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1/2)
想到就做, 太子历来是这个性子。
因此御前侍候的宫人就很惊奇的发现近来总是看到太子的身影。
不是在御书房抢了研磨的活计,就是在陛下的寝宫捧着书来请教, 甚至陛下去御花园逛一圈散心也能见到太子的身影。
兴德帝身为帝王,倒是很能安之若素,想搭理他就问一句, 不想理他就无视他的存在,苦得是御前宫人。
不仅要防备太子不知道从哪冒出来,还要分出一分精力关注太子,好侍候他。
不过一两日, 就有宫人在暗地里吐槽太子。
“太子到底想做什么?他一来,陛下就不对劲了, 老是冷笑, 吓人。”
虽说君威难测, 但总是御前侍候的宫人还是能根据一些特征来推测皇帝的心情的。太子来时,皇帝看似不为所动,实则在暗暗观察太子。
另一人点了点头,小声嘟囔道, “都不知道太子殿下怎么想的, 他又不会泡茶, 非要和文曼姐抢, 害得文曼姐昨个挨了梁公公的罚。”
“还有玉姐姐也是, 太子糟蹋了一块上好的龙血墨……”
“太子自己都不会束发, 偏还要给陛下戴冠……”
“让王爷见笑了。”梁福收回自己冷厉的目光, 侧身对卫霖赔笑。
几步远处, 卫霖摇了摇头,轻声问道,“太子殿下近日经常来皇伯处请安?如此,皇伯心情该不错。”
梁福笑了笑,却不怎么敢接这话,只道,“陛下见了您,也是高兴的。”
卫霖没再说什么,梁福远远冲殿外守着的其他宫人比了个手势,示意他去处置那些碎嘴的宫人,然后带着卫霖来到殿外,躬身道,“王爷稍等。”
过有片刻,他复又出来将卫霖迎了进去,殿内一片安静,卫霖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一道刺人的视线。
他目不斜视,行礼道,“陛下圣安。”
“快起来。”高台上兴德帝搁置了笔,露出温和笑意,听语气就知是高兴的,“今怎么有空来了?”
卫霖不是每日都进宫的,他再得圣眷,宫中也有规矩在。
太子闻言冷哼了声,这声音在殿内很刺耳,然而在场两人都无视了他。
“回皇伯,侄儿是有事禀报,您近日让侄儿查的差事,侄儿寻到了些线索。”卫霖从袖中取了奏折来,由梁福呈递上去。
兴德帝将奏折按下,并不急着看,目光突兀落在太子身上,“你还傻站着做什么,功课做完了?”
太子冷不丁被点名,愣了下,不敢隐瞒,如实道,“并未。”
他说出这两个字时脸涨得通红,他比卫霖尚要年长几岁,可卫霖都在朝中任职,替帝王办差,他却还在东宫读书。
这对比,就算太子再没心没肺也羞耻得很。
他低下头,兴德帝哼了一声,说道,“既未完成,杵在朕这做甚?还不回你的东宫。”
太子被训得憋屈,忍了忍,也没脸再在这待着,草草行了礼,“儿臣告退。”
太子走后,兴德帝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靠在椅背上,望了眼被他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墨,沉默了会道,“你瞧瞧,他跟长不大似的,什么样子。”
卫霖含笑道,“这说明太子殿下正需要皇伯您教导。”
兴德帝盯着他笑了笑,伸指一点,“你啊,滑头一个。”
“皇伯这可就冤枉侄儿了,”卫霖笑道,“您之前还夸过侄儿实诚,侄儿说得可都是真话。”
兴德帝被逗笑,摇了摇头,眼中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揉了揉眉心,“成弈若有你一半懂事就好了。”
这话卫霖没法接,他面上带着些笑,没有说话。
兴德帝也没想让他接话,他叹口气,指了指桌案上的那块墨,“这几日他老往朕这跑,朕本想瞧瞧他是想做什么,谁知道……”
他又摇了摇头,“也不知道哪个幕僚给他出的馊主意,又或者是他自个理解错了,尽来添乱。”
卫霖听得似懂非懂,却也大明白了兴德帝要表达的意思,似乎是有幕僚出主意让太子来讨好兴德帝,在他跟前尽孝,只是太子他……行动上出现了偏差。
结合在外头听到的宫人碎嘴,卫霖心底涌起些笑,啼笑皆非的笑。
太子,还真是一如既往的……蠢。
这不由得让他想起小时候住在宫里的日子,他和太子在上书房读书,太子总是捉弄他,但十有八九会自作自受,蠢得不忍直视,没想到十多年过去,太子的蠢没一点进步,不对,是退步。
他心里觉得好笑极了,面上微微愣神,又渐渐恍然,顿了顿道,“到底是太子殿下一片心意。”
兴德帝嗤笑,“行了,你就别替他辩驳,朕还能不知道他。”
不知道该拿冷心冷情,还是没心没肺说他,被整个大夏捧着长大的太子,眼底心里哪会有别人,连他这个君父都不放在心上。
想到这里,兴德帝意兴阑珊,长都长歪了,怎么都掰不过来,能有什么办法。
他翻开奏折,边道,“这才三日吧,做得不错。”
“多亏了京兆尹帮忙。”卫霖想起那位大人拧巴着脸的模样,替他请功。
“京兆尹……”兴德帝微微沉吟,点了点头。
然而他细看过奏折后,却皱起了眉,事情并未查清,依他对卫霖的了解,卫霖不会平白无故将做了一半的事情呈上来。
兴德帝不动声色将奏折合起,又温声问了问他近况,还有另一件差事办得如何。
卫霖一一作答,虽有阻碍,总体来说还算进展顺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