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地瓜永远是对的 > 赴汤蹈火

赴汤蹈火(1/2)

目录

第二天一大早,俞家宝和清水一起去了新店。

白色瓷砖贴满了整面墙,干净明亮。通常面包店的厨房都很紧凑,面包师背靠着背,螺蛳壳里做道场,这厨房却有三十来平米。

俞家宝和清水扫视装修图纸,厨房大是大,但设备占据了三分二,操作台空间逼仄。法国方的负责人说:“我们都用冷冻面团,很省地儿,台面你们优先使用。这里会开个大玻璃窗,让消费者看到怎样现场制作面包,多好的噱头!”

俞家宝想,敢情我们是来表演杂耍的?卖冷冻面包的店开这么一扇玻璃窗,活脱脱的诈骗。

清水:“我跟你提出过,要做个石炉子,没有在装修计划里?”

“抱歉清水先生,窑炉肯定是不行的,你看这瓷砖多白多漂亮,弄个农村的那种炉子,岂不肮脏?而且烧柴火太多安全隐患,这种噱头,北京很多餐厅玩过,大部分没做两年就倒闭了。”

俞家宝反驳:“这不是噱头!我们在日本的店,厨房比这小一半,半面墙砌了窑炉。是我们最重要的工具。”

那人温和一笑,眼神却掩不住轻蔑:“日本人愿意为这种传说买单,但咱中国人嘛,讲究实际,窑炉被历史淘汰是有原因的,现在没有人会为怀旧付额外的钱,这叫智商税。清水桑知道这个词不?”

俞家宝好不容易才忍住不骂街。炉火均匀的高温对面包的膨胀度、口感、湿润度、表皮的褐变和香气都有影响,并非什么怀旧噱头,他不客气道:“智商税就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一棒子打死,显得自己有脑子。”

那人又笑:“面包师先生脾气不小。谁有决定权,谁就可以定义智商,炉子是不可能了,要不您在院子做个烧烤架?”

俞家宝满肚子怒火,打架他不怕,怕的是这种笑面虎,不跟人直接冲突,可每一句话都绵里藏针。

他恨恨地回到了废墟。桌椅帐篷都撤去了,炉火却重新燃烧起来,现在已达最佳温度。

没想到两大厨和侍酒师还在。

“良辰哥、子安哥、阿达哥哥,你们还没收拾完?”

“收拾完了,”子安指了指炉子,“等你烤面包呢。”

俞家宝不想浪费掉酸面团,因此天未亮就来升炉子,现在炉温正好达到理想温度,把黯淡燃烧的柴火铲出来,便可以开始烤面包。俞家宝摸着脑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你们都在等我的面包?”

阿达:“70多个小时发酵的面包,当然要试试啦。”

由良辰拿出保温箱:“喝红的还是白的?”

“一大早开始喝酒?”子安搭着他的肩,“我们喝豆汁儿吧。”

在他们期待的目光中,一个个面团送进300多度的炉腔。过了一阵老邱也来了,带着豆汁儿和熏肉,搓着手等面包出炉。“真香!多久没闻过柴火烧烤的香味。咦小爷,你干嘛抹眼泪?”

俞家宝眨了眨润湿的眼,掩饰说:“……烟太呛了。”

哪里有什么烟?事实是,俞家宝也很久没闻过这个味儿了——酸面团抚慰人心的香气,那让他领悟生命的骤然膨胀,他的涅槃重生。把面团拿出来,焦黑的表皮像土地一样龟裂,不似人造物,倒像刚从地里拔出来的。

等了一个多小时,面包差不多晾凉了,俞家宝用锯齿刀切开面包,酸面团的醇香扑面而来。比预定烤制的时间延迟了十多个小时,俞家宝做了降温措施,但面团发酵还是略微过度了。面包比平常酸,幸好弹性和柔韧度依然优秀,长时间发酵的浓郁风味溢满口腔,丰满又柔和。

俞家宝的怒火和不平都被面包安抚了。酸面包与他的人生早就紧贴在一起,在他能量衰竭时,面包的滋味就像多喜子以沧桑之手抚他后背,让他心安。

他沉浸在面包中,对周围惘若未闻,直到老邱拍了拍他肩膀,感慨道:“还好昨天拿出来的不是这面包。”

俞家宝一惊:“不好吃吗?”

阿达陷入沉思:“不是不好吃,是味道太饱满,我们后面的菜接不住。这个面包很好,客人吃了这个,接下来的几个前菜都很平凡了。唉,子安,我们要做什么菜才可以?”

子安沉着脸摇头,不说话。老邱:“吃个面包,怎么都伤风悲秋起来了?”

子安眉头一动,由良辰就猜到他的心思,这六十多年的酵母,肯定让他想起了马大爷的老面包子。包子店的消失一直是他心头的遗憾,而且法餐厅即使取代了包子店,最后也同样被发展洪流吞没,在子安的心中,老面团与餐厅不过是同一命运的两种面貌罢了。

这事儿无可安慰,良辰抚了抚子安的后背说:“火炉烤出来的味儿真正。”

子安点点头:“好久没吃过那么好的面包。炉火不该熄灭,满街的车,到处都是工地,一个炉子能污染多少空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