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堂(1/2)
“这样, 钱捕头, 我想问一下, 那个说我们老常米铺里的米有问题的, 是哪一家人呐?你姑且不查他家是否真的买了老常家的米,就这么冲动的近铺子里抓人,实属不妥吧?”师明昭尚且好脾气道。
“的确, 这件事是匆忙了些,可最近大人不在,我们也只好挨个查,”钱终叹气道,“报官的那人是南街卖鱼的王大叔, 他儿子染上瘟疫死了, 今日便带着尸体来报官,他们家我自会去查,清风常氏米铺, 我也要查。死者为大,若是心中无愧, 那么请老常跟我们走一趟吧?”
“我说了,老常有事。”师明昭皱了皱眉,忽而又笑道,“这样大人, 我去帮你催催他, 还请你稍等片刻, 如何?”
“有劳。”钱终道谢道。
师明昭一进后院便唤来藏在暗处的暗卫, “你们两个赶在捕头之前去南街王家查一查,看看有什么异样,阿珏,你在这里看着那个小大夫和其他人,不准让他们进院子,老常,我陪你去衙门一趟。”
老常有些不情愿,“教主,小常还没......”
“对方既然直指你家米铺,你若不出面,他们势必会穷追猛打。我不好出面,毕竟这其中牵扯到官府,放心,阿珏在这里。”师明昭拍了拍老常的肩膀,“我随你走一趟,也好看看到底是那个不要命的敢惹我。”
老常只好点头,“好好,教主,那到时候我需要做些什么么?”
“你就只管在一旁,少说话,有什么事情我来便成。”师明昭安慰道,“老常,别怕啊!”
老常点点头,随师明昭去了府衙。
燕昀和燕楷两个人本来一到雍州城便是去见当地的刺史一面,结果没见着,说是去村子里了,有时候好几天才会回来,准备找个落脚的地方,谁知道刚一来,便赶上了人命案,管事的又不在,只好让两位大理寺的大人坐镇,来审一审这个案子。
于是师明昭刚一来,便看见大理寺卿坐在首位,顾盼坐在主桌的右侧,燕昀和燕楷坐在右边的位置上,司马青不情愿的坐在左边,两旁坐着的人生后,都是手持虎杖的捕快们。
燕昀看见师明昭,眼睛有着一闪而过的光亮,紧随其后的是一阵惊讶。
“回大人,清风常氏米铺的人已带到,”钱终先是行了一个礼,随后一一介绍道,“这位是常氏米铺的老板——常松,这位是常松的友人,朝明。”
听见名字,一旁的司马青原本喝了半口的茶全部喷了出来,尴尬的看了大家一眼,并随即看了王大叔一眼。一旁候审的王大叔此刻还不知道公堂上尽是认识师明昭的人,这案子估计没什么悬念了。
想是这么想,可是今日主事的是大理寺卿李峰,那李峰却是看师明昭不顺眼,一脸揉了几下眼睛才确认那就是师明昭,这才不情愿的开堂。
而一旁的燕昀听见钱终的话一出来,他就知道这常氏米铺是清风山庄名下的产业,也是他们在西北的重要生意之一,怕是要为常松出头来了。
“王某,你且细细说来,那常氏米铺是如何害了你儿子的?”李峰虽然平日里看起来碌碌无为,可是审起案子来,却是有模有样的。
“回大人,我小儿子喜欢吃他家米铺的大米,可是家里又穷,我们家便买了两种米,一种是雍州自产的大米,我跟内人两个人吃,一种是他家米铺的米,专门煮给我儿子吃。他家米铺刚刚进了一次货,我们家便去买了,结果吃了第一次,小儿子就开始发高烧,紧接着便是呕吐,到后面,到后面...到后面就这么死了!”说到后面王大叔开始哭了起来,并瞪着常松义愤填膺道,“你这个杀人凶手!你还我儿子!你还我儿子!”
常松跪着,看了一眼师明昭,师明昭示意他先说话。
常松便缓缓道,“回大人,我家的米绝对没有问题。大米都是经过我们的伙计亲自去看着的,米也是农庄的百姓们亲自打出来的,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王兄弟,你再仔细想想,当真是我家的米出了问题么?”
“那还能有假?!”王大叔激动道,“我儿子除了米,其他的都跟我们用的、喝的甚至是穿的都几乎一模一样,那为何我和我家妇人没生病,就单单是我儿子生了病?!”
“王兄弟,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师明昭在一旁缓缓的开口道,“老常,你上次进新货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大概十天前,就是教......”
师明昭忽然瞟了他一眼,老常差点说漏嘴,声音更加低道,“就是小朝你上次到我铺子里的前两天。”
“那么我就想问一问,王兄弟,以何至于断定是瘟疫,外面村子里的人患上瘟疫可是至少还撑了半个多月的?”
“我儿子这么年轻,外面的以前都是,都是些身体强壮的小年轻,这能比吗?!”王大叔激动地语无伦次。
“是,是不能比。可是你刚刚也说你和你儿子吃的喝的穿的甚至是用的除了米其他都是一模一样对么?”
“是啊!”王大叔脱口而出,忽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
“你也知道了吧?”师明昭笑了一下,“大人,据草民所知,如果和病人过度接触,那么便会极有可能染上瘟疫,可是为什么就单单这位王兄弟和他的妻子没有患病呢?换句话说,王兄弟,你儿子究竟是怎么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