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几点了(1/2)
第七十二章:
李家庄的清山活动,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山货堆成山。腌制好的山猪肉,鹿肉, 獐子肉,野鸡肉,野兔肉等一缸又一缸的堆满了庄子旁边的大山洞。
新鲜的蘑菇, 木耳, 野菜,山椒,芋头,榛子,板栗,山楂,生姜,花椒,八角, 草药等等, 一箩筐又一箩筐的晒满了庄子前方的大广场还不止。让人看着就高兴。
而且庄子上自从清山开始,每天都被浓郁的肉香弥漫。今天不是各种猪杂,羊杂, 鹿杂,鸡杂等的煎炸卤烤炒炖焖, 让人吃得只后悔时以前居然不把动物杂碎当回事。明天就是各种猪肉, 鸡肉, 兔肉, 鹿肉等等的红烧,粉蒸,炖煮,爆炒,熏烤,熬制等等。
大约是这个时候的人们对肥胖三高什么的还太陌生,无论是雇佣来的村民,还是庄子上的俘虏或奴隶们,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一边吞咽口水,一边努力的干活,就翘首以盼的努力表现,好让主家在饭点的时候,好多奖励一碗大肉。
大肉啊,那一碗的大肉,往往都能让周围同伴至少连续一个月的羡慕跟什么似的。
朱二柱将一筐子碎石倒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喉咙忍不住滑动了一下,随后就向庄子的方向看去,嘴里忍不住嘀咕,“这,这李家庄真是富裕,这天天炖肉,就跟肉多的炖不完似的。”嘴上这么说,脑袋里已经开始幻想着今天中午是能吃到大块的芋头炖兔子肉?野鸡炖蘑菇?红烧肉?大杂鱼海鲜汤和软乎乎的大蒸饼,还是与三合一的干饭。
负责将石头一颗颗平摊开,身体瘦弱,看着四五十岁,头发已经花白的黑红脸汉子闻言裂开嘴道:“嘿嘿,馋吧。你家距离这边远不知道,这李家庄的庄主啊据说是位伯爷,人心眼好着呢。不说咱们这些每天拿十个大钱的雇工顿顿有肉吃,就是后山那些烧砖烧灰的高句丽俘虏饭食也能让你小子听了眼红。”
“高句丽的俘虏还给好吃的。”朱二柱有些动容。
“可不……”黑红脸汉子不在意道。
朱二柱蹙眉,他与大唐的多少子民一样,对高句丽人本能的就有仇恨。
“这,这也……”
“嘿嘿,短见识了吧?咱们这些泥腿子肯定是懂不了那些弯弯绕绕,可上面的贵人比咱们聪明。这边的管事给解释过,你看那些俘虏个个年轻力壮的,有些比你小子年纪好小,一个个若是好好的养着怎么也能活个三四十年,可若是几顿饭不给人吃,饿死了,你说损失的是谁?”
朱二柱听了顿了顿,思索半晌惊讶道:“果然是贵人啊,就是比咱们这些泥腿子聪明,咱们光想着杀光高句丽了,人家这直接把高句丽的俘虏当成不花钱的奴隶了。”
“可不,所以说,好好干。一个对俘虏都这么好的主家,可不多见。将来争取当李家庄的长工,俺可听说啊,这李家庄大着呢,以后还要从这边建到齐州府去,资历越高拿的越多,还能顿顿有酒有肉。”
“有酒有肉,这个可不敢想。”朱二柱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他今年十九岁,前两年刚娶了一房媳妇,去年的时候,媳妇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原本是可喜可贺的事儿,无奈家里太穷,任凭他到处奔波都不能让家里的婆娘和小子吃饱。
若不是半个月前,多年不走动的舅舅忽然到村子里来,说是要他帮忙找几个人,要带着大家去发财,而他也为了得到舅舅给大家的那份预支的工钱好让婆娘和孩子能在这个冬天有吃的,他是真不知道,他舅舅居然真把他们带好了。
要知道舅舅当初给的预支工钱可是一百文呢,多少家里日子好点的人家都背地里说这估摸是买命钱。也因此最后他舅舅在他们村里也就找到十二三个人,都是家里穷的实在揭不开锅的。他这边同样如此。
但谁想到他来了,却也真正的知道了,舅舅的确没骗他们。这些日子,他们每天过的都跟在过年似的。那些当初跟着舅舅出来的,见到舅舅都嘘寒问暖的,有时候甚至还把自己碗里的肉送给舅舅。
“你小子给老子有点志气。”脊背上一个巴掌,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朱二柱不回头就知道是他舅舅,赶紧转身道,“舅舅。”
“怎么样,早上来了几趟?”赵舅舅是个看着身体壮实的四十岁昨天的中年汉子,大概是日子过的好,裸露在外面的发达肌肉充满了力量。
“已经有十五趟了。”朱二柱认真的回答。
赵舅舅非常满意的点头:“嗯,十五趟,很不错,没给你舅舅丢脸,接下来你就别去运石头了,赶紧跟着大伙好好的把石头平整一下,大管事刚刚说了,中午之前要把这片全部浇上第一次水泥。这条路未来皇帝陛下都是有可能要走的,咱们可不能含糊了。”
“舅舅放心,俺会好好做的。”朱二柱说着将筐子放到一边,然后蹲下去,随手捡了块大点的石头,就对着地上只是简单摊平的砸头往土地里砸。没有现代的压路机,在牛车拖着石磙碾压之前,第一道的铺平工作就只能靠人力。
赵舅舅见外甥干的认真利索,再次满意的点点头继续往一个方向走。作为首批进入李家庄干活的人,后面又为李家庄招来了上百名的雇工,现在的他已经是个小管事了。手下领着五十人,和其他修路的二十多个管事一样,每天负责二十丈路段的休整,铺垫和水泥焊接。工钱是普通工人的十倍,还有四人一间的宽敞房子住。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自从在管事那边偶然知道,这李家庄其实变相的就是皇帝陛下的庄子后,他是心里梦里都是怎么得到庄子主人的同意,可以把家人定居在这边。
他不求和这边庄子上的庄户一样,能拥有一套二层的大房子,家里的婆娘还能去做可以拿钱的轻松工作。他只求能住进来就好。就算皇帝陛下一辈子不会过来,只冲着这位伯爷舍得给工人吃肉,他们一家未来几十年都不会面临饿死。
李乔木不知道,因为他的大方等各种原因,庄子上的雇工现在都想留在庄子上当长工。自从第一天跟着上山,回来吃了顿好的,又被人按在床上享受了一把,第二天躺在床上起不来后,他就再也没去山上了。
但他每天都能从秦颂那边知道,李家庄背后山林的丰富,进入山林的树清队伍,几乎每天都能打几头山猪,几百只野鸡野兔等回来,其他山货更是一箩筐又一箩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