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小太后 > 七十

七十(1/2)

目录

“娘娘。”付嬷嬷端了盏燕窝雪梨汤进来, 却见杨太后坐在窗台前,手里握着卷书,眼睛却望着窗外出神。

她连忙劝道:“娘娘别坐在风口上,当心着凉。”见杨太后闻言, 便顺从地站起身,缓缓地往室内走,付嬷嬷赶紧过去搀住她:“晚膳不合口味, 娘娘没怎么动筷,这会儿喝些甜羹罢?”

杨太后却摇摇头:“就快安置了,我怕喝下去搁在心口难受。”

付嬷嬷又着急又无奈:三餐都无心下咽,哪还有水食搁着?心口难受倒是真的。

索性挨着杨太后坐下来:“娘娘, 奴婢问您一句大不韪的话, ”将手朝书案上的螭龙笔洗一指,“您和他,这回到底为着什么?”

杨太后闻言回望着她, 目光里有掩饰不住的茫然:“我…不知道。”

表面上, 是因为她对宫外的向往里没有皇帝,他才生了气。可是,他们的命运不是早就定好了么?此生都不会走出宫墙, 此生都不会长相厮守。

那么,何苦执拗呢?

付嬷嬷没想到会得着这么个答案, 想了想, 便道:“那也只好罢了。可奴婢想着, 不管为了什么缘故, 若还想聚,便安安稳稳地聚,若要散,便干干脆脆地散——无论如何抉择,望娘娘,万勿损伤自己。”

杨太后垂着头,默默不语一阵,方才低声道:“嬷嬷,我知道了。”

她实在不愿喝那雪梨汤,付嬷嬷也只得作罢。该劝的话都劝了,理无非是那个理,只看“情”字上何时才能真正过得去。便伺候着杨太后洗漱过,看着值夜的宫女替她放下帐子,付嬷嬷方才退出去了。

杨太后躺在床上,屏息听那小座钟的摆动声,不觉已经数到亥时正了,天和宫里万籁俱寂,大伙儿都歇下了。

还是没有听见征蓬扑棱翅膀的声音。

眼圈儿终于有些发涩起来,她阖上眼,决定如嬷嬷所言,别自个儿折腾自个儿了,好好睡一晚,明天再说。

“娘娘,娘娘…”眼皮才闭着没多会儿,依稀就听见了秀儿的声音。

杨太后坐起身来,一撩床帐,果然见是秀儿进来了,后头还跟着值夜的冬儿,边走边披着衣裳。

“出什么事儿了?”她连忙问道。

秀儿道:“奴婢听御前的松子说,二皇子生了病,听着像是出花,裕安所的皇子公主们都一道服过汤药,以防万一。皇爷这会儿还没回两仪殿呢。”

杨太后闻言立即下床来,又叫冬儿取过外衣套上,道:“咱们去裕安所。”

秀儿下意识地答应一声,随即又为难道:“可奴婢听说,连惠妃娘娘想前去探视,都被驳回了…”

“那就悄悄地去,别大张旗鼓。”杨太后又回身嘱咐冬儿:“回外间继续睡罢,只当我还在这里头呢,谁也不必惊动。”

一时行色匆匆地来到裕安所,恰巧门开着,杨太后来不及多想,才要跨进去,就正撞上皇帝的御辇。

“停!”皇帝赶紧喝止抬辇内侍,毫不意外地看了她一眼,自己起身下了地。

“十一弟好得很。”他率先开口,化解了她最大的担忧。

杨太后点点头,显然是大松了一口气,又问:“二皇子如何?”

“姓雍的说是玫瑰疹,用了药,如今也睡着了。”皇帝说着,一面打量杨太后,见她此刻顾不上问“哪个姓雍的”,心里便有种微妙的平衡。

杨太后随后忽然期期艾艾起来:“那…你呢?”

皇帝内里的快意几乎都能吹动下西洋的巨舰了,面上犹自轻轻一勾唇,仿佛还笑她傻:“朕幼年时便种过痘,如今怎会受染呢?”又将她上下一打量:“倒是你,怎么就敢往这儿来了?”

杨太后便垂下眼眸,左顾右盼一时,还是不肯告诉皇帝,自己小时候出过花——那是她最丑的时候了。

皇帝见她忽然不言语了,正要开口逗她,忽而想起他还有一件要紧事问她:“你送我那两瓶酒,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