,功勋卓著。况且你手上还有半块虎符,能调动一部分军队,再说禁军统领况大年是陆星一手提拔上来的,陆星跟你什么交情,想必况大年也一定知道,若能联合况大年,咱们胜算的希望将会大增。”
隋唐接着聂归元的话说:
“三爷,你何不仔细想想,若有一天太子当了皇帝,他容得下你吗?正如老聂所言,天下谁不知道你大将王的威名,功高盖主的下场是什么,三爷你难道不知道吗?”
文珏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这些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全都让他举事,从他们坚定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这些人怀的不是二心,而是忠心。文珏不是不知道太子的为人,一旦登基称帝,第一个对付的人肯定是他,可是因为这样难道就要举事吗?师出无名啊。
“大家的心意我理解,太子乃虎狼之辈,加害皇兄在前,暗害于我在后,现在只等郑将军恢复神智,我要带郑将军入宫面见父皇,当年的事只有郑将军最清楚。”说到这里,文珏站了起来。
他嘴角噙着一丝冷笑,炯炯如炬的眸子扫向在座的某一个人,那眼神坚毅、果敢、肃穆、冷峻。隋唐似乎从文珏的眼神中发现了什么,他从未见三爷像今晚这样庄重。
就在隋唐等人为文珏傲然的气质所慑之际,只听一个冰冷的声音响了起来:
“若父皇信皇兄为太子所害,则罢,如若不信——”文珏面向隋唐等人,一脸正色的说:
“如若不信就举事。”
隋唐等人几乎拍案而起,大家全都坐不住了,几年前他们就撺掇文珏举事,文珏一来念在骨肉亲情,二来不想做千古罪人,皇位只有顺受,不可逆取,在这一理念的贯穿下,文珏只想做一个保家卫国的王。然而太子步步紧逼,一再用阴险毒计加害于他,若不是他处处小心,早入了太子的彀。
大家都有点激动,颜十七更是难掩兴奋之情:
“皇位只有一个不是你的就是我的,太子这样的阴险小人如果当了皇帝,他一定不会让你活着。既然这样,咱们何不先下手为强,皇位传给你和传给太子有什么区别,反正你们都是圣上的儿子,再说三爷你名声在外,手下又有一批对你忠心耿耿的谋士。老聂、隋唐、况大年、高悬恭、我,再加十三王叔,礼亲王,还有疼爱你的皇太后,我就不信我们斗不过太子。”颜十七这个人平时总是嬉皮笑脸,很少像今天这样一本正经的说一件事,不过他正经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聂归元对文珏说:
“聂某虽不才,但平时熟读史书,在谋略上自诩技高一筹,聂某想向三爷举荐一个人,凌烟阁大学士明泰。他和包方一样都是两朝元老,在朝中有一定威望。最重要的是明泰对太子颇有微词,他说太子是个阴谋家,我曾把大皇子文玺的事跟他说过,他也相信大皇子为太子所害。”
文珏点头道:
“明泰我见过,此人刚正不阿,世人都叫他明诸葛,可见此人足智多谋,若能得到他的支持,那再好不过。”
聂归元道:
“我们的人除了要有谋略之外,最重要的是一心一意效忠三爷你,而且口风一定要紧,决不能透漏出去半句。”
隋唐附和道:
“老聂说
的没错,今天就这我们四个人,若走漏了风声就是其中一个透漏出去的,大家小心为是。若明泰肯为我们所用无异于锦上添花,不过要是能把况大年争取到我们这边比争取一个明泰还重要。况大年统领禁军,陆星出事之后最为骁勇的撼山军归他统领,不过况大年此人有点认死理,不知能不能策反。”
颜十七拍了拍胸脯,高声道:
“策反况大年包在我身上,怎么说在义忠堂的时候我们是拜把子的兄弟。”
文珏道:
“若能策反况大年再好不过,若策反不动我们再另做打算,禁军早晚一天是我的。”文珏握了握拳头,脸上的神情无比坚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