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德比(2/2)
而牛山,则是五岳,甚至整个湖江,蛐蛐界的“德比”。大凡玩儿蛐蛐的人,都知道,全省,牛山的虫儿,质量最好,个头大,叫声豁亮,又比较皮实。
作为顶级玩家,又传承有序的马凡,当然也知道。事实上,牛山这个院儿,外加周边山林,就是他,最起码,在那个传说中,仍旧,或许永远遥遥无期的相声会馆,建起来之前,用来养蛐蛐的……
冬日的太阳,终于慢慢露出山顶,或者山脊。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陵者,高也,当山峰不再高大的时候。辩证法懂不懂,地壳运动与大气层风化互为逆过程,很多山峰都是没有棱角的。
蒲云穿得厚,出门之前,艾迪非要加的,头上慢慢见了汗。
“累了吧?走,带你去吃牛山特产…… ”
一如六千五百万年前,白垩纪生物大灭绝,原因不做讨论,只说结果。不仅恐龙,动物界,高等动物,脊椎动物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已经进化到极点,庞大的爬行类,从此一蹶不振。
如果说,这场灾难,有赢家的话,那就是当时,还很弱小的原始哺乳类。小行星撞击地球也好,恐龙放屁自取灭亡也罢,相当长的时间内,地球环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所有大型动物,尾大不掉,难以适应,巨大的体型,不再是优势,演变为负担,最终拖累其全军覆没。反倒是弱小的原始哺乳类,处于进化初级阶段,小巧灵活,适应能力强,不仅活了下来,还取代爬行类,成为地球上新的王者……
不少研究者都认为,工业时代之后,人类加速掠夺地球,造成新的,人为的环境灾难。近几个世纪,地球物种灭亡速度,已经堪比六千五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换言之,一次新的物种淘汰选择,正在发生。
这一次,哺乳类,更直接一些,人类自己,会成为,还会成为赢家么?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历史的经验表明,不仅生物学意义上,任何领域都一样,当家人闹事,瞎折腾,最终吃亏的,往往是当家人自己。
进一步,如果有朝一日,某个物种,会取代人类的地位,又会是谁呢?研究者认为,至少现代看来,昆虫,和当年的哺乳类一样,小巧灵活,适应能力强,环境要求不高,变异进化速度快,很可能会成为首选……
灾难可能还远,但迹象,早已出现。回到蛐蛐,近年,作为湖江“德比”,牛山蛐蛐,一般品相不算,真正的上品,已经越来越难得。
这里说的难得,不是没有。切尔诺贝利,政府试图掩盖,结果错失最好,也是唯一的化解机会,泄漏区域内,人是进不去了,找死除外,却成为物种变异乐园,巨型鲶鱼,可以轻松击败,别说猫狗,各种猛兽的大老鼠,比比皆是。
牛山蛐蛐,上品,有倒是有,甚至比过去还好。越来越难抓,说到底,也就是个个人爱好,大一点儿民俗文化,犯不上出动暴力机关,拉网式、地毯式搜索,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时候,就看出马凡聪明了,确实没少费心。蛐蛐,尤其人工饲养的,认窝,只要衣食无忧,能跑也不跑,当然,这得是会养的。为了获得,真正的上品牛山蛐蛐,马凡在院子周边,属于“义明社”的山林中,弄了几十窝蛐蛐。
“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交,生驹汗血,因号曰,天马子…… ”
如今,至少湖江范围内,马凡的蛐蛐,独一份儿。没有之一,谁也比不了,即使很多名家,很多老手,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放在一块儿,马上相形见绌。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贡。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里胥滑黠,借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时移世易,娱乐多元化的今天,蛐蛐,早已成为小众化的爱好。喜欢的人当然有,比如马凡,外加附庸风雅,附庸风雅都是好听,凑热闹的,人数毕竟有限。
经济实力也一般,大部分,经济实力也一般,不可能“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因此马凡的蛐蛐,不是用来卖的,卖也卖不上价。或者说,卖上的那点价,也看不上,用他自己的话说,“统战用品”。
一部分,送给同好,同样喜欢蛐蛐,圈里的朋友。另一部分,也是更重要的,送给刚才说到的,附庸风雅,凑热闹,那些政界、文化界人等。外门下孝敬哥儿玩意儿,活鹿两对,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不是说,蛐蛐过不了冬么,冬天过来干嘛?”
“蛐蛐过不了冬,但蛐蛐卵得过冬啊,”马凡笑。
蒲云想想:“那倒是…… ”
北方人,比南方人懒,与其说是文化,倒不如说是环境造成的。东北,西北,华北稍好有限,胡天八月即飞雪,轮台九月风夜吼,这是农历,直到第二年三月,这是公历,天寒地冻冰雪琉璃。
小半年时间,地不能种,大棚之类,现代技术不算。没事干,猫冬,东北为什么,通俗文艺发达,猫冬猫出来的,热炕头上一坐,出不去,也没什么玩儿的,聊呗,贫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