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第三十八障(2/2)
“……”她敛了敛眉,不服气地踮起脚尖去夺,但那银铃晃悠一声,又往上抬了抬。
灵初再度扑了个空,她顿了顿,竟缓缓将手收回袖中,骄矜地别过了脸,哼了哼道:“你逗猫呢,我不同你玩。”
心中却想:等他放松警惕了再抢。
陆昭轻笑一声,本不打算再逗她了,却见她突然出尔反尔,腾地探出了手,朝银铃袭来。陆昭心中失笑,再次微微将那银铃抬高。
灵初:“……”
“……我生气了。”她如是说。
“臣错了。”陆昭笑了笑,将银铃系到灵初的发间,瞧了几眼,朝她道:“殿下走动一二。”
灵初听得云里雾里,仍听话地走了两步,银铃泠泠振动,音色清脆。
陆昭满意地叹了叹,记得她小些时候常常在发髻下坠一个铃铛,起先他还不曾明白,现在却懂了——灵初总是迷路,银铃声声作响,便很容易寻到她了。
“这银铃有何寓意?”灵初收了陆昭的礼,到底还是欢喜的。
“为了不让你走失。”陆昭拢袖笑了笑。
灵初感动的神色瞬间便消失殆尽,只觉得陆昭真将她当成了养的猫,睨他:“……太丢人了,我不戴了。”
陆昭温声道:“听话。”
他语气轻缓,嗓音低沉中带着几分好听,目光温雅地瞧着自己,灵初瞬间便答:“……好。”
二人添置完了物件,便再度启程了。
……
扬州的林家是闻名大渊的世家,自先帝时,林大儒便为帝师,为其辅佐朝纲,后将其女嫁与先帝为后,更是恩宠深厚。
林大儒本爱女深切,谁知先后诞下灵初三年竟病逝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悲恸难耐,辞官退隐,回了江南林家。
直到先帝也去了,林大儒欲将灵初接到江南,亲自照料,却被新帝萧景凌拦了下来。
林外祖父一直很不喜欢萧景凌,他是宫中低位妃嫔生的孩子,生母逝世后,因先后膝下无子,便将萧景凌接了过去教养。
在林外祖父的印象中,萧景凌深沉内敛,心思缜密,是个好君王,但好君王心怀天下,灵初与他并非同母所出,他难免会对灵初有所疏忽。
偏偏他又有些手段,林大儒接不走灵初,一直看他很不顺眼。
当然……对萧景凌派来的陆中书也是持保留态度。
林府中,青红色的雕梁画栋下,花木清奇,侍女锦带飞扬,一叠叠地掠过。园中翠湖碧波浩渺,假山林立,与长安的古朴恢弘不同,这里的景致处处皆透露着婉约。
林家的大公子已娶妻,二小姐也嫁了人,只有三公子年方十九,未曾与人定亲。此刻众人却都聚在了堂内,说着那即将到来的小表妹。
二小姐林青若性情不羁,行事颇有几分放纵之风,见林祖父神色肃穆地端坐在上头,指间不住地叩着梨花案,忍不住嫌弃道:“祖父,再敲就要把桌案敲烂了。”
大公子林青城却温和地笑了笑:“小表妹要来,祖父心中思念,急了些也是人之常情。”
林青若却扬笑道:“我看他才不是烦这个,前阵子那蜀夏的二皇子同小表妹求娶,祖父知晓后险些奔到长安去……现在啊,二皇子是走了,又来了个陆中书。”
她朝林大儒揶揄道:“您是不是怕他?”
林大儒吹了吹胡须,冷哼道:“竖子何需惧也。”
“您放尊重些,人家可是朝中重臣,长安城的百官们都怕他。”林青若挑眉。
林大儒仍孤傲道:“不足为惧。”
他堂堂一代帝师,什么场面没见过,屈屈中书令,没在怕的。
“我听说,小表妹可喜欢他了。”林青若却突然道。
听闻此话,林青城倒奇道:“小表妹向来没心没肺,竟会喜欢上别人?”
“可不是!”林青若眉眼飞扬,从袖中掏出一叠书信,兴致勃勃道:“前些日子小表妹写信来,十句话有七句话说的是陆中书。”
林大儒神情终于有了变化,肃穆道:“我呢?”
“我瞧瞧……唔,就一句。”
林大儒横眉倒竖,动了动嘴角,竟失礼道:“……把信给祖父看看。”
“……怎么可能!”林青若收起了信,瞥他道:“女儿家的信,您看像话吗?”
他面色微顿,并未再说什么,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安,突然朝一直沉默不语的三公子林青煦问道:“你表妹要来了,怎么一句话也不说?”
林青煦哑了哑,望着窗外的花木不满道:“有什么好说的,她哪年不来。”
林大儒皱了皱眉,但并未多说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