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周行岛传奇 > 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1/2)

目录

田里还有一些鱼没有收完,这几日连日大雨,都出不了门。王仁一家子呆在家里也没个去处。院子里的猪羊狗鸡也心情都十分不好,母鸡整天咯咯哒,也不愿意下蛋,整日里撩着爪子瞎溜达,听到屋里有人出来,偶尔还金鸡独立,一只脚半天不落地,就好象在练习什么奇特的武功一样。等人走近了,又扇着翅膀飞奔而去了。大灰狗感觉天气有点凉非要往鹅窝里钻。免不了和鹅打来打去。大灰狗的耳朵也流血了,夹着尾巴在院子里转圈圈。那大肥猪,摇着性感的大屁股在雨里散步,扎起的毫毛把每个雨滴都能破成好几瓣。老牛懒洋洋地吃着草,偶尔抬头看看四周,嘴里的白沫子流了一脖子,恨不得给老牛带上个围兜。几只羊时而在地上磨着角,时而站住反刍半天,消化着胃里的食物。一群鸭子,不论公母都走着八字步,踱来踱去,屁股甩来甩去,就像胖子走猫步一样。这最难受的就是人了,呆的的人心没着没落的,把头伸出门外,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大雨,大雨就像泼妇一样,一点修养都没有。哪怕你梳洗的油光粉面,珠光宝气,还是你装作温文尔雅,风流倜傥,抑或你是敦厚的长者或者调皮的儿童,大雨完全不理会。只是瓢泼而下。悲哀的是人间能离得了泼妇,万物却离不了雨水的滋润,要发芽,要开花,要长大,要结果,要滋养万物。这雨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李氏也没事干,到下房检查前些日子腌的鱼。王仁家五间上房,三间下房。由于这周行岛终年方位不定,因此也难分东南西北,金木水火这四方倒是自周行岛有始以来就定了的,因此这岛上的人都以四城定位。王仁家的房子,金方两间叫金屋,木方两间叫木屋,中间一间是门道。读者注意了,此金屋非彼金屋,这屋里既不藏娇也不藏金,这木屋也不是纯木构造,乃是当地人方位命名的方法而已。门道之所以称为门道是因为这中间一间虽然也是瓦房和金屋,木屋并无区别,只是这间建了火灶,堆了杂物。而金屋和木屋是专门供人休息的地方。王仁家门道里堆满了各种杂物,农具,粮食,菜蔬,桌椅板凳,乱七八糟,凡是怕雨淋的各种大件杂物,或者是怕老鼠偷食的各类作物统统都堆在门道里。金屋和木屋只有前窗没有后窗,屋子里倒是收拾的整洁干净,只是窗棂时日久了都已朽坏了,窗纸也破损不堪,窗户密封不好。风天进土,雨天进水,雪天结冰,霜天起雾。五间上房屋后都挂着桃木宝剑,拴着红布条,据说可以辟邪。三间下房,说是房其实就是几根木头搭个顶,叫成棚也是欺蒙读者了。既然这绝壁之上写的是房,姑且称之为房。这三间下房里面堆的都是牛羊的草料,满满当当,草料堆得老高都触到顶了。这些草料只是临时之用。到了秋天收了庄稼,三间下房边上还要堆积如山的草料。出了院子篱笆墙,有一个粪堆,堆的是生活杂物等等。扯的远了,回到正题。

李氏到下房见有些缸口沿上已经凝结出了盐粒,十日以上的腌鱼就可以吃了。检查了一圈,有两缸已经好了,又去忙别的了。到了中午雨停了。李氏揭开封口,大缸里鱼香四溢。李氏捡了五条最大的用木桶装了,准备给朴长老送去。王仁非要跟着去,李氏非不让。母子俩扮了半天嘴,最后还是决定带着王仪去。王仪是王仁的小弟弟,今年刚满五岁,长得活泼可爱,两只小手,关节上十个小坑坑,小胳膊,小腿就像莲藕一样。脸蛋胖乎乎的,谁见了都想咬一口。头发盘在头顶系了一个小揪揪,肚子上围了一个红色的肚兜。王仪虽然只有五岁,却和王仁生来脾性几乎一模一样,在家片刻呆不住,时时刻刻小嘴里喊着“出去玩,出去玩”。

李氏打算带着小王仪去,这么做自然有她的打算,以前每次去火方堂,朴长老见了孩子都会打赏,少则一些碎银子,多则几两银子也是有过的。况且自己走了,院子里的猪,牛,羊都需要人打理。王长腿脚又不方便,大事小情,繁杂无序都需要王仁照料。李氏打定主意,梳洗了一番,背了小儿子,裹了一层厚厚的羊皮,穿上蓑衣,戴上斗笠,提着木桶赶紧出门了。临行免不了又是对着王仁一通啰嗦,别忘了收鸡蛋啊,要把狗和大鹅分开,别忘了饮牛之类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王仁也是年轻,:“行了,行了,知道了,我的娘,我记住了,赶紧走吧,路上小心啊。到了和朴长老还有静芸妹妹别说我坏话”

李氏一边唠叨,一边出门了,猪羊狗鸡见了李氏出门,似乎也很欢快的样子,都叫起来了。李氏出了门,一路风风火火,到了赤火城,守卫查了木桶,就放进去了。赤火城的守卫有不认识朴风的,没有不认识李氏的,只因这李氏时常进进出出,时不时还带些腌鱼,水果给他们。因此李氏和守卫都很熟识了,这些守卫见了也都称呼一声大嫂子。打了招呼李氏就奔火方堂去了,报了名,从小侧门进去,门人带着一路往堂上去了。李氏是朴长老家里的常客,又是静芸的奶妈,和一家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静芸正在家里正憋得难受,听说李氏来了,高兴的就像热锅里的豆子,蹦来蹦去,赶紧迎出来了。“娘,你来了,快进来吧,王仁哥怎么没来?” 静芸有点不高兴。静芸从小就叫李氏为娘。习惯了长大了也没改过口。

“家里有事,你哥忙着呢,他还要扎草喂猪,给牛喂料,事情多了,今天来不了”李氏说着解下来王仪,抱在膝盖上。这边朴风听说李氏来了,丢下书,跑出书房,也往外迎。

“大嫂你来了”朴风边说边四下扫了一圈,看到木桶,高兴的眉开眼笑知道里面装的是自己最爱吃的腌鱼。忍不住过去揭开盖了看了看,闻了闻。闭上眼睛陶醉了小一会,也不得体面,咂咂嘴说道:“恩,就是这个味,就是这个味”。唤了厨师去做鱼,叮嘱半天,这才坐下来说话。

“有劳大嫂了,这天气又不好,路上估计也不好走,待会回去可要小心”。朴风说道。

“可不是么,这田的鱼还没有收完,我看还要个七八日才能收的完,可这老天爷也是不作美,天天下雨,也没个停,雨要是大了,田里漫了水,这鱼就都跑了。还好今年收的早,家里已有了几缸,我知道长老爱吃这个,晌午开缸看了看,有两缸已经可以吃了,我趁着雨停了,也顾不得孩子哭闹,赶紧给长老送来了”说着指了指王仪。朴风知道李氏的意思,就吩咐下人取了二两银子来给了李氏。

“长老太客气了,这腌鱼也不值些钱,就是给长老接个馋,换个口,这些银子,太多了,太多了”,李氏边说边伸出手,眼睛一刻没有离开过白花花的银子。笑容从脸上漫到了脖子上,每根头发都激动的颤抖着。

“大嫂,你客气了,收下吧,这是吃头鱼的喜钱”。朴风说道,转身回书房去了。李氏也不再客气收了银子依旧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