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2/2)
安迦点头,“没错,此事非同小可。途经官方驿站的信件都不能确保安全,必须要隐秘。”
“怎么才算最隐秘?”
“大隐隐于市?”
安迦顺口来了一句,非但没遭到白眼,反而让连晴晴的眼睛逐渐亮了起来,一拍大腿,“有了!”
“有什么了?”
连晴晴站起来笑着搂住安迦的脖子,自信满满道:“按我说的办!”
八月二十八,大周皇帝生辰,普天同庆,八方来贺。
左右金吾卫抽调一半士兵着平民布衣分布在都城的各个角落,一旦发现可疑人士立刻动手抓人。吴阒召回所有轮休禁军,于皇宫内外各岗哨加派人手,加密巡逻次数,以策安全。
国宴由李贵妃全程操办,知道皇上不喜奢靡,从殿内装饰到菜肴品类她都用心甄别挑选,力求简洁而不失精致。各国使臣来宾皆已入席,静候国宴主角。
皇上就座后环视殿内,并未开口。贵妃心中不禁忐忑,此时,坐在皇上另一侧的太后向她报以微笑,小声道:“这些日子张罗国宴,贵妃辛苦了。”李贵妃瞄了眼皇上,谦虚道:“不辛苦,臣妾应该做的,只是不知道......是否合皇上心意?”
皇上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嗯,你有心了。”
李贵妃眼底激荡起热情,热烈地向皇上望过去,道:“皇上喜欢就好。”
皇上错过了她的视线,转向小福子,“开始吧。”
国宴照例以乐舞开场,单曲目的选择就教贵妃为难了许久。皇上生辰正值金秋,可秋之主题的曲子不是冷清的悲秋意就是热闹的庆丰收,前者不吉利,后者不雅致,都不适合国宴开场表演。贵妃看遍了乐坊排练过的所有曲目,最后在其中选了一首飘渺壮阔又不失缱绻温柔的。舞娘袅袅登场,举手投足间带动衣袂飘舞,和着乐师的演奏,完全将此曲的精髓演绎了出来。
一曲舞毕,即是最受瞩目的使臣献礼。各国使臣轮流献上为皇上准备的贺礼,顺序安排大有讲究。因国有大小、礼有轻重,为避免尴尬,礼部会根据收集上来的贺礼清单排列使臣的出场次序。来自偏远穷困的小国使臣往往靠前出场,贺礼越贵重的越靠后。
今年的贺礼层级与往年相差无几,不同的就在于辽国。自静怡公主远嫁之后,周辽两国从势同水火变为姻亲,辽国使臣也自然受到了格外优待。询问贺礼时,使臣支支吾吾地说是贺信,还要亲手交与皇上。礼部只当辽使卖关子,定是辽王夫妇要送皇上一份惊喜大礼,便想当然地把辽使放在了压轴出场的位置。
随着各国的贺礼逐一呈上,贺礼的分量越来越重,辽使摸了摸怀里装的单薄信封,心里数不清多少面鼓同时开捶。或许,今日就交代在这了。抱着必死的信念,他在众人的一致注视下走出座位,向皇上深深行礼,“安迦大王与王后恭祝周皇帝福寿无疆!”
皇上问他:“静怡公主可好?”
辽使恭敬回答:“好,大王与王后伉俪情深,为人称羡。”
皇上点头,“那就好。”
小福子照着礼部给的单子念道:“辽国贺礼,静怡公主亲笔贺信一封!”
殿内瞬间爆发了不安分的躁动,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辽使手指不停地抖,掏出上书“皇兄亲启”的信封,双手举过头顶,一步步向前挪。皇上清了下嗓子,殿内安静下来,小福子立刻去接过了“千斤重”的贺信。
辽使红着脸,鼓足勇气道:“王后叮嘱,务必请周皇帝亲启。”
“堂堂辽国就送一封信?”
“太寒酸了吧......”
“还故弄玄虚......”
底下议论声又起,皇上猜想这其中必定是晴儿在搞什么名堂,对小福子道:“你念念吧。”
“是!”
小福子抠开封口的火漆,抖出信纸,展平开始念读。
“皇兄,自入秋以来,臣妹就每日思索该为皇兄的生辰送什么贺礼。
左右天底下什么奇珍异宝您都见过了,选礼物真真是个难题。天气渐凉,北雁南飞。一日,臣妹灵光一闪,世上您最牵挂在意的人即便在遥远的西北也好好活着不就是最好的贺礼吗?
思来想去,臣妹送上这封亲笔报平安的信笺,相信皇兄定能体会其中心意。敬祝皇兄安康,诸事得偿所愿。
臣妹晴敬上。”
“公主太任性了吧?”
“辽国这是在挑衅?”
周朝众臣和别国使臣大声谈论眼前的荒谬,对辽国的贺信忿忿不平。辽使脚下晃了晃,窘迫得仿佛游街示众的罪人。皇上虽也对连晴晴这一出感到讶异,可毕竟还要保全辽使的颜面,便道:“信拿过来,朕看看。”
皇上的眼神一行行掠过信纸,平静的神色起了波澜,开口说话时竟有些结巴:“这......这是朕......收到的最好的贺礼。赏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