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太子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1/2)

目录

依照周子衿所言,我径直去了书房。---门虽大敞着,我还是象征性地扣了两下后才往里走去。父皇正坐在几案前翻阅着手中的书卷,听见我走进屋里的动静,才堪堪抬了下眼皮子,“何事。”

尽管父皇的语音平稳如常,我却不自觉地有几分紧张,尽管我早已在心底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不过是传句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可不安的。深吸一口气,我挺直了脊背,答道,“严徇他,今晨在府衙自缢身亡。”

父皇挑起一边眉,却并不是诧异的模样,沉默片刻后他问道,“府衙那边你可安排妥当了?”

“总之先下了封口令,具体要如何安排,侄儿……打算等父皇命令。”若是现在立刻派个人快马送信回去,往复也就四个时辰,应当赶得及在明日之前回到相岳城。既然父皇乐意如此装模作样,我为人臣子,自然应当陪着。

“等送信的人回来,严徇的尸身都怕要烂透了。让杨靖安找仵作去查查有没有其他伤口,若无大碍就葬了吧。”

闻言,我不由得一愣,“葬在……此处?”

“若你有把握说服朝廷里那帮老东西,我倒是不介意让人把严徇弄回京城。”

我想不通父皇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若光是董家案也就罢了,严徇的死显然牵扯甚多,真要追究起来,我的处境或许会随着案情发展而变得不利,是以我会有恻隐之心并不奇怪,可父皇又是为了什么?

曾经我以为他乔装打扮成三皇叔来到相岳城的目的是搜集董家案中不利于外翁的证据,以方便日后一举扳倒左相府。可至今为止,他的行动中并没有可疑之处,仿佛全副心思都放在了董家案上。

而眼下任谁来看都知道严徇死得不明不白,父皇竟不打算追究?这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怎么,还有问题?”许是见我没有立刻回应,父皇复又开口问道。

我心下一惊,赶忙收拾好了自己得情绪,摇头答道,“既然三皇叔这么说,侄儿自然没有异议。”

“待回到京里,往后的一段日子怕是清净不了了。”

严徇死后,刑部尚书之位亦随之腾出空缺。如今朝堂时局逐渐偏向稳定,骠骑将军李明延在父皇的刻意扶持之下,已经有了与身为左相的外翁分庭抗礼之势。www.dizhu.org文官出身的严徇自然甩不掉文人的老毛病,自视清高不乐意与权臣为伍,在父皇有意无意的帮扶下,刑部倒也勉强称得上是朝廷中的一块净土。

朝堂上的风向随着帝王的心意瞬息万变,可每年还是有数不清的人前赴后继,遑论是刑部尚书这等算得上高官的正二品官位,哪怕是只能位最后列的从六品都能抢得你死我活。

我隐约察觉到父皇这句话似乎还有着弦外之音,但在无法辨别他真正想法的情况下,我根本不敢随便接下,只得顾左右而言他,道,“父皇怕是又要被朝中那群老学究弄得头疼。”

大约是见我这般冥顽不灵,父皇终于放弃了继续与我浪费时间的想法,多嘱咐了几句后便挥手示意我可以退下了。

第二天杨靖安差人来报,说是甯三一力担下了所有罪责,由于主审此案的到底是刑部,故而更多细节要等将其押解回京后才能知晓。如此一来,董家案虽算不上告破,总算方为泽也是洗清了嫌疑,不至于再祸害到外翁。

到此我也失去了继续留在相岳城的意义,我自然不是没有考虑过回京事宜,怎料父皇却悠哉游哉,似乎完全不在乎那些被他留在身后的政务要事。

我紧绷了许久的神经也终于在相岳城迎来秋收祭的这天稍稍有了松动的痕迹。

这天早晨我刚起身,就被在门口候了许久的周子衿和元双催促着洗漱、用早膳,然后更是直接被两人拖着出了门。

此时的相岳城似乎已经完全开启了节庆模式,围绕着城中心的几条大街均是张灯结彩,尽管那些彩色的灯笼尚未被点亮,却完全不影响它们带来的喜庆氛围。由于这里的管制远不如京城那般森严,白天沿街商户开门后,会有不少小贩见缝插针地在附近空地摆下摊子,吆喝声说笑声不绝于耳,整座城都洋溢着一股欢快的气息。

我以为周子衿这臭小子哪怕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为这点小事去惊动父皇,却忘记了他那里还有个得力小帮手元双。偏偏,父皇竟还摆出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跟着元双走在最前,这景象着实让我吓得不轻。

周子衿识趣地跟在我身边,不时为我解说这相岳城秋收祭的相关事宜。例如我们现在正在逛的朝市,以贩卖本地人的农作物、手工制品为主;而到了傍晚,在同样的地方还会有一场晚市,届时则是外来商队占主导地位。过了酉时后,在府衙前的空地上还会有一场祈祷来年丰收的祭典以及烟花盛会,可以说是一个在相岳城中重要度与农历春节相比肩的节日。

直到这时,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也许昨天周子衿想要与我说的话大概就是这个。

尽管街边叫卖的小贩手里的商品各有特色,我的注意力却还是**满了糖葫芦的草靶给吸引了过去。我一边漫不经心地跟周子衿胡扯,一边快速思考该用什么借口才能让我名正言顺地吃上糖葫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