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1/2)
新妇进了韩家的门, 府上热热闹闹过了几天, 之后便渐渐归于安宁。陈氏是大家闺秀, 典则俊雅,迎人待客这方面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很得荀氏的欢心。
而韩青和陈氏这对初尝云雨的新婚夫妇则满心喜悦,好在双方对这门亲事都很满意,没有情感基础的小两口已经开始慢慢培养感情, 平日里走动的时候出双入对,越来越有些举案齐眉的意思。
这日晚饭之后,韩庭趁着全家都在院里饮茶闲聊之际, 终于提出要离开邺城的事。
荀氏开始还有些懵,皱眉道:“你才多大个人, 便要你亲自去看顾吗?手底下的人养了这些许年, 不就是替你办事的吗?”
大约是觉得主母严厉的目光无意间扫过,阿娇和郑氏在韩庭身后垂下头来, 默不作声。
韩庭深吸一口气, 娓娓道来:“上位者需要有学问、谋略、眼光和胆识,在安逸的环境里生活只会丧失对局势的判断和洞察。现在家里有大哥帮衬着父亲管理州府事务, 政通人和。于外,黑山军是可以作为冀州南边的门户, 但北边呢?公孙瓒吃了败仗肯定恨父亲入骨, 我散在辽西的人前几日传来消息, 辽西每日都在征募士兵, 说不定哪天就会卷土重来。而勃海郡对冀州重要, 于我也很重要,儿子并不想在父亲的羽翼下按部就班地生活。说到底,是我自私也罢,野心也罢,阿庭要做的事从来都不在冀州之内,乱世中,我只想求自己的道。”
荀氏红了眼眶,见韩馥自顾喝茶,面色毫无波澜,便瞪了他一眼:“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二郎有心离家,他还年少,你如何忍心啊。”
韩馥心虚地摸着胡子,这事他瞒了妻子挺久,此刻只好讪讪地说:“夫人莫怪,身为人父,为夫常常自责,每每想到家里靠儿子躲灾避劫,便夜不能寐。阿庭天资超凡,非一般稚子可比。你早知他聪慧异常,让他按照自己的本心走,何尝不是我们为人父母所能给予的最好支持。”
陈氏低头剥着橘子,掩饰心底的六分诧异和四分雀跃。能让她听到这些话,其实也表示这家人将她当作自己人看,她没想到,平日里对她彬彬有礼的小叔居然有这么大本事。
荀氏掏出手绢默默擦了把泪,把矛头对准韩青:“还有你,你也该是知道的。好啊,敢情你们都瞒着我,就知道欺负我一介女流。”
韩青面露难色,虽然他曾经想过母亲会伤心,但也不知道如何开口,最终只是叹了口气。
这还是韩庭头一次惹得荀氏哭,心中早已悲伤至极,像是被大锤狠狠砸了一把。他揉揉微红的眼睛,忙给韩青打了个眼色,韩青心知肚明,便悄悄拉了拉自己夫人的袖子。
陈氏亦叹了口气,她擦完了手,起身走到荀氏身边,像个贴心小棉袄一般偎在她身侧:“舅姑,莫哭坏了身子,勃海郡好歹也在冀州境内,让小叔常回来看您就是,他不在的时候啊,儿媳便来陪您说话。”
荀氏紧紧地攥着陈氏的手,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口诛笔伐:“望舒(陈氏小名),你看吧,这些个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陈氏此刻温柔得像朵水仙花,她伏到荀氏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悄悄话,不知道说的什么,竟让她破涕为笑,脸色好了许多。
韩庭、韩馥和韩青三个直男面面相觑——果然还是女人最懂女人啊!
韩庭趁热打铁,走到荀氏身前跪拜:“母亲在上,儿子不孝。幸而大哥成亲了,家里有嫂嫂陪着您,这才能放心地离开,不能见母亲欢笑,阿庭心中难安。”
韩庭跪得挺直,荀氏虽然心疼他,但也知道这次是劝不动他的,半晌后才说道:“你既已决定,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把你教养的伶俐人都带走,还有陈伯,也随你去吧。”
陈伯做了大半辈子管家,府宅里的事情,没有人比他更加得心应手。
韩庭却摇摇头道:“陈伯年纪大了,不宜随我在外奔波。况且还需要他帮着母亲操持家里事务,儿子亦不愿意母亲受累。”
韩庭话音刚落,阿娇和郑氏已经叩伏在地:“夫人放心,奴婢会照顾好主人的。”
茶话会散去,小夫妻回院子的路上。
陈氏大约是觉得韩庭离家的年龄实在是小,迟疑地问韩青:“小叔年纪尚幼就要挑这么大的梁子,能担得住吗?”
韩青抬手拍了拍她胳膊,苦笑一声:“除了我们自家人知晓,倒是没有旁人知道。弟弟天生聪慧,比我和父亲不知道灵活多少,前些年蛾贼祸乱颍川,弟弟劝母亲搬到山上庄园,从而保全了一家人。后来大疫之时也出了不少主意,更别说帮助父亲稳固冀州,打退了公孙瓒和袁绍等人的联军,哪怕就是十个我加起来,也比不上他。”
陈氏莞尔一笑,给自家相公打气:“郎君莫要妄自菲薄,小叔是小叔,自有他的长处。在我看来,郎君也不差,那是天下一等一的。”
韩青突然问道:“你刚刚,跟母亲说了什么悄悄话?”
陈氏一只手按着咚咚直跳的心口,一只手对身后跟着的乳娘和婢女挥手,等她们转过身去,便一脸娇羞地贴近韩青的耳朵:“我啊,刚刚跟母亲说,我若是和郎君早些生个娃娃,母亲就不寂寞了。”
陈氏说完已经满脸通红,像个娇嫩欲滴的樱桃,熟透了。
韩青露出一口白牙,眼睛笑成月牙,刮了刮陈氏的鼻子:“夫人,那我们回去造人,母亲高兴,我也高兴。”
陈氏“嘤”了一声,身子已经半边酥软。
小夫妻紧紧拉着手,脸红心跳,怀着心事回屋去了。
……
韩庭来到学堂,就要和荀绲辞别了。
来的时候,荀彧和郭嘉正陪着荀绲整理著书简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