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会(一)(2/2)
“嗯?”萧绮川抬头看沈夜,那人还是初见时那翩翩神仙少年的模样,嘴角含笑彬彬有礼,说出来的话却和那印象不太相似。“是这样么?”
“是啊,在我们盐城,晚上除了打更人其他人不能带烛火,难得碰上灯会,我可是十分新鲜的。”
说实话,她在丰城生活这么久还没听说过哪家公子打灯笼被招惹的,就连薛岚也不曾有过。想到这里她灵光一现,记得有一句话说的是提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男人,可能又是沈夜那可恶的嫡母天天给他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谣言,导致他真的以为提着灯笼就会被劫去。
“那我提,有事我帮你挡着。”
萧绮川接过灯笼,仔细一看,那红纸荷花内侧还写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手艺人真的是用了一番心思。
而沈夜为她也费了一番心思,想到这里,她浮现出一个想法,
“你……”
“唉,这不是阿川么?”
不知不觉走到了谜语牌这边,一个胖妞儿站在牌面前,一边取下谜牌一边叫她。她是薛岚的远房堂妹薛岑岑,是薛岚的叔父老来得子,对掌上明珠宠爱得不行,今年才十岁,却总是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是岑岑,你和薛岚一起来的?”
“是呀,我让他帮我解谜,他去答题我在这边拆牌子。”
薛岑岑今天穿了一件鹅黄色小袄,更加显得整个人胖乎乎的,活脱脱一个小灯笼。再一看她手上,已经挂了一串牌子了,她身后排了好几个等着摘牌子的人,听见薛灿灿这么说就不高兴了,抱怨起来,七嘴八舌在吵吵:好了没有啊,这谜语是大家一次猜的,怎么薛家还要把他们小百姓的乐趣也都承包吗?!
而薛岑岑心安理得受了,和萧绮川打完招呼继续转回身去摘牌子。
这倒霉孩子。萧绮川凑过去,揉揉她的脑袋,对她身后那些干瞪眼的人欠身道歉。那些人看是萧家的人不敢再纠缠,打是打不过的,抱怨几句只好作罢。
“你干嘛,若是想要卖我人情巴结薛岚就免了,薛岚表哥早就被我预定了,你该死心了……”
“我被什么?”
她回头望去,只见薛岚皱着眉头走过来和她对上视线愣了几秒,看到薛岑岑手上那挂鞭炮似的牌子头疼似的揉揉额角,冷冷地说:“岑岑,放回去。”
“我不!我想要红线换东西!”
丰城里猜灯谜的规矩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可以去取下挂这的谜语牌子,答对了的话出谜人就会将牌子收回去,给答对的人一根红线,红线多了就可以去换奖品。今天晚上这街上的大部分的摊贩货物都可以用红线换到,甚至百里楼也可以用红线来换取点心。萧绮川就曾经用五根红线跟百里楼换过半盒兰花酥。
“那你就自己猜,我是不会告诉你答案的。”
听了这话,薛岑岑小嘴一瘪,张嘴就要在大街上放声大哭。而薛岚不为所动,还往旁边退了半步闭上眼,装作不认识薛岑岑。
“是薛沟……薛兄,我们曾在薛府上见过。”
开始沈夜收拾起一路买过来的小玩意儿,倾身去看还剩下什么谜语没人解开,单纯是去凑个热闹。突然听见一个陌生的男声,回头看这人有些面熟一时之间没想起来是谁,听小胖妞说什么萧绮川巴结薛岚云云,瞬间记起来了,这不就是有过一面之缘的薛沟渠么。
“沈兄。”
薛岚这才看到萧绮川身边的那个少年,当日在薛家也是这样跟在萧绮川的身后,武功深厚来历不明,母亲也说问过了萧家人,对方都是含糊带过了这人的来历。
萧绮川看两个人照面,想稍微介绍一下,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仔细斟酌一下好像也并不是那么需要把他们互相介绍给对方。沈夜挑眉看了她一眼,主动向沟渠伸出手,薛岚轻轻握了一下。
“哎呀,你就是阿川从外边买来的相公吗?”
薛岑岑笑出了声,对沈夜露出极大的好奇心。周围的路人听到那胖妞对新来的俊美少年郎问出这话,耳朵都噌噌竖起来,脚步放缓在尽量自然地在当事人周围打转,不想漏听任何一句话。
“买来的话你觉得我值多少钱?”
豁,这是承认了这少年真的是被萧家小姐买回来的入赘相公?丰城人民听了这话心情激动,转圈照面了相互使了一个激动的眼色。
沈夜蹲下来看她,薛岑岑很配合地绕着他转了一圈,点点下巴:“是我的话会出一个曹糙皮影。”
“那是什么?”沈夜不解。
他有所不知,薛岑岑姑娘有两个最珍爱的东西,对她而言那比金子和银子更值钱,一个是刘背皮影,一个是曹糙皮影,是她八岁那年祖母专门请人给她做的。不过解释起来太麻烦,小胖妞儿不想解释那么多,只说:“那是我第二贵重的东西了,我第一贵重的东西要留着换薛岚的。”
恩,就是还挺贵的意思?
薛岚走过去毫不留情打了一下她的头,和沈夜道歉:“童言无忌。”
“无事。”沈夜站起来,轻轻吹去手上沾染上的谜牌木屑,打开折扇在面前摇了摇。
“既然你是阿川买回来的,你会不会猜谜啊?虽然你长得好看,但是这点本事都没有的话劝阿川换一个相公比较好。”
“那就请姑娘一试?”
“薛,岑,岑!”
薛岚抓住薛岑岑小袄后的毛领子,立马就要把她拎回家。这倒霉孩子突然眼睛一亮,蹦出来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馊主意。
“啊!这样好了,薛岚你和沈夜比一比谁拿到的红线更多吧!夫子说衣不如新,那新人必然也要比旧人要强,阿川的新欢要是赢不过旧爱我就让阿川休了他!”
旁边卖芝麻糊的老伯听到了,一屁股坐下来涕泪四横,摊子也不顾了,喃喃道,老头子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到这么精彩的丰城灯会。打转的围观人都看了那老伯一眼,纷纷丢去一个理解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