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许三火的快穿大全 > 第21章

第21章(2/2)

目录

傅怀忠接过宫人手中的茶水,长饮了一口,顺了顺气,才直看向文昭,缓声笃意道:“鞑虏,不可攻。”

文昭静静回望傅怀忠,面色端肃,鹰目沉视。

众人见状,皆料定他必发怒。

不料他却突然笑了,道:“呵呵,太尉说笑了,谁说我大坤要攻打鞑虏了?本相也是先皇德宗治下老臣,自然也深明德宗心意,理当贯彻其仁政主张,矢志不渝,不偏不倚。”

傅怀忠稍一怔然,也不禁淡淡一笑,道:“哦……意思是,丞相并无出兵之意?”

文昭从容笑道:“自然。”

傅怀忠也笑道:“丞相虽如此言说,老夫却有一惑,不知咳咳……不知丞相可否解答一二?”

文昭满面笑容,一反平日不苟言笑之常态,十足和气道:“自然。太尉但问无妨。”

傅怀忠于是道:“我虽久不在军队,却对近期来军队厉兵秣马,充盈战备之举颇有耳闻……一路行来,便是普通百姓亦传言朝廷即将出战鞑虏一事,然,上得朝来,丞相却道并无此事……如此两端,倒是令老夫,颇感惑然。想来是天下人,皆误会了我大坤丞相么?”

文昭但笑道:“那想必是了。如太尉所言,国虽大,好战必亡,是以本相从来未有无端出战之意。便是这讨伐鞑虏一事,也是诸位臣工们看不惯那鞑虏蛮人总是滋扰边境,愤然提议而已,本相亦从未明言应承过。不过是见众臣为我大坤边境受难子民义愤填膺,不忍驳了这份同仇敌忾之国人深情罢了,怎地便传成了本相有出战之意呢?呵呵……可见人言可畏。

“至于军队整肃一事……太尉既知好战必亡,想必亦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吧?不过是寻常操练尔,何须如斯大惊小怪乎?”

泰半朝臣闻听此言,无不心下惊然,丞相此话何意?出战一事不就是丞相暗自授意,群臣进言的么?如何如今竟变成这般了?莫非真是尽皆误会了丞相心意不成?

傅怀忠却一时间摸不准文昭这狡猾老贼的心思了,不由默然无语。

文昭便笑问:“太尉,如何不言语了?可是今日说话太多,身子乏了?说起来,老太尉久负沉疴,却仍如此忧心朝野大小事,实在令我辈等深为感佩。”

闻听此言,众臣总算找到了附和的机会,齐齐扬声道:“我等深为感佩!”

声势汹汹,震耳欲聋。

尽皆说着感佩之语,此情此景之下,其表意却宛如讥斥。

文昭安坐于殿堂之上,微微含笑着,居高临下看向坐于堂下的老病太尉,不过一风烛残年之匹夫尔。

天子将一切看在眼里,从始至终莫能出言。

傅怀忠也算是在朝堂上直面了一场文昭的威势,他看了堂上天子一眼,眼中无有太多情绪,只点头道:“甚好,既然有丞相此言,老夫也便放心了。想来……也是老夫多虑,错怪丞相了。”

文昭闻言笑道:“太尉哪里的话,太尉乃三公之一,军队总长,关心军战之事自也应当。大坤有太尉这般垂老亦不忘忧国的股肱良臣,实乃我大坤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啊。”

文越听着父亲如此这般的讲话,心中顿觉凌然,多年了,父亲不曾如此讲话多年了。

傅怀忠只静默听完,也不再与文昭多言,柱杖起身,俯身向天子请退。

一直静候在一旁的太尉府家丁见状,忙上前来扶住了老太尉。

文昭静望着那道蹒跚而去的苍老身影,脸上的笑意渐渐落下,双目沉如潭渊。

……

下朝之后,杨明勖回到钦天殿,遣散左右后,便立即招出暗卫,语声急切道:“快!吩咐下去,自今日始,派人驻守到太尉府,日夜不辍地力保太尉安好!决不可让老太尉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

丞相府书房,困惑了一个早朝的文越将自己的疑虑问出:“父亲,您今日为何……攻占鞑虏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大计第一步,您为何在朝上那般说话?儿子看大臣们都糊涂了。”

文昭正在看奏折,闻言也不回应。

文越见此,心中暗道,这才是他这父亲平时应有的模样,早朝的反应未免太过反常。

他也是受惯了父亲文昭这种冷待的,心知是父亲无意回答前头一问,是以并不气馁,继而道:“我那师父也不知是如何作想的,竟连我也不知会一声便上了朝堂,还如此与我们大唱反调,实在令人气恼!想来父亲也是被他气着了……”

文昭却是不由哼笑了一声,一边看奏折一边道:“文越,你观你那师父貌相如何?”

文越回想了想,道:“老态龙钟,”说着,脑海中却浮想起了昨日那老头子的那番眼神,悻悻补充道:“……勉强可算尚存三分老将气度。”

“呵……是么,”文昭却是又笑了,双目沉沉视向文越道:“可是我观之恍如风中残烛,怕是时日无多了。”

文越就算再傻,这话他也听懂了。

文昭见他木在了原地,也不管他,只吩咐道:“下去吧。傅怀忠虽不济,好在一身功夫还能看,你也别懈怠了。”

文越于是拱手退下。

也不是他有多不舍老头子,只是,心中猜测骤然成真,他一时间心绪复杂,也不知究竟该作何表示。

不过,左右那老头子眼见也要成为文家霸业的绊脚石了,除了也好。

虽然也有了那么二三十年的师徒情义,但是,在他们文氏雄霸天下的大计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自古无毒不丈夫,他可不会瞎存什么妇人之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