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事】(1/2)
两汉嫁娶之风, 奢靡异常。
虽说前汉曾经下诏欲限制这种风气, 但民间对此置之罔闻, 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奢侈风俗毫无收敛。到了东汉, 上古淳朴的风俗早已丧失殆尽。
一般来说,世家和其他跟风的豪族嫁娶讲究一套名为“六礼”的繁复礼仪。其中最为重要的吉祥物乃是大雁,光这大雁一物就得送四回。纳彩之时, 曾托了荀绲送过一只大雁去陈家,不过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
陈群来邺城之后,两家都心知现在世道不太平, 送亲的路途又遥远,来回折腾怕是要拖延了婚期, 于是便将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四道礼节一并办了。
五月初三, 中原大地处处绿树成荫,燕语莺啼。韩家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带着纳征的聘礼到了许县。
许县城西的陈府内外张灯结彩, 忙活的陈家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笑容, 统一穿着玄色礼服的韩家仆从正往府里搬聘礼,处处都透着股喜庆的味道。
虽说前期礼仪从简, 但对府外吃瓜看热闹的许县百姓来说,陈家的面子那是赚足了的。
看热闹的不乏有七嘴八舌之人。
人群中有个大眼青年爆料:“这韩家是下了血本的啊, 我姑姑在陈家当值, 她可是亲口告诉我, 韩家下聘的礼金跟皇帝陛下聘后的规制一模一样, 黄金足足有二百斤呢。”
马上就有人附和道:“那可不, 你们看那些仆从进进出出的,这得搬到什么时候。”
众人一瞧——确实,光聘礼马车就十几辆,那一箱箱挂着红布条的箱笼好似搬也搬不完,其他彩礼怕也是不计其数的。
“还有更厉害的呢!”有个神神秘秘的声音抓住这个安静的空当,一下就吸引了群众的注意,“你们没瞧见,我刚刚从城外回来,现在城外驻扎着一支接亲的骑兵,全都穿着黑色铁甲,看人数怕是有上万人哪!”
“真的假的?”有人不相信。
“那还能有假,不信你去看!”被质疑的那人明显提高了音量,说得确凿无疑,“那些军旗上可都写着‘韩’字呢,连县里衙门都去人了,态度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众人:“哟呵——!”
“怕是没多久就要在颍川传开了,韩家在冀州打了大胜仗,现在谁不知道啊……”
……
知情的陈家人倒没有像这些百姓一样大惊小怪,派骑兵护送是韩家安排好的。接亲一路,前半程不从兖州过,后半程从东郡走,所以配了两千七骑兵外加三百黑衣护卫。一是怕袁绍和刘岱的人贼心不死过来捣乱,二是给天下人一个信号,陈家从此由韩家照拂。
在厅堂里行完一整套礼仪,韩青率先出了陈家大门为新妇将马车驾到门前,等陈家女登上车之后,陈家的仆人便代替韩青驾车。
韩青长舒出一口气,开开心心地跑到车队最前头上马,准备和城外的队伍汇合了。
坐在马车里的陈氏虽然有些忐忑,但转念一想,派了这么多精骑护送,路上应该不会有人想不开跑来劫掠吧。
乳娘李氏在一旁宽慰:“女郎莫怕,韩家给了这么大的面子,总不会出错的。等到礼成之后,女郎再生个一子半女,哪怕妾室进门,您占着主母位置,下辈子都是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说到此处,陈氏不禁有些羞红了脸:“我之前不敢看,郎君长得如何?”
先前厅堂里人多,娇羞的陈氏都不敢抬头,只看到自己郎君黑色下缘的衣摆和黑色丝履。
李氏见她这副小女儿姿态就笑了:“女郎放心,大公子品相端正,生得一表人才。”
“那就好,那就好。”陈氏拍着胸脯,找其他话题想要镇定下来,“听乳娘这么说来,韩家还有别的公子?”
李氏点点头:“这些都是要说给女郎听的。原本想半道上再说,女郎问了我便先告诉您。这韩家人口简单,除了当家主人和主母,没有其他妾室。下面就两位嫡子,一位是女郎的郎君,另一位,女郎喊他小叔即可。”
陈氏点点头记下了,心想:看来这韩家家风严谨,只要服侍好舅姑【1】和郎君,暂时就没有其他宅院内的勾心斗角。要是讨得郎君喜欢,像舅姑一般独占宠爱那是最好不过的。试问哪个女人愿意跟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男人?
……
溱与洧,方涣涣兮。【2】
少女怀春的心思众人不得而知,等出了城,车队沿着绿波荡漾的洧水一路向北走,队伍最前边的几个人边走边开起了玩笑。
这次迎亲的主角是韩青,凑热闹的有韩庭和郭嘉,领兵带队的分别是徐荣和阿庆,从某个方面来讲,除了韩青,其他人还属于单身狗。
韩庭骑马跟徐荣齐头并进,取笑他道:“徐将军都是大龄青年了,怎么能让我大哥赶在前头。”
这几个人里头年纪最大的非徐荣莫属,今年已经二十五,却还没有成亲。
徐荣干笑一声,心里也挺苦:“主公不知,原本董卓已经给我指了一门亲事,只是后来……那啥,您也知道。我便到了冀州,可怜我那没过门的夫人该是另外嫁人了,如今再说这事,黄花菜都凉了。”
郭嘉嘴上叼着根狗尾巴草,促狭道:“回头得让阿庭和文若赔你一个夫人。”
“先生好主意。”徐荣听得眼睛一亮,面朝韩庭,脸上满是谄媚,“主公,您得给我解决解决人生大事啊。荣要求不高,会洗衣做饭、能给我生孩子就行!”
郭嘉莞尔一笑——这要求还真不高啊。
“行啊,到时候你看上哪个,我帮你上门提亲!”韩庭满口答应,他神色一动,骑马靠近韩青悄悄道:“大哥,你可看清嫂子模样了?”
韩青面皮薄,被韩庭一问耳朵就红了:“啊?我,我没……没看清。”
按这来说,这对新人还挺有共同点,就是害臊。
韩青今天穿着爵弁服,上身是玄色丝衣,下身是带着黑色下缘的绛色裤子,这算士族成婚最体面的礼服了。
徐荣回头遥遥望了眼新妇的车架,笑嘻嘻问韩青:“大公子,夫人长什么样啊?”
韩庭白了徐荣一眼:“我大哥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郭嘉摸着下巴:“那还真是郎才女貌。”
郭嘉起了兴致,拿起悬挂在马鞍边的酒囊,烈酒入喉,说不出的酒香醇厚,他口中吟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诗经》中的桃夭篇。
虽然没有配乐击鼓,但此时河畔桃红柳绿,胜在应景。
众人跟着郭嘉开始高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