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夕阳晚照斜 > 074 又来了

074 又来了(2/2)

目录

等宋词一套拳练下来,小半个时辰过去了,身上单薄的单衣也被汗沁湿贴在身上。

宋词停下来的第一时间,不是去冲澡,而是走上游廊,捏了捏唐诗拿着针线的手,感觉是暖和的,才放心。

说是做针线,唐诗也是缝几针停下来摸会汤婆子,看两眼宋词练拳,身上穿的也暖和,所以她双手一直都是暖和的。

时辰也不早了,宋词洗漱完,又伺候着唐诗也洗漱,两人便歇下了。

次日,宋词还是一早就起来在院子里练拳,然后用过早饭,叮嘱罗婶照顾好唐诗后,不等唐诗起床,便出门出发跟着常将军去往郾城府。

宋词离开后,唐诗的日子还是一样平静,孕期渴睡,加上天气冷,在床上躺着的时间不少。醒着的时候,偶尔跟着罗婶出去逛逛集市铺面,动手缝上几针小衣裳,倒也过的惬意。

一日,当罗婶买菜回来,告诉她,在街上看到宋明开的时候,愣了会,才回过神来。

许是离老宋家有些远了,心思也多放在了肚子里那块肉上,所以有些时日没想起老宋家的人了。已经习惯了一切有宋词操心,特别是年节送礼往来,一直都是宋词在处理的,上个月来城里没多久,听说三房的何氏有了身孕,也是宋词托人给带了礼回去,根本不用她插手操心。

唐诗那一日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想吃酱鸭,罗婶便跑去给她买。

买酱鸭的铺子有些远,在春柳巷的巷子口。春柳巷,顾名思义就是春眠弱惊风,柳腰细紧握,城里各大妓院乐坊聚集的一条巷子。

酱鸭铺子的当家也有意思,把铺子开在这里,各路达官贵人贩夫走卒都会经过的地方,人流量不错,卖得也不错,当然,味道也不错。

罗婶可是一路打听过来,都说这里的酱鸭是最好的,也不嫌远,特意跑过来买一只回去。

没想到,在铺子门口,却看见了宋家长子宋明开,一副没睡醒的样子,边打着哈欠边从巷子里走出来,脸色憔悴,身上的一副也皱巴巴的,昨晚做什么去了,一目了然。

罗婶看见宋明开出来,便转过身去,宋明开的样子一看就是奋战一夜没睡够,那里会注意到周边铺子有认识的人,目不斜视的,便走过去了。也是身上没有银子了,存了多时的私房,跑一趟春柳巷便没了,经过酱鸭铺子的时候,闻到香味,鼻子也耸动几下,吃不到闻闻香味也好,只是囊中羞涩,没有勇气走进铺子,看一眼都怕自己挪不动脚步。

昨晚上那小蝶,滋味实在是让他回味无穷,他可是把荷包里的最后一枚铜板都掏出来,才能留宿到天亮。早晨还腻歪了好一会,才被老鸨赶了出来。

宋明开还想下回再来找那小蝶伺候,可荷包里的银钱不经花,心里寻思着,这几日要回家一趟才行,从他娘和媳妇手里抠点银子出来花花。反正他是长子,老宋家的就是他的,爹娘的也是他的。爹娘手里的银子花完了,他们还可以问另外三个儿子要,特别是老四,不但吃着公粮领着饷银,还搬到了城里来住,手里肯定有几个钱,要两个过来花花也是应当的。

宋明开心里想得好,过了几日,老想念折魁楼里小蝶的滋味,一想起来心里就痒痒的,特别是在夜里,难受得难以入睡。便跟人换休,跑回家去了。

宋明开再回城的时候却不是一个人,等人被罗婶迎进来的时候,唐诗正无聊的拿着把剪子,在院子里给败落的月季剪枝。一枝剪断的花枝,卡在枝丫间没有掉落,她便用手拿起,小陈氏突兀的尖亮嗓音,吓人一跳,拿着断枝的手一抖,断枝上的刺便刺了一下手指。瞬时间,手指上冒出了一粒血珠。右手一送,剪子哐当掉到了地面,口侧边口袋撤出手绢,压住冒血珠的手指。

“夫人,要不要紧?哎呦,都流血了。”

罗婶在剪子落地的那一刻,就丢下陈氏和大房的几口子,快步走到唐诗跟前。拿开手绢一开,手绢上一朵晕开的红梅,再看手指,没有手绢压着,血慢慢又渗了出来,只是没一开始的多了,罗婶看着也是大惊小怪的。

唐诗心里憋笑,由着罗婶发挥,折腾,被扶着进屋,用热水洗过手,又上了药,用布条把手指缠得像只胖萝卜,才放过可怜的手指。

等到唐诗包扎好手指,出来跟陈氏,宋明开,小陈氏打招呼的时候,他们已经大略把屋子看了一圈,来到正厅。陈氏眼睛看着手里摸着正厅的家具摆设,宋明开毕竟见过些世面,比陈氏更看得懂这些,看得出来,虽然不是什么名贵之物,可也要花不少银子才能买到,心里更是滋滋冒泡不是滋味了。

小陈氏更是嘴,里啧啧赞道,从站在门外边看到这座房子的时候,惊讶惊叹与羡慕便没有停歇过。看得差不多了,收到婆婆的眼神,便要往唐诗的房间走去。

从他们进了门,唐诗招呼都没打一个,便躲房间去了。

不就流了几滴血,有什么大不了的,她以前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受了伤洼洼淌血的时候,还不是随便扯点草药糊上,照样继续干活。城里住了几日,便变得金贵起来了。

“四弟妹,四弟妹,还在房里呢,都来半日了,咋还不让你家下人给娘上茶呢。”

小陈氏边往唐诗的房间走去边嚷嚷着,眼里还盯着游廊里边上的装饰看。

“大夫人,请稍等片刻,给我家夫人包扎好,老奴便出去给老夫人上茶。”

一个正厅就整的这么气派,想必他们房间里更是不用说了,值钱的玩意儿肯定不少,要是能顺到一两样,来这一趟也值了。想到此,小陈氏脚下更是走的飞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