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2)
被人恋慕是很微妙的感觉,有些开心,有些羞涩,更多的是不知所措。那位恋慕如果是朋友,就多了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是让友谊继续而让爱情终止的,温庭筠珍惜这个朋友,很珍惜。带着欣赏珍惜,她喜欢李胜基这个人,但好像那不是心动。
可水不能就这么一直流下去,温庭筠就想以焚桂香告诉李胜基,这份情会有燃尽的时候,倒是不止是爱情,说不定友情也会断,那就太可惜了。
不过温庭侑说的也对,两全其美何其难,还是择其一吧,断就断了。
庭院的坑在温庭侑累的汗如雨下的时候终于足够深了,温庭筠把瓷罐递给他让他放好,再埋上。被她使唤的酒都醒了的温庭侑用铁锹拍平土的时候,问温庭筠这香能不能给他,反正也不给那个男人了。温庭筠说不行,温庭侑不满,他那么辛苦挖的坑,要个香都不行?
“一人一半?”
“不行。”
“不是,为什么啊~”温庭侑一身骚包的夜店装扮被弄的浑身是土,还扛着铁锹,非常违和的同姐姐撒娇“三分之一也行啊,我还没玩过这种香呢,怒那~”
怒那笑眯眯的看着他“它有自己的主人,就算是我也只是寄存,不能给你。我可以帮你重新再制一次香,选你喜欢的香。”
“那得多久,你不是说这个要一个月才行?谁知道你下次什么时候有这个闲工夫折腾这些。”温庭侑觉得这个承诺不靠谱,随口一说“你还答应给我做饭呢,我不是也没吃到。”戳着她的肩膀“分我一点呗~”
温庭筠的表情很温柔,拍了拍弟弟的胳膊,语气轻松又自然“不行。”
“呀,明明不是变成好欺负的样子了么,怎么就我不能欺负你是不是。”温庭侑不乐意“你就对我硬气,你跟那男人说不行啊。”
推着他往前走的温庭筠表示“我说了,只是没办法说更过分的话而已。”
“什么更过分的话?”
“不可能。”
“这叫什么过分的话。”
“说死了啊。”
撇嘴嘟囔着‘搞得好像不行还不够死一样’的温庭侑甩开温庭筠跑走了,温庭筠也没追,维持着自己的步调往屋子里走,等她进屋温庭侑早就不知道去哪了。
重回孤身一人的温庭筠先回房间换下了沾了尘土的衣服,从很久没碰过的衣柜里取出旧(新)衣服换上,再去厨房的冰箱里取出之前买好的青艾汁做一种小吃。
青团。
青团是一种江南小吃,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写的作法是现存最古老的作法之一,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现代的作法就很花哨也很渐变,首先青艾汁能直接榨汁了,糯米粉也多种可选,颜色想要什么都有,碧玉还是红玉由个人喜欢。
温庭筠做的是古今结合,没有捣青草用的成品青艾汁,里面却没包什么蓝莓馅这种创新产物,就是最老式的糖豆沙和甜猪油,这两个倒是她提前做好带过来的,豆沙是自己熬的,猪油也是自己熬的,馅的比例不用说,当然也是自己调的。
青团和所有糕点都一样,准备材料很麻烦,真做起来了简单的很。调好青艾汁的面团蒸煮过后和馅料包裹,剪粽叶铺蒸锅,把做好的青团放入锅内大火蒸七分钟后撑着热度刷油,让颜色更清亮入碧玉一般就可出锅了。
温庭筠靠在洗手台上发呆等热青团晾凉的时候,家里的阿姨来了,看她在厨房还纳闷她要做什么,看到白瓷碟里装的青团好奇问那是什么,温庭筠说那是送别的礼物。阿姨问,难道是她做的?温庭筠笑笑,没回答。
弄脏的锅碗都洗了也收好了,只有这叠青胖子团在白盘子里,说是温庭筠自己做的阿姨不信,这家的大小姐可不会下厨,她母亲都够呛。说是从哪买回来之后装盘里的阿姨比较信,至于买回来为什么还摆个盘倒是没什么,好看么。水果能整个吃,切好摆盘不也是为了好看,家里都是吃果盘的。
瓷盘还有些温热,阿姨要打扫,温庭筠先端着盘子上楼回房间了。再次打开许久未用的衣橱,拿出她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时穿的那身衣服,坐在梳妆镜前给自己化了淡妆,口红选的是那天背回来的包里带的口红,浅浅的沿着唇形涂抹,仔细的抿嘴晕染,看着梳妆镜里的人露出一抹浅笑,温温柔柔的,这套衣服的原主人不会有的笑容。
打理好自己的温庭筠端着已经凉透的青团和一个文件袋下楼,进入地下室,进入那个只来过一次,却在那里看到那位有理想有报复的少女的地方。搬了把椅子坐在屋内,膝盖上放着文件袋。
青团放在放映机上,放映当初那个录下梦想的少女。
幕布上的少女自说自话,幕布前的姑娘也自说自话。
温庭筠打开膝盖上的文件袋,每从里面掏出一个东西就给不知名的存在解释一句,sbs的工牌有ad的、fd的和d的。fd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拿到的,d又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拿到的。房子的钥匙,房子在哪为什么搬出去了,又换了地方,为什么没搬回来等等。
文件袋里的小东西很多,如工牌如钥匙,还有真正应该放在文件袋里的文件,这个是温庭筠讲的最久的。最初这份企划案是因为什么开始的,企划内容是什么,核心目标和面向观众类型是什么等等,一点一点说的特别清楚,哪怕是个外行都能很轻易听清楚的清楚。
幕布里的少女早停了,停在笑容如阳光般灿烂,觉得理想和未来都尽在手中的自信里。
幕布外的姑娘倒是说了很久,嘴角挂着浅笑,如清风明月疏朗温和,话语里是对企划案详尽的了解带来的自如。
那是金丹珍熬了几个通宵和温庭筠一点点磨出来的企划案,大方向真的像温庭筠想的那样,书不止是书而已,书是知识,而知识会改变的不止是自己,更是世界。细节全是金丹珍抠的,绝对专业,拿出去当教学范例都够了。
说的嘴巴都干了,中途还上楼拿了两瓶矿泉水下来,现在已经喝完一瓶的温庭筠,把文件和青团的位置调换,文件放在放映机上,一碟青团放在膝盖上,边吃边继续说,用中文。
“说韩语不太尊重,我就说中文,刚才企划就用韩语说,到底不是母语,总差着那么点意思。在我们那儿,青团是祭祀用的,祭祀先人,我做给你应该也合适,你也算是我的先人,不是长辈也是前辈,人生的前辈。”温庭筠含着青团用舌尖碾压糯米,说话的语调和青团一样,又软又糯。
“我知道这件事不是我的问题也不是你的问题,只是碰巧了,命么,不就那么回事。但我应该给你一个交代,以前没说是还没做到能跟你说了,现在我觉得差不多了,我就来见你了。你别嫌我慢,按照你的计划我这个速度也算是快的了。”
“我其实一直没怎么弄懂,为什么你就想要综艺这个载体,这个案子出来我倒是懂了。电影要买票进场,电视剧也只有几十集,电影有门槛,电视剧却太在乎收视群体。综艺好,综艺没门槛,你想要的不是教学而是寓教于乐。”
“综艺才能让那些进不了电影院,也对电视剧没兴趣的孩子们,或许会因为节目好玩,嘉宾有名多看一眼。这一眼又一眼的搞不好就能留下来再多看看。留不下来也没关系,我们拍个开心,他们看的乐呵,为这一乐也值得,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两句笑话便能记下放在心里,时而回忆。”
“综艺才是贴近大众的影视作品,也是你的初心,你要的就是更多人,远比电影、电视能吸引的,那些真正不读书,也不觉得读书有用,更不会想读书,就图一乐的人们看见,读书是有用的,不论如何都有用,哪怕是讲个笑话,也行。”
“韩国贫富差距大,你这样的家庭万中无一,这样的家庭不是你要的。你要那些连自己的名字都写的磕磕绊绊,不知道合同是什么,签字还只能按手印,从生到死只为混个温饱的人。他们才是不读书真正的受害者,这个社会已经快容不下那样的人了,我们在进步,他们却被抛却在身后。”
“他们不会看电影,电视看的挺多,可电视看的是家长里短情情爱爱,那些帮不上忙。综艺不一样,综艺老少皆宜,它没门槛,就算有,也能拍成没门槛的类型。而且它长久,就算一季怎么也是三个月,只要钱够,十年二十年的拍都行。哪怕你没了,团队没了,钱只要在,方向定下了,就不会有变动了。”
三块青团吃下,吃的温庭筠有些腻,喝了口水继续吃,继续说“我也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我是这么理解的,或许你不是。但……”低头笑笑,咬了一口青团“但也只能按照的理解来,我理解的还不错,对吧。”
“我想着要不要跟你说,如果你觉得不好就给我托个梦,可是你给我托梦好像也挺怪的,我也就这么一说,你也就随便听听。这个项目最迟七月底就上线了,上线之后每一集的台本我都会给你送过来。烧给你好像不太合适,等这里放不下了,我就把之前的装在u盘里,之后再用纸质的。”
“我第一次来见你,是以温庭筠的身份来见你,现在还是,但以后我带着台本来,可能就是温家的温庭筠了。我一直犹豫要不要跟你说声对不起,总是占你命,你的运,你的家人,你的未来。可这事儿说到底,我好像也没什么错,所以我想,对不起我就不说了。”
用水缓和甜腻的温庭筠拿着最后一个青团对着幕布笑了笑,眉眼弯弯的,眼底盛满了真挚,母语变成‘母语’,中文变成韩文。
“温庭筠,谢谢。”
谢谢这一场美妙的姻缘。
老派的青团拳头大小,整个吞过大,吃的温庭筠双颊鼓鼓的。嘴里的甜腻味更重了,起身关了放映机把东西都收拾好,搬着椅子含着还没吞下去的青团出了门,站在门口,用最后一口水送了青团入肚,盖上瓶盖,抬起椅子……
开门。
关门。
门内的一切都是昨日。
门外的世界才是明天。
温庭筠为主d,金丹珍担当主作家的项目暂定名为《十字路口》,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十字路口,没有正确也没有错误,只是选择。这个团队搭建的速度,比林亨泽他们的速度要快一倍不止。
因为cj鼎力支持。
sbs那边说是说‘王牌待遇’,但电视台还是有些管卡会拖时间,何况电视台和制作公司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家大业大的规矩就多,后者家业也不小,但天然追求高效率,而且合作团队洽谈没那么费事,都是搭配着来,不像林亨泽那边还是更倾向用顺手的人。
等林亨泽那边的节目定下第一期节目的拍摄期的时候,温庭筠这边也进入最终的环节,全部拍板,就能定拍摄日期了,项目就只等着正式上线了。
这一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定播出平台。
身软非常柔软的金丹珍首次‘过度’反对温庭筠的提议,就在这里。
已经把团队搬到中央大学里的作家们,也把自家大佬金作家对温d的退让看在眼里,大佬都这样了,下属当然是更好说话。这导致d组是天然压作家组一头的,没办法谁老大更厉害自然是整个团队高一层。
七月中旬,主d温庭筠带着两个已经定下的d和主作家金丹珍还有两个担当作家,聚在作家组的办公室商量,要在哪个平台播。目前归属于cj的金丹珍不太合理的选了sbs,而真正sbs出身的温庭筠,选了kbs。两方就有点矛盾了。
起初两人没掐起来,主要是金丹珍真心柔软,东绕西绕的什么理由找出来了,连为了温庭筠好也要选sbs,要不然她以后就没办法回台里做人的说法都出来了,试图改变温庭筠的想法。可惜没用,改不掉。
金丹珍这次真不是搞事情,她和温庭筠现在是合作者,不论如何她要的都是两人好,是项目好,别的都不重要。所以她讲的那些就算不是肺腑之言也都是真心话,可温庭筠就是不听,她就急了,一急起来,装出来的身段再柔软也硬了。
温庭筠倒也不是胡搅蛮缠,她的理由完全处于对项目好,不是她想选哪个电视台,而是只有kbs可选。国内号称三大台,互相没有高下没错,可真正业内人士还是分高下,kbs占顶端,bc其次,sbs末尾。
这个分层方法是根据市场占有率来的,国家台kbs天然当老大,说句夸张的,就算在只有一个人村落也能收到kbs,这是国家台,地面铺开是政府宣传的重点,号称国境内有人的地方就能看到kbs不是虚言是事实。后两者在这方面没办法比,比不了,人家有国家机器支援怎么比。
温庭筠选kbs当播出平台就因为这个,很多老人家尤其是五六十岁往上的,就认定了kbs,这跟隔壁早年只有tv一样,从没选择到习惯了。而韩国又是有名的隔代亲国家,父母都要出去打工赚钱,小孩子都是老一代带起来的,看电视当然也跟着老人家换台。
拍这个节目到底为什么,温庭筠想要的是什么之前就说了,就kbs的覆盖率其他两家是真比不上。可金丹珍就觉得温庭筠在胡搅蛮缠,因为那点覆盖率完全就是犄角旮旯的地方,在乎那些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加起来有没有一万人都不知道的覆盖率,有什么可比的?三大台不分高下这句话难道是说来好听的么,是真的不分高下。另外两个台不是不能把信号覆盖过去,而是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那些地方根本没多少活人,不值得!
金丹珍摆事实讲道理,那些在收视率波浪线里连个起伏都没有的观众根本不重要,可温庭筠就是不听。她急了,急的语气越发不好,吓的整个办公室脑袋都缩在电脑后面不敢露头。可温庭筠不急,慢条斯理的跟她说,她的想法是不对的。
感觉自己讲不通的金丹珍都要疯,完全不知道温庭筠脑子在想什么,怎么可能跳过sbs选bc就为了那点覆盖率?那点覆盖率是能增长收视率还是能增长广告费?那些sbs覆盖不到的山区、海岛,居民家里到底有没有电视,电视到底是不是彩色的都说不定?
疯了吗!说覆盖率?这是理由???
“你到底会不会做节目!”
这句话一出,整个办公室呼吸声都没了,金丹珍自己也被吓住了,因为这是冒犯,比骂脏话还严重的冒犯,她在说温庭筠不懂行。作家对d说,你不懂行,以目前两人在团队的位置来说,基本可以等同于下属对上司说,你不懂行。很冒犯,很严重。
屋内静的吓人,金丹珍被吓的刚才还气红了的脸色一下逐渐泛白,温庭筠却还是老样子,温和的,柔软的,以我在跟你讲道理,你不要发小孩子脾气的温和。这样这种满含包容味道的温和,弄的金丹珍脾气就起来了,总有种不管自己做什么对方都不会生气的感觉,却不是好欺负,而应该说是宽厚。
上位者,不居高临下反倒平等的宽厚。
在温庭筠身上说上位者很奇怪,但那确是是上位者的宽厚。
就因为是上位者,即便再宽厚温和,该怕还是会怕,地位天然压制的怕。
温庭筠挥挥手让脸色彻底白了的金丹珍先坐下,好脾气的同她说“你说的我都清楚,但你不能忽视了一点,我们不是单纯的在做节目。眼界放宽一点,离开高楼广厦的都市看看,看看那些村落,看看那些人民。”
“他们比节目更重要,他们也许有一万,也许只有一个。但哪怕只有一个,我们也应该做给那一个人看看,让他或她知道,世界很大,再困难总能有方法解决,哪怕是搭个土灶,多读书也能帮忙。”
“你说呢?”
金丹珍呼吸一顿,霎那间仿佛看到了衣衫褴褛坐在橱窗外,躲的远远的怕被店家赶,偷偷看橱窗里电视的那个小女孩,那个早就忘了,亦或者从未忘记的自己。
“随你吧。”金丹珍扭头避开她的眼睛“你是制作人。”
温庭筠笑了“要让你受累了,那就定kbs。”
“嗯。”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