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送别离(2/2)
而宋词,听的是一惊一乍,时而点头赞同,时而胆战心惊,媳妇,还真是什么都敢说,有些话,换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敢轻易说出来。
什么逃兵,保命,什么大邑军溃败,狼狈的被西凉军追着打,每一句传了出去,都要被拉去砍头的。
“听到没有?”
见他木楞着,没有任何反应,唐诗从他手里抽出了自己的手,往他身上推去,推醒了呆愣住的人。
“听……听到了。可是媳妇,有些话,私底下跟我说说就行,当着外人,千万不能说。”
要不会被砍头的。
最后这句话宋词没敢说出口,免得吓到媳妇。
“这会儿你都要去送死了,连命都要没了,还管别人做什么?”
说到死这个字,唐诗的嗓子眼也不由的有些哽咽,一年的相处,就算是只猫只狗,也相处出点感情来了。这个小男人啊,也就像这里的每一个普通农家汉子一样,没什么大出息,也给不了她多好的生活,可他对她的好,他对她的点点滴滴,她都记在了心里。可这个对她好的小男人,很快就要到战场上送死去了,就要留下她一个人在这吃人的世间了。
“媳妇,你放心,为了你,我会活着回来的。你说的,我都明白,都明白。”
宋词知道自己对不起媳妇,他也不想扔下媳妇一个人,可是……眼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湿润,曾经有一瞬间,他曾闪过拒绝爹和娘,不去打仗的念头,最后还是作罢。
宋词把唐诗紧紧抱在怀里,火盆烤的,半边身子热乎半边凉,宋词抱的越发紧,想让她的身子暖和起来。他也不舍,他们才成亲一年,他们还没有一儿半女,或许,他们没有儿女也是好的,要是万一,他真回不来了,这样反而没有任何拖累,媳妇要再嫁,也能选个更好些的人家。
离宋词离家还有一天多时间,这一天多时间里,宋词哪也没去,就在家里陪着唐诗,唐诗洗脸他端水,唐诗做饭他烧火,洗衣裳,洗碗筷,把活都抢着干了。虽然这些活平时大多也都是他在做,可也想着趁他走之前,能多帮着做一点算一点。
以前总觉得日子过的慢,可现在,唐诗恨不得过的慢一些,再慢一些。
她把记忆中记得的每一场有名的战争,都一一拿出来说给他听,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转接点,浑浑噩噩的说着,说着。而宋词,什么也不问,仔细的听着媳妇说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句话,只要媳妇说的,他都记在心里。
转眼间,三日期限已到期,在一队身穿盔甲的官兵领路下,村子里哭声一片,去打仗的,送行的,那场面唐诗没有看见,她也不想看见。她只把宋词送到了山坡下,看着他走过了山坳,走上了通往村子里的路,直到看不清他的身影时,才知道,还是忍不住了,潸然泪下。
不止宋家屯,这个时候,每一个村子都沉浸在离愁当中。自从宋词离开后,唐诗就一直坐在小地坪,看着西北方向,久久不动,任风吹冷了手脚,吹冷了整个身子。直到二房宋明富和梁氏的到来,打断了她的清净。
“四弟妹,你咋坐外面呢?多冷的天,仔细着凉了。”
梁氏和宋明富是给唐诗搬东西的,先前说好的,宋词走了之后,她搬回老屋去住,大房早已经把房子给腾出来了。陈氏和宋老头把两个儿子送走了两个儿子,送上了战场,可以说是去送死的,就算平时这两儿子再不得他们欢喜,这会儿也伤心的落泪,半天没缓过来。
两个弟弟走了,看见爹娘这样,大房和二房两口子也没敢走开,一直在旁边陪着,老的不出声,他们也不敢说话。小陈氏手肘已经碰了好几次身边的宋明开,想让他开口,都被他眼神制止了
最后,还是宋老头开了口,让二房两口子去一趟南边山坡,把唐诗接回来。陈氏听了,努了努嘴,想说些什么,院子里西厢房隐约又传来了三房母子俩的哭声,最后到底没开口。
二房两口子去接人去了,堂屋里老的终于开了口,气氛也松缓了些,没有先前那么压抑了。憋了半天的小陈氏,也找到了时机开口。
“爹娘放心,房间我早收拾好了,保管四弟妹来了住的舒舒服服的。”
“老大家的有心了。”
“应该的,应该的,怎么说我们做大哥大嫂的,帮三弟四弟照顾弟妹是应当的,也是为爹娘分忧,弟妹在家里过的好,三弟四弟他们也能安心打仗杀敌,为爹娘争光。”
小陈氏这一番话说的,真是说到了陈氏心坎里,怎么说这大儿媳妇最得她的喜呢,不像那两个小的,一个整天嘴里撬不出两句话,一个好吃懒作,不过想到往后她们都在她眼皮子底下过,想收拾机会多的是,心情就好多了。
“不过,娘,你说,这四弟妹回来住了,他们那房子,,就这么空在那,多可惜呀。”
小陈氏这么一提醒,陈氏也想起来这一茬了,老四那房子,才建没多久的新房子呢,又是全青砖瓦房,可是村子里独一份,就这样空在那也真是浪费了。就是离村子远了些,要不,那小房子,给他们老两口住,倒是合适。
想到这,陈氏心里琢磨起来了,想着怎么安排这房子为好。按理说,她心里是最想让大房过去住的,可这样她孙子小福上私塾就不方便了,离镇子多远了老些路。二儿子呢,也有了自个的房子了,是不用考虑了。三房现在就剩下母子俩,肯定是得这里住着,方便照顾他们娘俩。
这么一细想,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那房子为好。空在那落灰尘,不甘心,一时之间,也想不出谁去住为好,别暂时把这事搁下了,挥手让小陈氏先忙别的去,心里一点都没有么儿刚离家去打仗就谋算他房子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