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容臣不死 > 第一百章:商量

第一百章:商量(1/2)

目录

章聿云终于和武林中人达成协议, 武当、全真、少林几大正规弟子派, 攒出三千正规军。按门派分为三支。

因是上战场打仗,不再是江湖人单打独斗。几大掌门都提出要在本门的基础上, 改良大刀、枪-术。像正规军那样训练。

江湖人天然的优势是,更擅长近军作战。确保一招出手,灭两三个小锣罗不是问题。

章聿云另外还拉起一个队伍, 网罗江湖中的奇门异士。效仿孟尝君, 以备不时之需。

章聿云此番同行,还有个附带任务。马上要过冬了, 章聿云和兵部程响一起押送粮草和冬衣, 护送到战场。

中午他在兵部大堂和程响零零碎碎敲定路线和沿途布防。

冯玉琢下衙后特地在兵部等了等他。

章聿云环胸道:“哟,冯大人这是来者不善呢。还是接我回家?”

冯玉琢道:“回家。”

章聿云道:“这好说, 你不和我聊出征的事就行。”

冯玉琢道:“不聊。”章聿云上了轿,冯玉琢才对他道:“娘让你今天晚上去给他请安。”

章聿云巴掌盖脸,无精打采道:“我就知道。”

章聿云要去打仗。这些日子他听过太多不赞同的声音了, 迈进冯俏院子里时还是有些疲惫。他打起精神,左右想着这是最后一遭了。这么多唠叨都听过来了, 总不能冷落了娘亲。

冯俏的反应出人意料, 她邀儿子下棋,笑道:“娘老了, 这些年从没有跟得上你的快棋。今夜劳你辛苦一番,同我下场慢棋。”

章聿云不知道母亲是何意, 还是点头道:“好。”

这是章聿云七岁后第一次和别人下慢棋子。

冯俏的棋艺很好, 这么多年和章年卿练手。棋艺又诡异又刁钻, 带着闺阁女子的细腻。又带着章年卿官场上雷厉风行的果断。

冯俏和孩子们下棋很少这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章聿云本就吃不下慢棋,如此一来,更加难以应对。大汗淋漓应付到解围,连输两局,平局一回。

章年卿撩帘进来,见章聿云在房内,又出去了。

章年卿对儿女们在小时候教导极为上心,可孩子们一旦长大他就撒手不管了。

章年卿一直对冯俏说,有些亏是要孩子们自己去吃的,你说再多没有用。不自己碰个头破血流,绝不会悔改。

章年卿是儿女们背后巍峨的山,他有着为儿女收拾一切残局的能力。但他从不干涉,这是章年卿的原则。

——他尊重每个成人子女的任何选择。

章聿云此行肩负重任征战,章年卿是章府中唯一没有干涉章聿云的人。章鹿佑、冯玉琢都曾因为担心冯玉琢,想法子让他留驻后方,不要直接上战场。

章年卿没有,他淡淡拦下河南陶家的信,拆都不曾拆过。孔家来人章年卿也避而不见。

谁也没想到章年卿会对儿子这么狠心。

陶孟新甚至大骂章年卿,你再有本事,等你儿子死在战场上了。我看你还能起死回生不成。

章年卿只道:“生死由命,富贵由天。这是聿云的选择。”

儿行千里母担忧,冯俏没有章年卿这么看的开。她不会阻止儿子,但她一定要叮嘱儿子。

冯俏故意和章聿云下了场慢棋子,磨他的性子。三局过后,两人对面坐着各自分拣着棋子。

冯俏道:“娘知道你这次是去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一定要打个漂漂亮亮的胜仗回来。但是聿云,光赢没有用,你得明白皇上想让你干什么。”

来了。章聿云听到母亲没有阻止他,只是语重心长的叮嘱。不由得松了口气,笑道:“娘,我知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平安安回来的。”

“不,你不知道。”冯俏叹气,她太了解这个儿子了。她道:“皇上不需要你来证明江湖队伍有多么强大。战争就是战争,大魏养军队就是为了再战争时,立于不败之地。”

“聿云,你是个新丁,没有任何带兵经验,也没有任何上战场的经验。无论是押送粮草,还是等到了大周战场。你要做的自始自终只有配合二字。你不需要打胜仗,也不需要退缩。无论胜败,去时配合程将军,到边境配合姜将军。把你的姿态放低。”

章聿云心神一震,被母亲激荡的半晌说不出话来。冯俏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点醒了章聿云。

是啊,战场上不是要看江湖人出风头。他们是奇兵利刃,关键时刻才出手。大多数的战争,还是要靠大魏的军士。

江湖人,要把自己的傲气卸下来。向皇上证明他们和大魏军配合是无往而不利的。而不是向皇上证明江湖军是无往而不利的。

皇上并不需要第二个周流山,也不需要章聿云成为第二个陶金海。

章聿云感激的握住娘亲手,“多谢娘亲指点!”

冯俏笑的温柔,“谈不上指点。有些话是我从你爹口里套出来的,你爹对你们从来就是放任自如。他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不愿意用自己的经验去限制、束缚你们。”

章年卿对儿女的爱看似很淡漠,实则深厚又周全。

因为他能恰到好处将自己抽身事外,没有对冯俏的关心则乱。有时候对儿女的保护反而比冯俏更好更周全。

章聿云道:“我从来不怀疑我爹是爱我们的。”

冯俏笑道:“可娘却觉得你爹在钻牛角尖。他走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都多,他一句话的提点就能让你们少走很多弯路。”

章聿云却不这么认为,他噙笑望着窗外渐沉的天色,“我到觉得,爹有时候让我们走些弯路很好。”

或者说,章年卿娶了冯俏很好。冯俏就像章年卿骨子里缺失的另一半,她总能恰到好处弥补章年卿缺失的部分。

章聿云一直觉得,母亲像一汪水,万古柔情。谁都能包容。

可只有在父亲面前,这汪水才是活的。冯俏聪慧善智,在章年卿面前确是一副小女儿的娇态。

这样一对父母对儿女是受益终生的。

以至于今天,章聿云被父亲放手时,父亲同样能劝得母亲对他放手。母亲也能把父亲不愿干涉的话,用另一种委婉的方式传达过来。

章聿云眼眶有些湿,他想以后他和嘉鱼有了孩子。就像爹娘这么做父母、做爹娘。

章聿云陪父母亲用了晚膳,才回去看嘉鱼。

秋天的时候,章聿云就搬出章家,在一条街之外另建府邸。

章聿云要和江湖人打交道的多了,章府委实不方便。再加上冯玉琢过继给冯家,独立有冯府。章聿云突然就觉得自己搬出去也很好。

初初开府的时候,南嘉鱼总是不适应。

章聿云朋友实在是太多了,他为人又豪气,

一来二去,府里难免捉襟见肘。倒显得南嘉鱼不会管家似的。

冯俏来给嘉鱼出了个主意,嘉鱼把府里的收支一分为三,一份日常嚼用,一份留着人情往来,余的自己存着。一份遍留给章聿云那遍天下的朋友来借钱。

三份钱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开支,剩的就是南嘉鱼攒的,缺的张口问章聿云要。

冯俏劝诫南嘉鱼道:“你不能总一味拿你嫁妆补,日子要慢慢往前过,不能拆东墙补西墙。”

南嘉鱼道:“我这不是怕聿云哥哥在外面没脸面吗。”她身上有着江湖人常见的豪气和爽快。

冯俏则笑道:“朋友之间自然有通义之财。可脸面也不是用钱堆起来的,你们才刚开府,以后还要养孩子。开源节流当是关键。”

南嘉鱼若有所思,找章聿云商量了一番。决定每个三个月只拿出一千两银子济善,不计利息。若账面没补回来,就不再外借。

冯俏知道后‘咦’了声,对章年卿道:“没想到嘉鱼还是个懂举一反三的。”

章年卿笑她当局者迷,“你啊,就是看不清。老三媳妇是不会管家吗?她是舍不得管章聿云。”

南嘉鱼太纯粹太赤诚了,也许这就是江湖女子的豪爽。南嘉鱼很少会顾忌以后怎么办,将来怎么办。她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奉献和付出。

南嘉鱼从不会考虑将来她人老珠黄,章聿云对她变心怎么办。所以她不会藏私。

嫁妆没了就没了,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大不了她出去耍把式赚钱,总之不会饿死章聿云就行了。

冯俏仔细想想,好像就是这个道理。

南嘉鱼从没有把她当做女子的认知,她是真的会考虑去养章聿云,而不是让章聿云去养她的那种姑娘。

通俗点说,南嘉鱼随时可以拔出刀和章聿云并肩作战。

章年卿冯俏很多年没有见过这么纯粹的姑娘了。南嘉鱼的人就像她的眼睛一样干净,一眼可以看到底。清澈、灵动。

章聿云到家时,南嘉鱼还在睡觉。嬷嬷说,南嘉鱼从中午睡下后就没起来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