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男二他是大家的(穿书) > 解惑

解惑(1/2)

目录

自那日含光殿一别, 赵雍少有消息。

慕阮阮从小叔近日桌上堆积如山的案牍, 七拼八凑得知, 御史台死谏换得六部大换血,建康中人人自危, 颇有华亭鹤唳的味道。

可无论庙堂如何风起云涌, 作为未及笄的小贵女, 去学堂还是免不了的。

失了贺瑛同秦小姐的太学生活平淡无奇, 甚至连插班生赵之祯也不见踪迹。

文宁捏了颗栗子在手里, 有一搭没一搭地抛着玩, 百无聊赖地开始八卦:“大理寺卿秦大人最近可有得倒霉,被捋了乌纱帽不说, 还不知是要调任到哪个犄角旮旯去。”

她说着反而来了兴致, 又笑了,“不过说是调任,但估摸着同流放也差不离,许是顾念着老臣们的面子,挑了个好听的名头罢了。”

慕阮阮却听得糊里糊涂, “大理寺卿?”

文宁哦了一声,反应过来补充道:“也就是贺小谢身边, 那位形影不离的跟班儿秦小姐——她爹。”

贺小谢,这个名号怕是绕不过去了。

慕阮阮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了声。待她笑够了, 琢磨过几回又觉得不对, “她家犯了什么事儿, 总不得为着学堂里挤兑同窗这些小事儿害的举家遭殃?”

慕阮阮心里门清,她这个元福郡主在皇帝心头又有几斤几两。

就算再夸张些说,是秦家牵连到太学里的官官相护卖官鬻爵之事,也不至于让皇帝如此果决地痛剜痼疾。

“个中关窍我也不甚明白,只听说同魏国派来交流访学的小世子有些干系。”

魏国小世子,拓跋肇?跟他有干系的话……

慕阮阮手指无意识地在石案打着拍子,一道敲一道细细思索。

眼前这桩八卦看似是一团同她没什么关系乱麻,但牵扯到拓跋肇,慕阮阮便如有神助,思路一下子便清晰了起来。

赵雍同赵元稷派人去剑门关斗法,当是意在拓跋,只不过其中一定出了些岔子,以至于拓跋肇受伤被软禁。

而他又是魏使……

突然间出了事儿,手底下人便向朝廷发难?

慕阮阮尚且不大确定,001憋不住出声道:【八九不离十。】

慕阮阮恍然,这便能解释清楚了。她挑了挑眉,向001求证:于是赵元稷便一不做二不休,把脏水都泼到了赵雍头上?

【正是如此。】

慕阮阮又道:所以才有那个无厘头的解救任务?

【也没错。】

慕阮阮顺着往下说:殊不知赵雍早有布置,顺水推舟给他下套。

明显赵雍毫发无损,这一步棋姑且算是下对了。

但,事态发展很快又开始不对劲了。

慕阮阮皱了下眉,又道:可我怎么没听到半点皇帝处置东宫的消息?

【宿主你想一想大背景呀,谁在皇帝心中占得分量更多,岂不是一目了然?】

慕阮阮一滞,无端又想起那日在含元殿跪得笔直的赵雍,心里头跟打翻了调料罐似的五味杂陈。

东宫的蠢材被皇帝亲手保了下来,所以下面的扈拥们才付出了更为严重的代价,所以大理寺卿倒了霉,所以六部大换了一通血。

或许在那位陛下的心里头,这便是对大儿子的补偿。

算计得可真是清楚。慕阮阮闭眼笑了一声,靠在茶杯边上的手指却忍不住收紧。

文宁同手心里的栗子较劲,灵光一闪想起些东西,又朝她道:“可别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上头的人斗法,就连咱们这点破事儿也被御史们大书特书呢。”

“说什么秦家跋扈,竟敢公然浸染书香之地,长此以往岂不是要把天下读书人都拢到他贺家一派手里。”

“若不是十二年前……现下又岂容他贺狗乱吠。”文宁义愤填膺地拍了一下桌子,又补充道,“你许是还不清楚,那位对你发难的张夫子,可是他秦家的远亲呢。这要是跟贺二没什么关系,我就能把名儿倒过来写!”

慕阮阮半点也不意外,提起茶壶往她的杯子里注水,心平气和道:“你且消消气儿。”

文宁一口气喝光了茶,缓了缓,又道:“说起来,那位差点撞死在宣门殿前的林御史可还是你的老熟人。”

老熟人?慕阮阮撑着下巴,疑惑地凝她。

“听我家老头子说,他当日可算得铁骨铮铮,撑足了读书人的傲骨。”

文宁终于剥开了栗子难缠地外壳,心满意足地吃上软糯的果实,乐呵道:“想来那样子,当是跟之前指着你的鼻子骂,什么毫无宗室风范云云,浑然似两个人。”

慕阮阮点了点头,那可真了不得。

她不甚在意地呷了一口茶,半晌又疑惑不解,“同在一个建康,你怎生知晓这么多?”

“你当我家那位文阁老是吃闲饭的不成?还是你慕二运气好,不必受这等折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