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正儿八经的第四十七章(1/2)
“凝儿!”
李凝月闻声停住了脚步。
月上中天, 皎洁温柔, 地上的黑影随着脚步声的靠近变得逐渐清晰。
箫凛几步上前,站在李凝月面前, 声音微哽道:“宴席还未结束, 凝儿怎的就离席了?”
李凝月缓缓抬起头, 看了看他, 又低垂下眸子:“夜已深, 箫大将军与本宫在此相见,委实不妥。”
箫凛眼眶发红, 心中酸涩,定定地凝视着她。
十二年了
他们已有十二年未曾相见了。
那年, 他四岁,第一次见到李凝月, 小小的婴孩安安静静地睡在襁褓之中,白嫩的小脸颊圆鼓鼓的,头发也是毛绒绒的。
他伸手摸了摸她的脸颊,小婴孩醒了,不哭不闹, 却是对着他笑了。
那模样, 真是可爱极了。
淑贵妃说,将来要将公主嫁与他,他听进去了。
他告诉自己, 这是他的妻子, 在往后的岁月里, 他定会好好守护她的。
“箫大将军若无事,本宫要回宫了。”
李凝月清冷的声音,将他从回忆里拉了出来,他勉强扯出一抹笑,伸手欲执她的手,却被李凝月躲了过去。
箫凛双眉一皱,沉着声道:“凝儿,多年不见,竟是这般生疏了么?”
李凝月抬眸望向他,一字字道:“此乃宫中。”
箫凛一怔,随即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神色稍稍缓和:“凝儿信中所提之事,并非什么难事,你便是要天上的明月,本将军亦是愿为你赴汤蹈火,只是”说到此,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有些锋锐:“你与那西洋公主的传闻,可是属实?”
宫中盛传三殿下与西洋公主有私情,早已不是一两日的事了,箫凛自边关归来,时常入宫,不会没有听说过她二人的传闻。
“无中生有。”李凝月眸中的寒芒转瞬即逝,她神色淡淡地望着箫凛:“这等空穴来风之事,箫大将军岂能轻信。”
箫凛微眯了眯眼,面上划过一丝狐疑:“为何要将口脂抹在她的脖颈处?”
李凝月身手敏捷,动作之迅速,满殿之人无一觉察,但箫凛乃是习武之人,目光向来锐利,加之他的视线整夜都在李凝月身上,自是不可能遗漏一分一毫。
李凝月冷笑一声,似是知晓他有这样一问,不急不缓地道:“她身边现下何其热闹,除去宁国暗卫,还有云国影卫,本宫若不想想法子,她府中的云国嫡公主该当如何?”
“云国嫡公主?”箫凛讶然:“凝儿说的是那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和慕公主?”
“正是。”
箫凛听了这话,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西洋公主现下不好下手,便等擒了王再去收拾。”箫凛沉默片刻,凝目注视她道:“凝儿不必费心,淑贵太妃与本将军自会为你打点妥当。”
四周一片静谧,初秋的风一阵阵吹过,透着丝丝凉意。
李凝月抬眸望向天边的明月,静默了许久,方开口道:“只怕母妃,已是等不及了。”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这句话似梦魇般萦绕于耳,心底的刺痛清晰无比。
楚汐瑶倚靠在窗边的软榻上,唇齿间眷恋地呢喃着那个已深入骨髓的名字,如同丢了魂一般,怔怔地望着窗外碧蓝的天空。
楚汐瑶这几日都不曾好好用膳,夜里又是睡得不安,然儿看在眼里,心下已是十分焦虑。
不知自家殿下这是受了哪门子的刺激。
她家殿下是何人?
云国王后嫡生女,云王楚怀霖的掌上明珠,名扬三国的和慕公主。
在然儿心中,殿下向来都是高高在上且从容不迫的,可自从那个呆子来了云国,她家殿下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放着好好的云国嫡公主不做,非要去做什么远房表妹,还险些为宁国刺客所伤。
陪伴在殿下身边多年,她从未见过殿下为何事伤感落泪,更不曾见过殿下将贴身佩囊示于人前。
这佩囊是送出去了,奈何那呆子却是个不解风情的,日日将那佩囊郑重地挂在腰间,以为里头真有什么了不得的辟邪之物,也不知道打开来看看,成日里只会傻笑,蠢得像根木头桩子似的。
那佩囊里装的,可是象征云国嫡公主身份的流玉啊!
然儿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思绪回到了程涟笙刚离开云国时的那段日子
七月前,云国。
夜深人静,月光流泻,楚汐瑶静静地站在未央殿窗前,任由寒风扑面。
然儿端了汤羹进殿,见楚汐瑶只披了一件外袍立在窗口吹风,急得使轻功飞挪上前关窗。
关好窗,她气呼呼地搀着楚汐瑶在软塌上坐下:“殿下越发不爱惜自己了!”
楚汐瑶拢了拢耳畔的发丝:“孤不冷。”
然儿微蹙着眉道:“御医叮嘱夜里莫要吹风殿下可是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