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1/2)
明德六年夏, 浦江洪涝,浦江知府向朝廷告急,程意立即让户部筹办救灾粮食和库银,又在早朝向陛下请旨, 亲自前往浦江救灾。
下朝回府的路上, 程意心情沉重,她再度要出门, 势必要去面对宋溶月, 想起以往程意在轿子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明德二年,疯癫了的明王没有熬过那个冬天,去的那日,好似回光返照,人也能认清了, 事也想起来了, 病床上的明王蓬松着花白头发,饥黄的面容, 嘴唇干裂着。颤抖着手拉着女儿的手只说了一句话, 便瞪着双目咽了气。
明王最后一句话是,姻缘错成,唯盼溶月今后坚强, 不再委曲求全。
明王至死也没有告诉宋溶月真相, 事已至此,他盼女儿这辈子都不要知道真相,他怕女儿承受不住。本以为能压制住程意一辈子, 可惜他没有做到,这辈子注定遗憾终生,死不瞑目。
明王走的当天,京城下了好大的雪,宋溶月和明王妃在灵堂前哭了整整一天一夜,而程意,不想为明王送终,早在明王快不行的前几天以巡视边境为由离开京城,为此宋溶月破天荒同程意大吵了一架,可程意还是决然地走了。在她最伤心的时候,只有四个女儿陪伴着她,宋溶月对此耿耿于怀。
程意回府后,径直去后院找宋溶月,不出意外地还是被人给拦了下来。
“王爷稍后,容奴婢去禀明王妃。”下丫鬟说罢关上后宅大门,急匆匆往主房去跑。
程意靠在门边上,从明德元年明王疯癫以来,宋溶月便与她分房而居。自此她不得轻易踏进后宅半步,其实她发顿脾气也能进去,这王府谁敢真的拦她,她只不过也累了,不想面对最难堪的自己,便将全部精力用于民计民生和教育女儿上面,其他事什么都由着宋溶月。
“王妃,王爷求见。”小丫鬟对正背着身子念经的宋溶月道。
念经的宋溶月闻言捏着的佛珠的手停了下来。自明德元年她生下小女儿程谅之后昏迷,醒来便得知父王疯癫,顾不得产后虚弱,决然地下了床,被阿婳扶着去见了自己的父王。她不知道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她只认定,父王的疯癫和程意脱不了干系,为了女儿她不能和程意和离,她不能让女儿被宗亲指指点点,闲言碎语,所以她只能和程意分居,如今已明德六年,六年了啊。
“不见。”宋溶月缓缓道,说罢又继续合上眼念经,六年也难以消除她心中的结缔。
程意听罢小丫鬟的话道:“你去和王妃说,本王明儿个要去浦江赈灾,四个女儿我要一起带去。”
小丫鬟闻言连忙去回禀宋溶月,一会便出来开了大门:“王爷,请进。”
程意甩开官袍,迈腿进了后宅,大步进了主房,此时的宋溶月坐在榻上,含恨地瞧了眼程意,便偏了头。
“王爷要带女儿去浦江赈灾?”宋溶月冷声问道。
“是,浦江洪灾,灾民遍地,我已请旨前去赈灾,阿晴如今学业大有长进,我准备带她去历练历练,至于阿阅她们,则是为了让他们去看看民间疾苦,好知道一粒一粟皆弥足珍贵。”
“王爷当真爱民如子。”宋溶月面上露出嘲讽的表情,“妾身想不明白,王爷对百姓一向爱护,为何对家人如此冷漠。”
程意瞧着宋溶月叹道:“我知道,因为你父王之事,你我夫妻多有嫌隙,可我能做的都做了。”
“什么叫你能做的都做了?父王去世之前我那么求你留下来,你留了吗?我最脆弱最痛苦的时候你去哪儿?你去了边境去关心那些百姓,在你心里,有想过我吗?”宋溶月眼眶泛酸。
程意闻言揉了揉太阳穴,她实在不想与宋溶月争吵旧事,尤
其近来稍稍动怒就会咳血。
“溶月,过去的事都已经过了,何必再提呢?”
“过得去吗?”宋溶月眼眶反酸,声音拔高,“你觉得过得去吗?你和父王之间绝对有事,为什么我一直问你们,你们谁也不肯说?不要骗我什么事都没有,我不是傻子,你们肯定有事瞒着我!!!”
程意瞧见这般的宋溶月心里有无数无奈,在刚被逼着成亲时,她是一心等着将真相告诉宋溶月,她要看宋溶月痛苦,让王爷悔恨,她要拉着王爷一家全部陪她下地狱,可是日子越长她越下不了狠心。
天顺二十三年的时候,她被王爷构陷贬官,来年西番使臣进京,是宋溶月替她进宫争取机会,这才有了建功机会官复原职。在她步步高升的路上多有宋溶月维护她,她不能否认,没有宋溶月,她胜不了明王,宋溶月其实天真也不天真,只是为身边的人掏心掏肺不曾设防罢了。
“溶月,我与你父王政见不和。”程意胡编了一个理由,眼前的人毕竟是她四个女儿的亲娘,如何下狠心去道出逼休实情?
“到如今你还在骗我。”宋溶月嗤笑一声。
“溶月,你父王已经故去这么多年了,何必再执着呢?”
“我父王和我心甘情愿嫁的人视若仇人,我不该执着地去知道真相吗?”
“我知道,你心里委屈,你委屈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来,可是溶月,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人的委屈只能憋在心里,她们心有委屈无人诉,她们要怎么办呢?”程意眼眶也有些红了,丽娘的委屈能和谁说呢?丽娘和孩子什么错都没有,却要承受本不该承受的,她们不委屈吗?
天顺二十五年程恩终于找到丽娘她们的下落,她立刻奏请南巡,她偷偷地去瞧了丽娘孩子还有母亲,那个深冬的夜晚,她在她们宅院后面的墙角蹲着哭了一夜,近在咫尺,仅一墙之隔,可她不能进去,有什么脸面呢。
天顺二十七年夏她请旨出征,明德元年她在明王疯癫后二下江南,之前丽娘她们的宅院已经换了主人,如今明德六年,丽娘她们下落不明,她让程恩带人秘密查找至今无果,她日夜难寐,这些她又能向谁去说?如今走到这一步,疯狂报复吗?明王已经去了,她已不想沉沦于报复里了。
这个年纪了,对于过往一无法重来,她只想找到丽娘她们,知道他们平安无事。只想为天下女子再谋些权利,让那些和她相似的人,可以正大光明地女子身份进京赶考,不再被女扮男装欺君大罪所累。
“听你话意,你心有委屈?”宋溶月看向程意,她清晰地看见对方眼眸里的痛,那泛着泪光隐忍地不让泪流下来。
“我的委屈并不委屈,溶月,人活一世,不必事事都清楚,人难得糊涂。我不和你说,是在乎你,我若真的一点都不在乎你,我会一早就和你说的。”程意说罢内心难受,“这件事以后别再提了,你为你父王守孝三年,孝期也满了,别整日待在屋里了,我和女儿赈灾期间,你可以在京城四处逛逛。”
“我不准你带孩子去赈灾。”宋溶月含泪站了起来,“你也别打着为我好的名义隐瞒真相,无论你和父王谁做了什么,于我而言我都是痛的,我既然已经痛了这么多年,我不介意再痛几分。”
“你死了这份心吧,我是不会说的。”程意转了身,“还有,孩子我明儿是一定要带走的。”
“你,你站住。”宋溶月跑到门口,拦住程意,“真相我等了这么多年,不介意多等几天,但是孩子,绝对不可以带去赈灾,那里灾民那么多,吃都吃不饱,万一有劫匪把她们劫走怎么办?”
“我带着那么多人去她们怎么会被劫匪劫走呢?再说阿晴都十四岁了,她该去历练了
,这次是历练的绝好机会,明年秋闱,她要考女举人的,将来问策只会纸上谈兵,于国于民,有何益处?”
“不要和我说什么国家百姓,我只愿我的女儿平平安安的,再说我并不想让她们做什么官。”
程意只觉得太阳穴处突突地跳着,疼的厉害,缓了缓道:“就算不做官也不能做个养在深闺的小姐,你这样她们何时才能成才?你应该放手,让她们去好生历练一番。当然,你若实在担心,你也可以跟着一起去。”
宋溶月闻言抿了抿嘴看着程意,之前她父王没出事之前程意下江南巡视,她说过同去,程意并没有答应。
“你带阿晴和阿阅去吧,阿郦九岁,阿谅五岁,还太小了。”
程意见宋溶月妥协退了一步,想了想,便应了,转身离开。
宋溶月在程意走后,换了身衣服,让阿婳备轿,往尼姑庵去,自她父王死后,她的母妃落发为尼出家了。她多次前去看望,她母妃一直避而不见。
到了尼姑庵,庵里的小僧尼急匆匆地拦住往里闯的宋溶月。
“王妃留步,师太她说了,她已为出家人,不再理前尘往事,让王妃回去好好过日子。”
“好好过日子?我心结未解,如何能好好过日子?”宋溶月说罢往里面闯,被一众僧尼拦住,无奈高声道:“母妃,溶月想你,你今日不见溶月,溶月死也不会离开,母妃,父王走了四年多了,溶月需要一个真相。”
宋溶月冲到明王妃的屋舍,在门前跪了下去,脸颊含泪,声声力竭。
一个时辰候,门开了,之前的老嬷嬷开了门:“王妃请进。”
宋溶月闻言擦了擦眼泪,走了进去,瞧见身穿僧衣,手拿佛珠的母妃,快走两步跪在母亲跟前。
“阿弥陀佛。”明王妃缓缓睁开眸子,“施主要真相,可知道真相伤人啊。”
“母妃,我现在很痛苦,我只想知道真相,此结在心,这么多年了,您当为溶月解了。”
明王妃叹了口气,在程意随军队回朝时,她和女儿一样愤怒难忍,她在一个午后,找了程意,程意对她所说的真相让她震在原地,她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荒谬,王爷怎么可能把女儿终身许给一个有妇之夫?而且还做出要挟之事?可当她瞧见之前一直跟随王爷的侍卫后,她信了,之前种种的疑惑都解开了。她没有立场去责怪程意,妻女生离,有母难认,王爷欠程意的。
“你的父王。”明王妃顿了顿,真相会击垮她的女儿,她选择了欺瞒,她宁愿女儿一生到死都不知道真相,因为那个真相太让人生不如死了。
“你的父王曾经找到过程意的母亲。”
“什么?”宋溶月停止哭泣,擦了擦眼泪,“那人呢?既然找到了,就该带回来,无论疯癫能否治好,都应该带回来赡养啊。”
“你的父王并没有理会,对程意谎称没有寻到,且将人送去更远的地方,此事没有瞒下来 ,程意知道后,与你父王反目成仇。”明王妃说罢闭上眸子,双手合十,她于佛门说了谎话,全是割舍不下这嫡亲的女儿,她在像菩萨忏悔,又在像菩萨祈祷,祈祷女儿今后平安度日。
宋溶月闻言愣住了。
“为什么?父王为什么这么做?”宋溶月想起程意所说的心有委屈无人诉,将心比心,她的母亲疯癫流落在外,本能有希望找回,却被人送去更远的地方,换作她,她也会与之成仇的。
明王妃闭着眸子摇了摇头,专心打坐起来,宋溶月再说什么,明王妃也没有再开口,一个时辰后,宋溶月被僧尼请了出去。
宋溶月神情恍惚地坐进了轿子里,此时,天已经黑了。
王府里,程意正在灯前看着折子,她虽为摄政王,可万事都是先呈给明德帝,明德帝先阅一遍,把能处理的处理掉,余下拿不定主意的,便让太监送给程意。
“咳咳。”程意喉咙一痒,拿出帕子放在嘴上闷咳几下,帕子拿开后,上面落了深红的血,她咳血的颜色已经由鲜红变为深红了。
程意瞧着帕子的血呆愣了很久,明王死之后她曾盼着这多年的病症让她早早下黄泉,可就当她偷偷二次去见丽娘和孩子与母亲时,她发现丽娘她们再次不见了。
程意紧紧地将帕子握在掌心,她还不能死。
“王爷。”门口响起低沉的声音。
程意连忙起身,程恩回来了。
程意打开门,让程恩进来,急切地问道:“找到丽娘她们了吗?”
程恩眸子闪了闪,低着头道:“没有,属下没用。”
程意松开程恩,眯了眯眼:“你每次出去达半年,还没有找到?”
程恩不敢看程意的眼睛,闷着头点了点头,他其实在明德二年便查到了丽娘的下落,只是丽娘求他不要说,自此每次他都带着人去别处寻找,甚至去西番等边境,找个半年多再回来说没找到。
程意不是没怀疑过程恩说假,只是之前他选择相信,如果连程恩都不能信,她能信谁呢,此事本就是秘事,前几年除了程恩她没有肯放心托付的人。
只是如今,她不得不怀疑,这么久,怎么可能一点线索都没有。
“知道了,你下去吧,对了,去把刑部侍郎给我叫来。”程意挥了挥手,走到书案前坐下。
“王爷,属下明日可以继续带人去找。”程恩不是没有瞧见程意的痛苦,只是,他已经承诺昔日的少夫人不说的。
“不用了,你这么多年一直在外寻,鲜少有时间陪伴妻儿,你今后便好好陪伴他们吧。”
程恩愣了一会,转身离开。
如今的刑部侍郎是女子,是程意一手提拔上来的,她在听到王爷寻她后,连忙往王府去。
“恩师。”刑部侍郎王婷进了书房,朝程意行礼。
“来了啊。”程意朝王婷招了招手,起身从一个落着锁的盒子里取出一幅画,交给王婷。
“我想寻个人,但此事不得声张,你帮我秘密去寻。”
王婷打开画,见画上的女子坐在简陋的喜床上,怀抱着琵琶,周围的陈设虽简陋,那这女子明眸皓齿,摇曳生姿。
“恩师,这位是”
“是我心里最后的牵挂。”程意瞧着画中的丽娘,心绪难平,这幅画是她亲手所绘,画的是她们成亲第二天丽娘在喜床上弹琵琶的样子。
王婷闻言愣住了,她早有耳闻王爷和王妃夫妻不和,不成想王爷心里当真另有她人。
“去吧,另外我桌子上有三份奏折,你一起带走,按我所批示的行事即可。”程意将心里的情绪稳定住,打发王婷离开。
宋溶月回府时,王婷刚离开不久,宋溶月在书房门前立了好一会纠结半晌终是没有进去。
次日,程意穿戴好衣服,走到大门口时愣住了,宋溶月牵着阿俪和阿谅的手站在马车旁。
“你这是?”程意愣了,这是给她送行吗?
“父王,母妃和妹妹们也一起去。”程晴从马车里探出脑袋,她很开心,虽然父女和好之后父王待她很好,但是父王和母妃的关系却越来越僵,她盼着母妃和父王和好如初。
“哦,哦,那上车吧。”程意没问宋溶月为什么改主意,走到另一辆马车前,踏着踩脚凳上了马车。
浦江洪涝,将浦江几乎全部的稻田都给淹没了,不少房屋被冲毁,甚至大水冲走了许多人。
丽娘如今身在浦江,洪涝当天便出钱出粮,有些成为孤儿的孩子被她接到府里照料,而与她两年前有生意往来的陆清漪,也让马队驮着粮食去往浦江。
“娘,秦姨的家没有事吧?”沈渝谨歪着头问向算账的母亲。
“嗯,你秦姨来信,家中一切安好。”陆清漪手下拨弄算珠的动作不停。
“娘,为啥秦姨家的两个姐姐没有父亲呢?”沈渝谨又问道。
陆清漪的手一顿,抬头看向女儿道:“问这个做什么?这事你日后可不能当着两个姐姐的面问,知道吗?”
“我当然知道了。”沈渝谨撇了撇嘴,“我又不傻。”
“那她们的爹是去世了吗?”
“还问?”陆清漪严厉地看着小女儿,“你姐姐日以继夜地在练字,你还整日顽皮不知上进,功课做完没有?当心你爹过来检查。”
沈渝谨见母亲生气,朝母亲吐了吐舌头,跑了,这可不是她不帮程挚姐姐的忙,实在是她娘口风紧,她问不出来。
沈文昶此时正看着大女儿练字,十二岁的沈鸿谨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写了个万字,沈文昶敛了敛眉,握着女儿的手,在万字上面落了一个点,成了一个方字。
“练字还是要注意字的结构。”沈文昶说罢便拿着手里的画卷出了屋。
沈鸿谨一笔一划地练着,练完一页拿着练好的字兴冲冲地去找自己的母亲。
陆清漪放下账簿,将女儿练得字拿在手里,上下看了一遍道:“吾儿练字三年,唯有一点有乃父的风范。”
沈鸿谨上前一步:“娘,哪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